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遺精秘方
3.1 遺精方
【來源】張燦玾,《中醫雜志》(4)1989年
【組成】五倍子30克,茯苓60克。
【用法】上藥共研極細末,或為丸為散均可。每日空腹服6克,早晚各1次,溫開水送服。
【功用】寧神固澀。
【方解】《醫學綱目》載:“王元珪虛而泄精,脈弦大,累與加減八珍湯,吞河間秘真丸及珍珠粉丸,其泄不止。后用五倍子一兩,茯苓二兩,為丸服之良愈。此例五倍子澀脫之功,敏于龍骨,蛤粉也。”此即為本方的出源。方雖簡,然其理甚妙,用茯苓之開泄,且入心寧神,加五倍子之固澀閉闔,且入腎經斂浮火,正可以應腎臟動靜開闔之機,心腎交通之制。此方妙在茯苓之用,不單取其寧神之效,且有補腎之功。補腎不獨地黃、鹿茸之類,茯苓利水滲濕,有助腎司水液之功,亦為補也。
【主治】遺精夢泄、或滑精不止。
【加減】若相火旺者,可加知母、黃柏;虛甚者,酌加補品。
【療效】臨床屢用,效甚頗著。
【附記】服此方時,忌辛辣之物。
3.2 益腎固精方
【來源】丁甘仁,《新編經驗方》
【組成】生地、山萸肉、煅龍骨、煅牡蠣、懷山藥、澤瀉(鹽水炒)、金櫻子、茯神、天冬、北芡實各9克,川黃柏(鹽水炒)、遠志(去心)各4.5克,白蒺藜、女貞子各9克,蓮蕊須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功用】益腎固精。
【方解】方中以生地、山藥、山萸肉、澤瀉以補腎;黃柏、芡實益腎,清腎經虛火;茯神、遠志、天冬養心寧神;蒺藜、金櫻子、龍牡、蓮蕊須澀精。故可使心腎相交,精關固閉,而遺精之證可愈也。
【主治】遺精。
【療效】屢用屢效。
3.3 補腎固精丸
【來源】張夢儂,《臨證會要》
【組成】熟地、黃芪、山萸肉、煅龍骨、蓮蕊須、韭菜子、益智仁、覆盆子、金櫻子、五味子、黃柏炭各60克,五倍子250克,白茯苓120克,山藥120克,砂仁30克。
【用法】上藥共炒研極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備用。每次服50丸,每日3次,空腹溫開水送下。
【功用】培元固本、澀精補氣。
【方解】遺精日久不愈,導致肝腎陰傷精損,則相火愈熾。故方用熟地生精補腎、養血滋陰;黃芪補中益氣、長肉生肌;山萸肉溫補肝腎、秘氣固精;蓮蕊須澀精固氣、通腎清心;韭菜子治筋痿遺尿、溺血泄精;山藥治虛勞遺精,降火生津;益智仁攝涎唾、縮小便、澀精固氣;龍骨粉安五臟、定魂魄、止夢遺泄精;黃柏瀉膀胱相火、補腎水不足;茯苓能寧心安神、治遺精;覆盆子補肝腎、助命門、治筋痿遺尿;金櫻子補脾腎、固精氣、治夢泄遺精;五味子益氣生精、斂肺滋腎;五倍子治虛勞遺濁、降火生津;加砂仁和胃醒脾、補肺益腎。合和作丸常服。
【主治】遺精。平人在1月或數月內夢中遺精1~2次,是精滿自溢的正常現象。若經常或每夜遺精,引起頭暈、目眩、神疲、體倦、腰痛、心慌,這是病態。甚至日日心中略有感觸,精液即自行流出,此名漏精或名滑精。
【加減】肺腎虛甚者,加紅參、甘草、麥冬各60克。
【療效】多年使用,治驗甚多,療效頗佳。
【附記】本方名為編者擬加,更須自覺戒除手淫惡習,節制房事,常收事半功倍之效。
3.4 秘精湯
【來源】黨鐸,《新中醫》(2)1990年
【組成】鎖陽、芡實、沙苑蒺藜、蓮須、金櫻子各31克,煅龍牡各21克,知母、黃柏各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功用】益腎固精。
【方解】遺精之證,歷代論述頗詳,治法甚廣,然青少年男子遺精,正值青春發育之期,天癸剛至,精氣初盈,生活又多曲運神機,雜念妄想,或年輕早婚,房室過度,或年少無知,頻犯手淫,以至腎精虧耗。而此病又為隱曲之疾,始則不以為然,久則愧對人言,以致沉疴纏身,負擔頗重,由夢遺可至滑精之重期,終則精關不固,腎氣虛弱,封藏失職。腎精虧耗,相火煽動,火擾精室,陽事易舉,這與遺精頻作,而成惡性循環。對此治遵“腎者主墊,封藏之本,精之處也”之旨,用固澀精關之法,以復封藏之本,方中以金櫻子、煅龍牡收斂固攝以固精關;芡實,沙苑蒺藜補肝腎、益精氣;知母、黃柏滋腎陰、抑相火;蓮須上清心火之炎、下固腎精之關,如是補而無王道之峻,澀而無溫燥之弊,精關得固,其精自充,相火復位,精室潛謐,其精不妄自泄也。
【主治】青少年遺精。
【療效】治療120例,其中滑精15例,夢遺83例,無夢或勞累思慮過度而遺者37例。藥后精止而3個月不遺者為有效。3個月以內遺者為無效。120例中,6~10劑而止者57例,11~15劑而止者43例,16~20劑而止者8例。無效12例。
