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治糖尿病秘方(方13首)

治糖尿病秘方

93.1 溫腎降糖湯

【來源】施今墨,《施今墨臨床經驗集》

【組成】上肉桂24克(切碎蒸汁兌入,不可火煎)、鹿茸粉(另裝膠囊,分2次隨藥送服)3克,黑附塊18克,桑螵蛸9克,山萸肉、大山參各12克,巴戟天、補骨脂、覆盆子、金櫻子各9克,野于術15克,懷山藥、芡實米各30克,靈芝草9克。

【用法】文火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功用】壯火補虛,固脫填髓。

【方解】若因腎氣虛憊,固攝無權,命門火衰,不能化精所致者,證屬虛寒,譬諸庫存,徹底傾出;譬諸爐火,薪斷無繼。若不得大量物資救濟,峻補回陽則燈盡油干,險變立至。故方內重用肉桂、附子益火之源;巴戟天、補骨脂助命門以固腎之本;山參、鹿茸、于術、山藥健脾益氣以補中氣之虛,中氣充沛,則余臟受蔭。金櫻子、桑螵蛸、覆盆子實為固脫,為固腎縮泉之要藥;山萸肉、芡實固脫益精,填精益髓。加之參、附、術合用,則心脾腎交受其益。馀如面瘁、肢冷、納少、便溏、氣短、聲低諸證,均可附帶解決。臨床遇證候相符之患者,往往1劑即獲療效,重者二三劑,無須多服。本方配伍嚴謹,頗具匠心。但臨床應用,必須審證的確,方可投之。

【主治】糖尿病,確屬虛寒者,證見尿意頻繁,小溲清長,朝夕不斷,證似尿崩,有時尿呈淡青色,有時上浮一層如豬膏,口不欲飲食,舌淡不紅,苔薄白,或潤或不潤,氣短音低,大便時溏,四肢厥冷。六脈常見沉遲,尺脈尤甚。

【療效】臨床屢用,確具佳效,多1劑至3劑已,無須多服。

【附記】本方名為編者擬加。臨床驗之,確有良效。待病基本痊愈,當更方調治以資鞏固。

 

93.2 益氣滋陰飲

【來源】張琪,《臨床經驗集》

【組成】黃芪50克,人參15克(或黨參30克),玉竹、枸杞子、天冬、玄參各20克,生地25克,菟絲子、女貞子各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分2次服。

【功用】益氣滋陰,補腎潤肺。

【方解】方中人參、黃芪益氣補虛、生津止渴;玉竹潤心肺、止消渴;生地涼血生血、補腎水;山藥、枸杞、女貞、菟絲子滋補肝腎、生精益氣;黨參滋陰清熱。諸藥合用,有滋陰潤燥、補益肝腎、生津止渴之功。用之臨床、屢見其效。

【主治】消渴病(證屬氣陰兩虛者),證見疲倦乏力、口干、腰脊下肢酸痛、舌紅苔燥、脈弦滑、血糖、尿糖甚高??捎糜谔悄虿 ?/p>

【加減】血糖、尿糖高、加蒼術、葛根;多尿不愈,酌加附子、肉桂以溫助腎中陽氣。

【療效】驗之臨床,屢獲佳效。

 

93.3 降糖益陰湯

【來源】王季儒,《肘后積余集》

【組成】川石斛15克,麥冬10克,生地、元參各15~30克,天花粉15克,生山藥、黃芪各30克,蒼術、知母、黃柏各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2次分服。

【方解】消渴一證,本為燥熱傷陰,水液不得宣行,故周身不得潤澤、則形體消瘦。治療之法,自應用滋潤清熱之劑的生津潤燥。用疏通氣機之味以宣行水液。方用石斛、麥冬、生地、元參、山藥填陰潤燥,填陰即能補腎。天花粉生津瀉火,瀉火即能補陰。黃芪補氣以敷布津液。惟蒼術性燥,用于燥熱傷陰之消渴,似非所宜,熟、知蒼術芳香猛烈、開郁散結、疏通氣機、使脾氣健運,可以宣行水液,水液得以浸潤于腸胃之外,小便減而肌肉得養。況蒼術入于大隊柔潤劑中,亦不致燥烈傷陰,去其短而取其長。知母、黃柏滋陰瀉火,專治消渴熱中。張錫純《衷中參西錄》有治消渴方二則,一為玉液湯,一為滋膵飲,二方均重用黃芪、山藥,近代施今墨先生以黃芪配山藥治尿糖,元參配蒼術治血糖,每在辨證施治的基礎上加此四味,頗為應手。

