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1)[原]金華萬佛塔的今生前世

 金華萬佛塔的今生前世

 

圖/文:胡波

 

 

圖一:金華萬佛塔地宮出土的五代鎏金銅水月觀音像(現藏中國國家博物館,來自網絡)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有一尊精美的鎏金銅水月觀音造像,造像高53厘米,面部神態安詳,造型風雅,坐于山巖之上,頭戴高冠,身佩瓔珞,前置凈水瓶,身后是圓輪邊緣裝飾的鏤空火焰紋,它是五代十國的標志性國寶文物,1957年出土于金華萬佛塔地宮。去年底浙江省博物館建館80周年暨武林館開館,此文物跟隨《國家寶藏——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文化精品展》首次回到浙江展出,但作為金華文物之最的水月觀音卻不能“回家”無疑是一件憾事。

 

   在老一輩金華人心目中萬佛塔就是金華城的地標性建筑,就是金華靈魂的所在,明代金華府治圖和清代金華府城圖中都可見萬佛塔醒目的身影。以前聽外祖母說過,外地人來金華,無論是水路還是陸路,在城外很遠的地方就能看見萬佛塔,氣宇軒昂,煞是壯觀。《金華縣文史資料第二輯》中有萬佛塔形制的描述:“該塔是樓閣式的磚木結構,八角形,初建為九層,道光二十七年大修時,增至十三層,層層棱角飛檐,高達50米。塔體內設扶梯,曲折而上,憑欄遠眺,雙溪似帶,群山如屏。它本名叫‘密印寺塔’。塔身外壁上半部的每塊磚上,雕有長不徑尺的精美如來佛像,一排排地結跏趺坐在蓮臺上,其數萬計,故俗稱‘萬佛塔’。由于建造時間早,塔身層次多,規模高大,雕飾華麗,譽滿東南,素有‘浙江第一塔’之稱”。

 

   關于萬佛塔的建造年代有三種文字記載。清初張明焜的《漱石居稿》載建于三國,相傳是孫權為母親慶祝百歲生日而建。《大清一統志》載建于唐代,可能因為當時在塔上發現過隋唐文物的緣故。《明萬歷金華府志》則記載“密印寺,在府治北百四十五步,舊名永福,吳越錢氏建,宋大中祥符年間更名密印,后廢,改建分司,有塔九級,屹峙云際中,玲瓏可梯,治平初建,明隆慶初重修,侍郎王崇旨記至”。《清光緒金華縣志》也有記載“據《萬歷府志》宋治平初僧居政建。《大清一統志》作唐代建。明嘉靖十二年七月大風落其鐵頂,三千余斤,乙丑,知府葉宗眷率平易近修。隆慶初,侍郎王崇記。康熙十五年,康親王臨郡,僧牧雇募修。愛新覺羅弘歷六十年大風,塔頂又落。道光二十七年,僧定鈁募資大修,腹皮十三層,設梯盤曲而上,足資眺望焉。參舊志:塔高三十余丈。下廣輪七尺許。今以日影勾股比例法,測患上從黍尺塔高十五丈弱,量底層廣七尺強”。根據當年地宮發掘出土的石刻經文,上面有“嘉祐七年壬寅十月二十八日當院上方住持都勾當勸緣傳清涼祖教觀沙門居政立”的字樣,所以文物部門對萬佛塔的建造年代最終斷為北宋嘉祐七年(1062年)至治平元年(1064年)。另外,文獻中并未發現重建記載,所以可以確定萬佛塔在拆毀前仍為北宋遺構。不過梁思成先生在《中國建筑史》的“歷代佛塔類型演變圖”和《圖像中國建筑史》中卻把萬佛塔標注為清中葉,不知其解。

 

   可是歷史就是那么捉弄人,萬佛塔屹立了近九百年后也難逃劫數,抗日戰爭爆發后浙江省政府遷至金華,金華成為抗日前線,據說1939年(另說1942年)國民黨軍隊以該塔目標過大容易遭日軍空襲為由拆毀古塔,直到金華淪陷時塔才拆去一半,日軍又開始糟蹋古塔,留下兩三層用作炮臺,解放初僅存的殘塔也被拆掉。1956年萬佛塔地宮被發現并留有盜洞(有人猜測是日軍所為),1957年由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王士倫主持發掘,共出土隋唐、五代與北宋文物一百八十八件,其中有北宋嘉祐七年的“無垢凈光大陀羅尼經”彩繪石經幢(燈幢)一座,五代吳越銅鑄及鐵鑄阿育王塔十五座,隋至五代銅佛造像六十余尊,北宋鐵佛造像三尊,北宋石佛造像一尊,五代吳越銅鏡五十余面,還有銅盒、鐵箱、銅龍、銅馬、銅麒麟、銅零件、銅錢、石碑、石座、石刻經等。1958年由文物出版社出版了《金華萬佛塔出土文物》一書。這些珍貴文物大部分收藏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和浙江省博物館,2010619日我在浙江省博物館武林館區的《越地長歌——浙江歷史文化陳列》和《地涌天寶——雷峰塔及唐宋佛教遺珍特展》拍得部分萬佛塔地宮文物。