3.5 九味固精湯
【來源】程爵棠,《臨床驗方集》
【組成】五倍子15克,芡實、韭菜子、石蓮須、金櫻子各9克,白茯苓、熟地各15克,煅龍骨(先煎30分鐘)、山萸肉各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病重者2劑,日服2~4次。
【功用】滋腎填精、固澀秘精。
【方解】《臨證指南醫案》云:“遺精一證,不越乎有夢、無夢、濕熱三者范圍。”《醫宗必讀》云:“以不夢而自遺者,心腎之傷居多,夢而后遺者,相火之強為害。”印會河教授說:“遺精主要是陰虛火旺和陽不攝精。因夢交而遺精,責在陰虛火旺者為多;無夢而遺精,由陽氣虛不能攝精所致。”說明病因雖多,不外乎是“腎虛肝郁,心腎不交,濕熱下注,陰虛陽擾,精關失固”所致。病責在腎,關乎心肝。治宜滋腎填精,止澀固精為法,故方用五倍子酸平無毒,諸家本草未言治遺精,而《太平惠民和劑局方》重用五倍子以治虛勞遺濁,極其有效;又《醫學綱目》遺精方,即用五倍子為君,書云:“五倍子澀脫之力,敏于龍骨、蛤粉也。”五倍子固澀閉闔,且入腎經斂浮水以應腎臟動靜開闔之機,心腎交通之制,故以為君;臣以芡實、金櫻子、石蓮須、山萸肉、韭菜子秘氣固精;龍骨安五臟、定魂魄、止夢遺泄精,以增強填精固澀之功;且石蓮須通腎清心;金櫻子補脾腎;山萸肉滋補肝腎,以降火生津;尤妙在用茯苓之開泄,入心寧神,雖補腎不及地黃、鹿茸之類,且利水滲濕,有助腎司水臟之功,亦為補也。入熟地生精補腎,養血滋陰。諸藥配伍為用,實具一清一補,一澀一泄之妙用,共奏滋腎填精、止澀固精之功。
【主治】遺精(包括夢遺、滑精、自淫),證見有夢或無夢而遺精,或夢與人交而遺精,或見強中,或頭暈目脹、心煩口渴,或五心煩熱、健忘,或腰膝酸軟、四肢欠溫,或耳鳴。舌紅苔黃,或舌淡、苔白或少苔,脈弦數或虛細而數。
【加減】病出一源,故無論夢遺、滑精、自淫均可根據病情變化隨證加減,廣為應用。如陰虛火旺偏甚者,以生地易熟地,加川黃柏、知母、元參各9克;肝經火盛加龍膽草15克,大青葉、山梔子,黃芩各9克,甚加羚羊角粉1~1.5克(沖服);腎陽虛加巴戟天、肉蓯蓉、鎖陽各9克;腰腿痛加杜仲、川斷、菟絲子各9克;肝郁氣滯加生香附9~15克,柴胡6克;氣虛加黨參、懷山藥各9克;大便秘結,加生大黃6~9克(便通即去之);心神不寧加遠志、酸棗仁各9克;濕熱甚者,加澤瀉、車前子、川黃柏、萆薢各9克;自淫加萆薢9克。
【療效】治療100例,結果痊愈75例,顯效22例,有效3例,總有效率達100%。
【附記】在藥治同時,還要節房欲、戒手淫、忌閱看黃色書刊電影,耐心疏導,消除心理障礙,保持和氣樂觀,方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3.6 壯腎藥物腰帶
【來源】馮瑞華,《集驗百病良方》
【組成】淫羊藿36克,龍骨45克,補骨脂30克,潼沙苑70克,陽起石、五味子各20克。
【用法】將上藥加工成粉狀,裝入特制帶狀布袋內,束于腰部雙腎區處(每日不少于12小時)。束10日更換1次,30日為1療程。每療程間隔10日后再行下1療程。一般用1~3個療程。腎區熱敷可加快和提高療效。
【功用】溫腎壯陽、澀精止遺。
【方解】方中淫羊藿、補骨脂、陽起石溫腎壯陽,澀精止遺;其余諸藥多辛溫、芳香,易于皮膚吸收,歸肝、腎、脾、心、肺經,既可壯陽,又能滋陰;既可益精,又能澀精,適用于腎陰虧損、腎陽不足之遺精。
【主治】遺精(腎虛型)。
【療效】治療129例,治愈(癥狀消失,停止治療3個月未復發)80例,好轉(癥狀明顯改善,清醒時不遺,偶有夢或無夢而遺)35例,無效14例。有效率為89.1%。
3.7 二參湯
【來源】張成忠,《集驗百病良方》
【組成】元參、沙參各30克,寸麥冬、鎖陽各15克。
【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養陰回陽、益腎固精。
【方解】方中元參、沙參、寸麥冬養陰益精,更佐以鎖陽固精回陽。名老中醫門兆義認為,夢遺者命門火旺,腎虛陰虧,故加黃柏益陰,兼清下焦命門虛火;滑精者命門火衰,陰損及陽,加肉桂,以補命門之火。滋陰補陽,故能臨床取效。
【主治】遺精日久、陰精虧損。
【加減】夢遺者,加黃柏6~10克;滑精者,加肉桂3~6克。
【療效】屢用效佳,一般服3劑見效,10~15劑可愈。
【附記】又胡達坤用刺猬皮100克,培干研細末,分作7包,每日1包,用甜酒汁兌服。用治腎虛精關不固引起的遺精。治療11例,均獲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