【主治】糖尿病(消渴)、證屬燥熱傷陰者。

【加減】本方服10劑后,如尿糖不減,加山茱萸12~20克以固攝腎氣。古今醫家,多以六味地黃湯或八味地黃湯治消渴,此方之所以能治消渴,其功全在山茱萸。余曾多次試驗,凡用六味地黃湯,無山茱萸即無效,加入山茱萸,尿糖始降。如血糖不降,加丹參15克,桃仁12克以活血化瘀;能食善饑,時覺中空,加熟地30克,黃連6克以填補真陰而降胃火;腰腿疼痛,加桑寄生30克,續斷12克,牛膝、木瓜各10克通經絡而強筋骨;大便溏泄、加土炒芡實30克,黨參15克,白術10克,去生地、麥冬、元參,益脾固腎。泄甚者再加罌粟殼6克,訶子肉10克以澀腸止泄;血壓高,加石決明30克,白蒺藜平肝降壓;心悸失眠,加生牡蠣20克,生龍骨15克,柏子仁、茯神各10克,首烏藤30克以鎮靜安神;尿頻有脂膏,加桑螵蛸、山茱萸各15克,菟絲子、沙苑子、益智仁各12克以固腎益精;疲乏無力、腰酸腿軟、尿頻有脂膏、脈細弱、舌質淡胖,系陰損及陽,而成陰陽兩虛之象,改用八味地黃湯加黃芪、蒼術、元參、菟絲子、沙苑子、補骨脂、益智仁等補腎陽,益腎陰,氣血兼顧,陰陽并補。有效。

【療效】多年使用,治驗甚多,療效頗佳。

【附記】又用生山藥粉50克,大棗5枚做成粥樣,每日服1次,一月為一療程,停一周再服,曾治數十例,皆有不同程度的療效,但不能根除,停藥后,多有反復。后加入山茱萸10克,即能鞏固療效。

 

93.4 清熱養陰湯

【來源】陳樹森,《中國中醫藥報》

【組成】生石膏、黃精、黃芪各30克,人參葉、知母各10克,生地、熟地各15克,元參、枸杞子、山藥各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2次分服。

【功用】清熱養陰,兼補肺腎。

【方解】糖尿病的特點是陰虛陽亢,久之陰損及陽,導致腎陽亦虛,故見陰陽俱虛的證候。若腎陰虧竭、心火獨亢、上擾清竅,可導致神志恍惚,甚或昏迷而發生危象。本病有上、中、下三消之分,有肺熱、胃熱、腎虛之別。治上消,潤肺兼清胃;治中消,清胃兼滋腎;治下消,滋腎兼潤肺。治療本病時應強調固本,尤重補腎。滋腎陰以制陽亢,本方以黃精、知母、生熟地、元參、枸杞子、山藥滋腎潤肺,止渴生津;本病口渴易饑之癥狀為肺胃之熱化燥、灼津傷陰,故按《金匱要略》“渴欲飲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之意,用生石膏清肺胃之熱;加入補氣藥人參葉、黃芪,可使正氣存內,邪不可干,??墒掳牍Ρ丁?/p>

【主治】糖尿病。

【加減】陰虛津少者,加用黃精、玉竹、天花粉、天冬等以養陰生津;若口渴甚者,重用生石膏、知母、石斛等。兼有瘀血阻滯脈絡,常用天仙子、紫草根、川芎、丹參、赤芍、桃仁、紅花等;若瘡瘍化膿,則清熱解毒為主,用金銀花、連翹、黃芩、黃連、白花蛇舌草之類,或用蒲公英、野菊花,內服外用均見功效;久病腎陽亦虛者,加仙靈脾以助腎陽,陽生則陰長;由于脾為后天之本,且滋膩之品大多礙胃,故在上方中加上蒼術以醒脾健胃,使諸藥合盡其效。

