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組建設
在北京市首屆“雙減”專題研討班上,北京教育學院英語學科團隊以教研組建設為主題進行了深入探討,參與者包括來自北京市13所學校的6位初中英語學科特級教師和7位市級學科帶頭人或骨干教師,其中有1位執行校長,2位教學副校長,9位英語學科教研組長,1位英語學科備課組長。
教師們針對“雙減”背景下提升中學英語學科教研組關鍵崗位勝任力的議題進行了分析研討。結合“案例分享—識別教研組關鍵崗位及其關系特征—案例分享與研討—頭腦風暴構建教研組關鍵崗位勝任力模型”的思路,通過經驗分享、工作坊等一系列活動,課題組萃取和探討了多所學校教研組建設的優秀經驗及有效策略。
點擊查看視頻
北京市首屆“雙減”專題研討班 英語學科組(教研組/備課組)關鍵崗位素養提升
(1)“雙減”背景下發揮英語學科組關鍵崗位勝任力的北京經驗
發言人:李寶榮,北京教育學院人文與外語教育學院,副院長,教授
(2)“雙減”背景下教研組長專業領導力的發揮
發言人:蔡瓊,北京景山學校英語學科教研組長,特級教師,正高級
(3)“雙減”背景下教研組專業學習共同體文化的培育
發言人:張恒梅,北京市十一學校,英語學科教研組長,特級教師
(4)優化學校保障機制,提升教研組關鍵崗位勝任力
發言人:李艷 ,北京十二中朗悅學校,書記,副校長,特級教師,正高級
01
中學英語教研組關鍵崗位特征及勝任力模型
對接“雙減”的政策要求和實踐需求,項目團隊引入吉爾福德提出的人力資源建設與管理的勝任力模型,以英語學科為例,旨在綜合個體特征、行為特征、情境條件三要素構建教研組關鍵崗位勝任力模型(如圖3-1所示),以此為基礎指導教研組建設和發展的優化。
英語學科教研組勝任力模型
從關鍵崗位勝任力的角度來看,英語學科教研組勝任力模型是一個由多方面因素相互關聯,互相作用的復雜系統。在教研組中,教研組長是核心人物,但實際上關鍵崗位是由一系列重要崗位構成,包括教學副校長、教學主任、教研組長和學科帶頭人等。他們分工合作,職責各有側重,共同為教研組的建設和責任的有效發揮起到關鍵作用。
02
教研組建設的首要任務:提升教研組長的領導力
作為教研組建設的核心人物,教研組長在教學領導、校本教研和學校轉型變革等任務中都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包括課堂教學示范者、教研活動組織者、教學指導者、教師管理者、教師專業發展和科研引領者等。對學科專業知識的儲備和理解、學科教學能力和人文品質、學科管理能力和領導能力,是一名合格的教研組長應具備的專業標準。教研組長應兼備優秀教師、組織領導者和專業領導者的綜合素養,才能更好地以高水平的教學領導能力為其他教師起到引領示范及指導作用,以卓越的組織領導能力保障校本教研活動有序、高效的開展,以規范的專業領導能力開展符合專業發展規律和學生發展需求的教研活動,從而全面領導和促進教研組的建設。
教研組長為充分發揮其在教研組關鍵崗位中的個體特征,必須具備基本的關鍵能力和突出的領導力,主要包括學習理解力,發展規劃力、教學示范力,科研指導力、文化培育力和資源開發力等六個方面。教研組長在組織校本教研時,要了解本學科課程的前沿發展趨勢,對學科本質及課程目標有準確的理解和掌握,幫助教研組同伴基于新課程理念改進英語教學實踐,提質增效。教研組長還要具有組織管理能力,熟悉高效組織教研活動的策略和方法,帶領其他教師凝心聚力,創設基于知識共享的教研文化。另外,教研組長要深入了解中學英語教師的專業成長規律,通過有效的教研活動促進處于不同發展階段的教師實現個性化專業發展,并形成具有一定影響力的教研成果,激發教師持續發展的動力。
03
教研組建設的本質任務:創建教研組專業學習共同體文化
新型的教研組本質上是教師專業學習共同體,其有效的行為特征表現在以下諸多方面:有共同的價值觀和愿景,持續的學習制度保障,有效交流的模式,彼此信任和互助學習的氛圍。在課程改革不斷深化的過程中,學科教學理念也在不斷更新,對于教師的專業能力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戰。在學科教研組這一學習共同體中,每一位教師成員都具有不同的專業技能和教學經驗,他們要定期分享自己的教學經歷,通過互動對話斤進行提問和質疑,理解教學中的困境,找到解決問題的有效策略。在這種基于情境的行動學習中,教研組成員通過個人反思和相互分享,獲得關于自己和自身教學的知識,學習新的理論和理念,有效促進團隊學習能力的發展。
要建立側重合作學習的教研組,既要有外在的制度保障,例如明確的活動周期和具體的計劃,又要有內在的參與意識。每位成員都要對教學改進和自我提升有自發、自覺、自主的意愿,同時還要不斷增強團隊責任感和合作力,不僅要對自身學習承擔責任,還要對共同體中所有成員的學習承擔責任。這就要求教研組成員要共享相同的教育價值觀,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在合作探究與互動反思中敢于自我剖析和積極傾聽,共同構建共同體的文化氛圍,提升行動力,使得每一位成員的專業知識和能力在教研組的建設與發展過程中都能獲得認可、補充、拓展和深化。
04
教研組建設的保障任務:健全學校教研組管理制度
教研組是學校管理和發展的重要組織,教研組的有效建設需要學校創設良好的情境條件,健全教研組的管理制度,明確教研組的性質和職責及其關鍵崗位的協同機制。一方面,學校要加強教研組的常規性制度建設,例如考勤制度、教學及管理制度、教師隊伍的梯隊培養制度、教研能力的的考核評價制度等,使得教研組的行為更加規范。
另一方面,隨著學校的變革,教研組的管理制度也應根據新的要求進行創新,動態發展,體現對教師專業發展的認同性和激勵性。例如,在“雙減”背景下,教研組建設應結合年級組的教學任務,與年級組其他學科教師、班主任等加強溝通和協調,以便高效完成教學與管理工作;而在增強教學研究能力方面,教研組建設還應突破學科的限制,建立跨學科聽評課制度,拓展綜合的視野,促進學科間的融合與共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