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專家介紹,腰椎間盤突出是一種多發病、常見病,它主要因椎間盤勞損變性、纖維環破裂或髓核脫出刺激或壓迫脊神經、脊髓等引起的一系列癥狀。
內因:隨著年齡的增長以及不斷遭受擠壓,牽引和扭轉等外力作用,使椎間盤逐漸發生退化,髓核含水量逐漸減少,而失去彈性,繼之使椎間變窄,周圍韌帶松弛,或產生裂變。
外因:外傷以及風寒濕邪的侵入,氣滯血瘀等造成的!
腰椎間突出癥是骨科常見的疾病,也是發病率較高的疾病,輕則僅見腰腿痛,且有自愈的可能,重則下肢麻木、萎縮,影響生活工作。所以,有病就一定要治,不能拖,更不能耽擱。
1、腰腿痛不算病:據調查,有大部分的人一生中有患過腰腿痛疾病的。有些腰腿痛的原發疾病治愈后,疼痛也就隨之不復存在,也有一些不治自愈的.所以,一些患者就認為腰腿痛不算什么病.事實上,腰椎間盤突出癥引起的腰腿痛不僅是疾病,還要引起人們高度重視。
2、腰腿痛治不好: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特點是易復發。因此,有的患者、甚至有的專業醫生也認為腰椎間盤突出癥治不好,其實腰椎間盤突出癥治療的總體效果非常好。
3、盲目手術或拒絕手術:大多數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患者都可以通過非手術療法來治愈,但是其中仍有一些患者是需要手術來治療的.腰椎間盤突出癥手術的適應癥要求非常嚴格,而且手術并不是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首選,所以說既不能輕易手術也不能一味堅持采用保守治療,要用辨證的來對待手術和保守之間的問題。
腰椎間盤突出的發病率近年來在持續增加,但是很多朋友對這種疾病并不了解,直到自己出現了腰椎間盤突出引起的各種不適,才想起來關注,這樣往往已經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間。那么今天我們就來說說腰椎間盤突出,腰椎間盤突出患者在患病時會有哪些不適?
1、腰痛及放射性腿痛。
腰椎間盤突出患者在患病后會感覺到腰痛及放射性腿痛,是多數本病患者最先出現的癥狀。多數病人先有腰痛后有腿痛,部分病人腰痛和腿痛同時發生,少數病人只有腿痛。平臥減輕,站立或過勞后加劇(與腰肌勞損不同)。一部分病人為痙攣性劇痛,難以忍受。
2、便秘、排便困難等。
椎間盤突出壓迫硬膜囊較重時,馬尾神經損害可引起便秘、排便困難,尿頻、尿急、尿潴留或尿失禁,會陰部感覺減退或消失,以及性功能障礙。
3、間歇性跛行。
腰椎間盤突出患者在患病后如果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控制,那么患者會出現間歇性跛行,病人步行距離的增加下肢疼痛,麻木或無力,停步休息或彎腰﹑下蹲,癥狀減輕或緩解。步行的距離為數十米或數百米出現椎間盤突出繼發腰椎管狹窄,對伴有先天性發育性椎管狹窄(矢徑小者),脫出的髓核更加重了椎管狹窄程度,以致誘發腰椎間盤突出。
一、小腿水腫:
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癥狀,具體原因不明,可能是神經根在受到機械性及局部無菌性炎癥的化學刺激時,粘連水腫,影響交感受神經的傳導功能,椎竇神經也可能發生異常短路,而下肢相應的血管神 經功能發生障礙。
二、尾部痛:
腰椎間盤突出癥發作時的癥狀有尾部痛,當突出的椎間盤組織突入骶管或腰椎腰骶神經叢的變異刺激神經所致。
三、下腹部或大腿前側痛:
在高位腰椎間盤突出癥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癥狀,突出的椎間盤可壓迫腰1、2、3神經根出現相應神經根支配的腹股溝淋巴疼痛或大腿內側疼痛。
四、四肢發涼:
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癥狀,因腰椎間盤突出時,刺激了椎旁的交感神經纖維,反射性引起下肢血管壁的收縮而致。
中醫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秉承中醫治病“整體施治,辯證施治”的原則,對腰間盤突出采用“內外兼治”之法,中醫認為腰椎間盤突出的發病原因是由于氣滯血瘀、風寒濕等因素所致,要想從根本上治療腰椎間盤突出就必須找到病因,純中草藥內服疏通經絡,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加速局部細胞、組織液的代謝能力;進而對其病灶部位進行外敷中藥,快速滲透身體病灶部位,在短時間內可快速緩解癥狀,消除病痛。可在短時間內緩解癥狀,并且復發率極低。再根據病情,配合艾灸,打通氣血,使血脈通暢,達到“內外兼治”的目的。
腰椎疾病,現在已經成了一種普遍的骨科疾病,該類疾病的發病率逐年上升,這跟我們的生活習慣和日常工作都有密切的聯系,腰椎疾病一旦發作,常常讓人疼痛難忍,那么腰椎病的自我療法有哪些方面?