【療效】臨床屢用,療效頗著。

 

93.5 降糖方

【來源】祝諶予,《中國中醫藥報》

【組成】生黃芪、生地各30克,蒼術15克,元參30克,葛根15克,丹參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分2次服。

【功用】益氣,養陰,活血。

【方解】現代醫學將糖尿病分為兩大類:依賴胰島素糖尿病和非依賴胰島素糖尿病。在我國以非依賴胰島素糖尿病為最多。在10余年的觀察中發現糖尿病可分為5個類型:1.氣陰兩虛型;2.陰虛火旺型;3.陰陽兩虛型;4.氣虛血瘀型;5.燥熱入血型。其中以氣陰兩虛型為最多見。

降糖方為治氣陰兩虛型的有效基本方劑。患者表現為多飲,多食,多尿,乏力,消瘦,抵抗力弱,易患外感,舌淡暗,脈沉細等癥狀。降糖方的六味藥通過藥理研究證明均為降糖藥物,生黃芪配生地降尿糖,是取生黃芪的補中、益氣、升陽、緊腠理與生地滋陰、固腎精的作用,防止飲食精微的漏泄,使尿糖轉為陰性。據藥理研究,黃芪、生地有降血糖作用。蒼術配元參降血糖。許多人認為治糖尿病不宜用辛燥的蒼術。而施今墨先生云:用蒼術治糖尿病以其有“斂脾精”的作用,蒼術雖燥,但伍元參之潤,可制其短而用其長。藥理研究證明蒼術和元參都有延長降低血糖時間的作用。上述兩個藥對,黃芪益氣,生地滋陰;黃芪,蒼術補脾健脾;生地、元參滋陰養胃,從先后二天扶正培本,降血糖、尿糖確有卓效。自古以來,有關消渴病或糖尿病諸文獻中,未見有用活血化瘀法治療糖尿病的報道,但在臨床中遇到糖尿病合并血液病變者不少,通過血液流變學研究,糖尿病患者血液黏稠度多有增高。氣陰兩虛型糖尿病者常見舌質暗,舌上有瘀點或瘀斑,舌下靜脈怒張等血瘀征象。故而加用葛根、丹參兩味藥通活血脈。實踐表明,加用活血藥后,療效增強了。藥理研究也證明,葛根、丹參都有降血糖的作用。

【主治】氣陰兩虛型糖尿病。

【加減】尿糖不降,重用花粉30克或加烏梅10克;血糖不降,加人參白虎湯,方中人參可用黨參代替,用10克,知母10克,生石膏重用30~60克;血糖較高而又饑餓感明顯,加玉竹10~15克,熟地30克;尿中出現酮體,加黃芩10克,黃連5克,茯苓15克,白術10克;皮膚搔癢,加白蒺藜10克,地膚子、白鮮皮各15克;下身搔癢,加黃柏、知母各10克,苦參15~20克;失眠,加首烏、女貞子、白蒺藜各10克;心悸,加菖蒲、遠志各10克,生龍牡各30克;大便干燥,加薏苡仁20克,芡實米10克;自覺燥熱殊甚,而有腰痛者,加肉桂3克以引火歸元;腰痛、下肢萎軟無力,加桑寄生20~30克,狗脊15~30克。

【療效】多年使用,治驗頗多,療效顯著。

 

93.6 降糖克消湯

【來源】程爵棠,《臨床驗方集》

【組成】生地、菟絲子、黃芪各15克,懷山藥9克,元參、丹參各15克,山萸肉、天冬、蒼術、葛根各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2次分服。