 

   在萬佛塔的老家金華,只留下一個“塔下寺”的地名,還有一個“倩女幽魂”的傳說(塔下的永福寺據考是蒲松齡《聊齋志異.聶小倩》的發生地),寺與塔的遺址早已被73051部隊醫院所覆蓋,當年地宮的石板也被搬到了太平天國侍王府保管。似乎煙消云散的萬佛塔終究是不會在金華人記憶里磨滅的,二十年前就有人呼吁重建萬佛塔,時過境遷,要想恢復萬佛塔絕非易事,單憑幾張萬佛塔的老影像和文史資料里的潦潦幾筆是遠遠不夠的。我覺得所謂的復建實物大可不必,但可以考慮恢復遺址,規劃遺址公園,再加上數字化模擬復原的展示手法來重現萬佛塔曾有的輝煌,這才是對它真正的尊重。 

 

    


圖二:金華萬佛塔民國初舊影(杭州二我軒照相館,來自網絡)

 

圖三:明代金華府治圖中的萬佛塔(來自《歷史文化名城金華》)

 

圖四:浙江省博物館館藏的萬佛塔文物(攝于2010-6-19

 

圖五:萬佛塔地宮出土文物以佛造像居多(攝于2010-6-19

 

圖六:萬佛塔部分唐五代造像(攝于2010-6-19

 

圖七:萬佛塔北宋嘉祐七年石經幢(攝于2010-6-19

 

圖八:萬佛塔五代吳越銅阿育王塔(攝于2010-6-19

 


圖九:萬佛塔隋鎏金銅菩薩立像(攝于2010-6-19

 

圖十:萬佛塔北宋鐵佛坐像與銅地藏菩薩坐像(攝于2010-6-19

 

圖十一:萬佛塔北宋銅地藏菩薩坐像(攝于2010-6-19

 

圖十二:萬佛塔北宋貼金彩繪石阿彌陀佛坐像(攝于2010-6-19

 

圖十三:萬佛塔唐五代銅觀音菩薩坐像(攝于2010-6-19

 

圖十四:萬佛塔唐五代鎏金彩繪銅七佛造像(攝于2010-6-19

 

圖十五:萬佛塔唐五代鎏金銅釋迦牟尼說法像(攝于2010-6-19

 

圖十六:萬佛塔隋鎏金銅菩薩立像(攝于2010-6-19

 

圖十七:萬佛塔唐五代貼金彩繪銅佛坐像與鎏金銅阿難立像(攝于2010-6-19

 

 

圖十八:萬佛塔五代吳越飛天紋鏡(攝于2010-6-19

 

 

圖十九:萬佛塔五代吳越禽獸葡萄紋亞字形鏡(攝于2010-6-19  

 

圖二十:萬佛塔五代吳越飛禽花枝葵花形鏡(攝于2010-6-19

 

圖二十一:萬佛塔遺址所在地(來自金華市區地圖)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古人“眾籌”如何成就萬佛塔
“婺韻”之美,煥發“今輝” | 金華萬佛塔地宮出土造像
登頂萬佛塔 俯瞰金華美
中國塔(014)造型分類:寶篋印經塔
浙江博物館推出兩大古代佛塔地宮文物展
「雷峰塔展」驚現「王羲之」,是誰的字?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手机| 寻乌县| 定兴县| 望奎县| 弥渡县| 含山县| 淳化县| 昌邑市| 加查县| 盖州市| 南皮县| 牙克石市| 公主岭市| 呈贡县| 盘锦市| 扶沟县| 平定县| 新乐市| 怀柔区| 会同县| 襄汾县| 荣成市| 印江| 英吉沙县| 梅河口市| 确山县| 沙坪坝区| 格尔木市| 托克托县| 平顶山市| 潮安县| 万山特区| 寿光市| 鄄城县| 锡林郭勒盟| 昭觉县| 含山县| 鹤山市| 荔波县| 奉新县| 左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