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經絡、查穴位在我們公眾號首頁的右下角有一個“穴位查找”的工具,你點進去就可以了,更可以學到很多不一樣的穴位知識。
2017年4月4日
農歷三月初八
清 明 節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清明,日月平分,陰陽和合,是最適合踏青的節日。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清明,雨水增多,更是想念遠方的親人,寄托哀思的日子。
二十四節氣中,只有清明節又是節氣又是節日!
古法24節氣灸中,清明節氣灸的穴位里有一個“鬼哭穴”,這是為什么?我們后面再說。
在我老家有“三月三(3月30號),蛇出洞”之說,也就是說大地從這天開始真正回暖,清氣上升,是人體陽氣生發的難得好時機。此時肝氣也隨著清明節的到來達到最旺,而肝木生心火而克脾土,也就是說清明節前后要注意心腦血管和脾胃的問題。
清明節雖然氣溫開始回暖,但畢竟處在仲春,寒氣重,濕氣在增加,因此要繼續做好春捂,不得大意!特別是掃墓時,行走一段時間后,身體發熱,脫掉外套,這時最容易中招,出現頭、頸、肩痛!女性戴條圍巾既好看又護體!
清明節要以“生發陽氣;調達肝膽;強健脾胃”為養生要點。實際上這3點是整個春天的養生要點!
我們先說調達肝膽之氣:春氣生發的好壞取決于肝膽氣的生發!
李東垣在《脾胃論》里指出:膽氣春升,則余臟從之。也就是說膽氣帶動其它臟腑陽氣的生發,膽氣生發有力,則整個身體陽氣生發就有力!
春天應肝,木氣盛,肝火旺;而肝膽相表里,也就是說如果肝膽之氣郁結,會影響到全身,甚至到了夏天就會發生寒性疾病!
如何最好的調達肝膽之氣呢?
我們前面推薦了很多好方法:
手指梳頭
“五指為梳,每日白下”,也就是用手指頭當做梳子梳頭,每天100下,這樣可以很好地抒發肝膽之氣。
搓兩肋
兩肋是肝經循經上行路過的地方,搓這里有很好疏肝理氣的作用,如果覺得衣服后,搓揉不方便,可以輕輕敲打這個部位。
最近很多艾友留言說:兩肋痛,都跟肝氣不順有關。
推肝經,敲膽經
我們前面專門介紹了“早敲膽經生發陽氣、身體好;晚推肝經睡眠好”,這些簡單有效的方法都是值得我們經常堅持去做的!
清明艾灸以升陽健脾為主,因為陪補陽氣是我們一生最重要的功課!
《黃帝內經》特別強調:“正氣存內,邪不可干”!
身體陽氣足了,外邪不會侵擾,內病也不會生。更何況現代人絕大多數都陽氣不足!
隨著濕氣的加重,我們更加要重視脾胃的調養;脾為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如果我們繼續毫無節制的消耗我們的脾胃,如何能做到“正氣存內”?!
艾灸取穴:
大椎、命門、至陽、氣海、足三里、三陰交、合谷穴
每天一次,每次每穴20分鐘,艾灸一周休息2天。
找經絡、查穴位在我們公眾號首頁的右下角有一個“穴位查找”的工具,你點進去就可以了,更可以學到很多不一樣的經絡穴位知識。
《葛洪肘后方》介紹過艾灸“鬼哭穴”治療“鬼魂附身”的方法。
楊繼洲也在《針灸大成》中提到“鬼哭穴”,他認為,灸的時候鬼邪會哭著散去,疾病即康復。
我想古法艾灸,為什么會在清明節氣灸的穴位里獨加“鬼哭穴”,可能還是應景應情吧,怕大家哀傷過度,耗散陽氣.........
還是那句話“正氣存內”,鬼不會上身!
鬼哭穴相當于雙手大拇指處的少商穴,艾灸鬼哭穴對治療癲狂、高熱、癔病、昏闕很有效!
做艾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