【功用】滋陰補腎,益氣養陰,清熱涼血,降糖克消。

【方解】糖尿病,屬祖國醫學的消渴范疇。古論消渴,有三消之分。然三消各有所主,即上消主肺,中消主脾,下消主腎。臨床見證雖各有側重,而其燥熱傷陰則一。致因雖多,總屬陰虛燥熱所致。此論前人早有明訓,如《醫學心悟》云:“三消之證,皆燥熱結聚也”,《臨證指南醫案》更明確指出:“三消一證,雖有上、中、下之分,其實不越陰虛陽亢,津涸熱淫而已”,《沈氏尊生書》亦云:“陰虛者,腎中真陰虛也。”其治正如《景岳全書》所云:“悉屬陰虛,無論上、中、下,急宜治腎為主,必使陰氣暫充,精血漸復,則病必自愈”故方用菟絲子補腎添精益髓,陰陽并補,故以為君;臣以生地、元參滋腎陰、清虛熱;山萸肉以助君藥之用,并固澀精氣;黃芪益氣、升陽、固衛,與生地滋陰而共奏益氣養陰之效,二者相伍,且有降血糖、尿糖的雙效作用;蒼術補脾健脾,其辛燥之性,似與三消不合,其實蒼術有“斂脾精”作用,且得元參之潤而制其短,用其所長。蒼術配元參善降血糖,而且作用持久;懷山藥補脾益肺,強腎固精,與黃芪益氣,共補肺、脾、腎三臟之虛,又起降血糖、尿糖之功;天冬清熱降火,且滋腎陰、降腎火、瀉火以養陰;丹參、葛根活血通脈、降血糖,且與慢性糖尿病尤宜。祝諶予教授說:“糖尿病合并血管病變者不少。通過血液流變學研究,糖尿病患者血液黏稠度多有提高,……常見舌質暗,舌上有瘀點或瘀斑、舌下靜脈怒張等血瘀征象,……加用活血藥后,療效增強了。”確屬經驗之談?,F代藥理研究證明,方中黃芪、生地、元參、蒼術、懷山藥、丹參、葛根等都有較好的降低血糖、尿糖的作用,故用之臨床,確有卓效。本方配伍著眼先天兼顧脾肺,共奏滋陰補腎、益氣養陰、清熱活血之功。

【主治】消渴(糖尿病),證見形體日漸消瘦、尿頻清長,或多食善饑、煩渴引飲;或腰酸無力、神疲困倦,或動則汗出、或心悸、夜寐不安、多夢紛紜,或納呆、腹脹、便溏、或頭暈、周身煩熱不適、口干思飲,或精神不振。舌質少苔或薄白,脈沉弦而數無力。或舌質暗、舌上有瘀點或瘀斑。尿糖、血糖增高。

【加減】若尿糖持續不降者,本方重用黃芪、生地、元參、懷山藥、蒼術,并加天花粉15克,或烏梅10克;血糖持續不降者,本方重用丹參、葛根、元參、生地,并加黨參15克,石膏、知母各9克;血糖偏高,再加玉竹15克;尿中出現酮體,加黃芩、黃連各9克,茯苓15克,白術9克;皮膚搔癢,加地膚子、白鮮皮各9克;下身搔癢,加黃柏、知母、苦參各9克;失眠,加夜交藤15克,女貞子、白蒺藜各9克;心悸加菖蒲、龍骨、遠志各9克;大便溏薄,加苡仁、芡實各9克;自覺煩躁,且腰痛者,加肉桂1.5~3克;腰痛而下肢萎軟無力者,加桑寄生、狗脊各9克;眩暈,加珍珠母、代赭石各15克,懷牛膝6克;口渴,舌紅苔黃,脈細,去黃芪、菟絲子、山萸肉、懷山藥,加生石膏1.5克,知母9克,鮮石斛30克,花粉9克。

【療效】治療100例,結果近期治愈80例,顯效13例,有效5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為98%。

 

93.7 生脈勝甘湯

【來源】姜生坤,《陜西中醫》(2)1991年

【組成】遼沙參、玉竹、麥冬、五味子各12~15克,生地30~60克,生石膏20~30克,知母、花粉各15~30克,烏梅、山萸肉、桑螵蛸各10~12克,黃連12~15克,生黃芪30~6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同時日取蠶蛹30克煎湯代茶飲服。對胰島素有依賴者配合服用降糖西藥。