一、患者首先要調整好自身我姿勢,這是最關鍵的一點,這是因為很多人的坐姿以及站姿都是錯誤的,長久以往就會給腰椎造成很大的負擔,慢慢的就會導致腰椎疾病的出現.所以患者在走路的時候一定要挺胸收腹,這樣對我們的健康是有利的,這一定是很重要的。
二、腰椎病的自我療法,要選對床和枕頭是很重要的,只有選對不軟不硬的床和高低、柔軟度合適的枕頭才能保證患者的背部不造成更大的負擔,因此選擇合適的枕頭和床都是很有學問的,一定要選擇好。
三、腰椎病自我治療方法,患者要經常參加些運動,這對頸椎病的治療有好處,但是不是哪些大型運動,只有哪些比較簡單的運動就可以,只要患者不是整天坐著不動就可以,患者如果一天都不動,就會出現頸部、腰部僵化.患者要經常的伸伸腰、扭扭脖子,走動走動都是不錯的運動。
四、飲食可以提供人體所需的能量,健康的飲食對我們的身體有很大的益處,要想更好的治療頸椎病,就要多吃一些銅、鋅和維生素C的食物來保護骨骼。
腰間盤突出該怎樣保養呢?近來總有不少朋友咨詢到這一問題。腰間盤突出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腰部疾患之一,是常見病、多發病,不過還是有很多朋友對疾病了解不夠。今天,我們就好好講講腰間盤突出怎樣保養的問題。
1、飲食:由于生病而減少了一定的活動量,胃腸蠕動慢,消化功能降低,所以飲食的攝入量也應適當減少,注意少食多餐,多吃蔬菜水果及豆類食品,多吃一些含鈣量高的食物,如牛奶,奶制品,蝦皮、海帶、芝麻醬、豆制品等,有利于鈣的補充;同時腰椎已經長出骨刺(骨質增生)的病人不宜攝取太多鈣質。盡量少吃肉及脂肪量較高的食物,因其易引起大便干燥,排便用力而導致病情加重。
2、著裝:適當佩戴護腰和防寒保暖。佩帶護腰對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來說,主要目的是制動,就是限制腰椎的屈曲等運動,特別是協助背肌限制一些不必要的前屈動作,以保證損傷的腰椎間盤可以局部充分休息。另外,腰部受寒、受潮很容易讓癥狀加重或復發,患者可以選擇既制動又保暖、透氣、不積汗的高性能康復護腰來保護腰部。
3、坐位:腰部挺直,椅子要有較硬的靠背。椅子腿的高度與病人膝到足的高度相等。坐位時,膝部略高于髖部,若椅面太高,可在足下墊一踏板。
4、臥位:腰椎間盤突出患者應該睡硬床板。仰臥時膝微屈,窩下墊一小枕頭,全身放松,腰部自然落在床上。側臥時屈膝屈髖,一側上肢自然放在枕頭上。下床時,從臥位改為俯臥位,雙上肢用力撐起,腰部伸殿,身體重心慢慢移向床邊,一側下肢先著地,然后另一仙下肢再移下,手扶慶頭站起。
腰背關節疼痛一般是經絡不調、氣血瘀滯、筋骨失養,血氣不通而引起的,而艾灸可以起到溫熱驅寒、疏通經絡的目的。艾灸是用艾絨或艾條在體表的穴位、特定部位上燒灼、溫燙,借灸火的溫和熱力以及藥物的作用,通過經絡的傳導,起到溫通氣血、扶正祛邪的作用,達到治病和保健目的的一種外治方法。因此比較適合腰椎間盤突出的治療。
主要施灸穴位:可以對腰腧、腰陽關、命門、懸樞、脊中、筋縮、靈臺、神道、身柱、陶道等督脈穴位進行施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