【功用】清熱益氣、生津止渴。

【方解】方用沙參、麥冬、五味子、生芪、生地、知母、生石膏、花粉、黃連、玉竹清熱益氣生津;又取山萸肉、烏梅、桑螵蛸,酸澀收斂,且酸甘化陰而奏陰復熱清之功,且藥物俱是質地濡潤、生津化液,補而不燥,滋而不膩,守中化陰,且不過于寒涼,不礙升運,至為合適。據臨床報告及藥物研究,生脈散及玉竹、生地、黃連等皆有降低血糖作用?!对鲎⒈静輳男隆酚涊d:“蠶蛹甘溫,能瀉膀胱相火,引清氣上潮于口,止消渴。”對糖尿病有較好的療效。而藥膳同施,更是相得益彰。

【主治】糖尿病。

【療效】治療63例,其中氣陰兩虛型42例,陰虛熱盛型21例。服藥31~98劑后,全部有效,自覺癥狀消失或顯著減輕,尿糖全部轉陰,血糖轉入正常值。

 

93.8 治消止渴湯

【來源】李冠澤,《千家妙方·上冊》

【組成】生地、懷山藥各30克,天花粉、石斛、知母各20克,沙參、麥冬各15克,澤瀉12克,五味子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功用】滋陰清熱,生津止渴。

【方解】張錫純氏認為消渴證是脾陰不足所致,并謂生地、懷山藥大補脾陰。故方中重用生地、懷山藥補脾陰;天花粉善消上中二焦之熱而止渴;石斛降中焦之火而益胃;知母堅下焦之陰而除熱;沙參、麥冬以滋肺胃;澤瀉利水以導熱濁;五味子斂陰而生津。現代藥理研究也認為地黃、懷山藥、澤瀉、人參等藥物有不同程度降低血糖的作用。因之如此配合獲得良效。

【主治】糖尿病(證屬脾陰不足)。

【加減】若饑渴甚者,加生石膏、黃連;氣虛甚者,加人參、黃芪;陰損及陽者,加附片、肉桂。

【療效】臨床屢用,效果甚佳。

 

93.9 桑根地黃湯

【來源】汪達成,《名醫治驗良方》

【組成】桑根白皮30克,生葛根10克,生熟地各15克,蒼術、玄參各10克,知母12克,天花粉、懷山藥各15克。

【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日服3次。

【功用】養陰生津,滋陰潤燥,兼潤肺、清胃、滋腎。

【方解】本病總以陰虛陽亢,或陰虛為本,燥熱為標所致。《石室秘錄》云:“消渴一證,雖分上中下,而腎虛以致渴,則無不同也。”《醫學心悟》云:“三消之證,皆燥熱結聚也。”“三消之治,不必專執本經,但滋其化源,則病易痊也。”故方中用桑根白皮補虛益氣而瀉肺之伏火,火降則肺潤、津生、渴止;生熟地清熱生津,且滋補腎中之真陰;知母、天花粉清肺胃之燥熱而滋陰生津止渴;配生葛根清熱生津,而升腎中元氣,陽升則陰應,有云行雨施之妙;山藥則健脾胃,而補肺氣,脾胃健運,則清升濁降,津液化生有源;蒼術健脾燥濕;玄參滋潤清熱,而瀉無根之火,與蒼術相配則燥而不烈,滋而不膩,剛柔相濟,相得益彰。諸藥配伍為用,共奏養陰生津、滋陰潤燥并兼有潤肺、清胃、滋腎之功效。故用之臨床,頗具效驗。本方用藥之妙,組方之嚴,實可謂降糖之良方。

【主治】糖尿病(消渴)。

【加減】若便干、腹脹不適者,加生軍或制軍(即大黃);外陰反復癢者,加黃柏;視力下降,視物不清者,加青葙子、沙苑子、草決明。

【療效】臨床屢用,療效斐然。

 

93.10 治糖尿病效方

【來源】關幼波,《名醫治驗良方》

【組成】生黃芪30克,仙靈脾15克,杭白芍30克,生甘草、烏梅、葛根各10克。

【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補腎益氣,生津斂陰。

【方解】本癥大多由于過食肥甘,七情郁火;或因素體陰虧,內熱由生,腎精暗耗,日久氣陰兩傷,腎氣不固,收攝無權,以致多飲而煩渴不解,多食反而消瘦,多尿而味甘,陰精外泄。故方中用生黃芪益氣,白芍養血斂陰而益津液,且能“強五臟,補腎氣”。《藥性論》與甘草同用,酸甘化陰,以達到機體陰液自生的目的。正如《藥品化義》中所說:“白芍微苦能補陰,略酸能收斂……同生甘草為酸甘相合,調補脾陰神妙良法”,烏梅生津斂陰止渴;葛根生津液除煩熱而止渴;仙靈脾補命門、益精氣,使生黃芪得命火之助而補氣力著,協白芍強五臟,補腎氣作用顯著。諸藥合用,共奏補腎益氣、生津斂陰之功效。

【主治】糖尿病。

【加減】本方在使用時,應根據上消、中消、下消給以側重,如肺胃熱盛陰虧者,可選加生石膏、川黃連、石斛、天花粉、玉竹、麥冬、沙參;腎虛夜尿頻數者,可選加川續斷、補骨脂、五味子、菟絲子、芡實、鹿角霜等;氣血虧虛者,可選加黨參、黃精、當歸、生熟地、白術、懷山藥、首烏、阿膠等。

【療效】臨床屢用,無不得心應手,療效顯著。

 

93.11 生津止渴湯

【來源】任繼學,《名醫秘方匯萃》

【組成】山藥、生地各50克,玉竹15克,石斛、沙苑、蒺藜各25克,知母20克,附子、肉桂各5克,紅花10克。另:豬胰子適量。

【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日服2次,早飯前、晚飯后30分鐘溫服。豬胰子切成小塊生吞。

【功用】滋陰清熱,生津解渴。

【方解】方中生地、玉竹、石斛、山藥、知母滋陰清熱;紅花養血活血;沙苑、蒺藜滋陰平肝;豬胰子以臟補臟;附子、肉桂微微生火,使“陰得陽助,而生化無窮”。諸藥合用,共奏滋腎生津之功。

【主治】糖尿病(消渴),癥見“三多一少”(多飲、多尿、多食、形體消瘦)、咽干舌燥、手足心熱、舌質紅絳、苔微黃、脈沉細者。

【療效】臨床屢用,收效顯著。

【附記】服藥期間,停服一切與本病有關的中西藥物。

 

93.12 消渴方

【來源】謝昌仁,《名醫秘方匯萃》

【組成】生石膏20克,知母10克,甘草3克,沙參12克,麥門冬10克,石斛、干地黃、山藥、茯苓、澤瀉各12克,天花粉15克,雞內金6克。

【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日服3次。

【功用】清熱養陰,滋腎生津。

【方解】本方用于“消渴”癥之治療,尤適于陰虛燥熱型。經云:“二陽結為之消”,“胃熱則消谷,谷消則善饑”?!杜R證指南》則曰:“三消一證,雖有上、中、下之分,其實不越陰虛陽亢,津涸熱鴟而已”。由此闡明了該病之主要病機為“陰虛陽亢”。從而形成“陰虛燥熱”的病理基礎。本方即是針對于此,以寒制熱、育陰潤燥、滋腎生津,達清熱滋陰之目的。其中,石膏、知母、甘草乃白虎湯之意,清陽明胃熱,如張景岳所云:“果為實火者,但去其火,則津源自生,而消渴自止”;地黃、山藥、茯苓、丹皮、澤瀉,為六味地黃湯去山萸肉,舍其偏溫之性,可滋腎育陰,即所謂:“治消之法,以治腎為主”;沙參、麥冬、花粉,養肺胃之陰而生津、滋上源以生水是也;雞內金為治糖尿病之單驗方,臨床證明有降糖作用,系辨病用藥。全方共13味,清熱與滋陰并用,補中有瀉,清而兼潤,各司其職,又配合默契。諸藥合用,共奏清熱養陰,滋腎生津之功。

【主治】糖尿病,干燥綜合征,尿崩癥。

【療效】多年使用,對陰虛內熱型者頗有卓效。

【附記】對脾腎氣虛型者則不宜用。

 

93.13 二地降糖飲

【來源】汪履秋,《名醫秘方匯萃》

【組成】地錦草、地骨皮各15克,南沙參12克,麥冬10克,生石膏30克(先煎)、知母10克,生地15克,僵蠶10克,青黛5克(包煎)、澤瀉30克,苦參15克。

【用法】每日1劑,先將上藥加冷水浸泡30分鐘,再煎煮30分鐘,每劑藥煎兩次,將2次煎出的藥液混合分2次服用。

【功用】養陰清熱、降糖除消。

【方解】糖尿病以多飲、多食、多尿及身體逐漸消瘦為主癥,當屬祖國醫學消渴范疇。其病理變化以陰虛為本,燥熱為標。治療以養陰增液、潤燥清熱為大法。汪氏認為養陰增液以滋養肺腎為主,潤燥清熱主要是潤肺清胃。故方中以南沙參、麥冬、生地滋養肺腎;地骨皮、石膏、知母清肺熱瀉胃火;而地錦草、僵蠶、澤瀉、苦參、青黛等藥乃結合辨病用藥,據藥理研究及臨床觀察,這類藥物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血糖的作用。全方辨證結合辨病,融潤肺、清胃、滋胃于一爐,實為上、中、下三消的通治方。

【主治】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癥見口渴欲飲、消谷善飲、小便頻多、疲乏無力,形體消瘦,舌質偏紅,苔薄黃,脈細數。

【加減】上消口渴欲飲明顯者,加蘆根、天花粉、石斛等;清肺潤燥;中消消谷善饑顯著者,加黃連、玉竹等清胃瀉火;下消尿頻量多者加熟地、山萸肉、淮山藥等滋補腎陰。氣陰兩虛,神疲氣短,納差便溏者,加白術、苡仁、山藥、扁豆;陰虛及陽者,每見小便混濁、腰膝酸軟,形寒怕冷,舌淡白,脈沉細等癥,加熟附子、肉桂、補骨脂、仙靈脾等。若見舌下靜脈怒張,舌有瘀斑、瘀點,肢體麻木疼痛、婦女月經不調等血瘀征象者,則宜伍以桃仁、紅花、鬼箭羽、赤芍、丹參等。

【療效】本方經臨床反復使用,既能改善臨床癥狀,又能降低血糖、尿糖。曾對20例病例作過統計,有效率為90%,降低血糖的幅度平均達36%。

【附記】又用六味地黃湯,重用山藥,加生地,再加玉米須、仙鶴草、黃芪各30克治糖尿病。功能益氣養陰,降糖止渴。驗之臨床,頗具效驗。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凌耀星糖尿病方+治糖尿病秘方+糖尿病治療的絕妙兩招+治療糖尿病、專利方好用+李志權的糖尿病效驗秘方+治糖尿病并發癥驗方
現代名中醫糖尿病治療絕技
疏肝運脾法治療2型糖尿?。ㄕ撐霓D載,不得用于商業盈利)
中醫愛好者 快樂一生降糖克消湯
糖尿病特效秘驗方(典藏)
糖尿病第一方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顺县| 沾化县| 揭阳市| 乐昌市| 三原县| 翼城县| 霍林郭勒市| 顺义区| 广昌县| 博乐市| 石台县| 榆中县| 木兰县| 峨眉山市| 松阳县| 龙里县| 洛隆县| 赞皇县| 宿州市| 许昌县| 伊宁市| 浪卡子县| 天祝| 阜城县| 洞头县| 元谋县| 龙胜| 娱乐| 台中市| 琼中| 普定县| 怀化市| 溧水县| 视频| 鹤峰县| 江城| 汶川县| 舞钢市| 安庆市| 普安县| 桃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