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
近
艾
灸
(每日一則艾灸相關小知識,帶您了解艾灸)
六
能夠給鬼做艾灸的名醫,你聽說過嗎
徐秋夫出生在南北朝時期的中醫世家——徐氏家族,其父徐熙,是一方名醫。徐熙為醫,還有一段傳奇的經歷。徐熙,字仲融,原籍山東,后遷居江蘇,為南朝宋濮陽太守,曾隱居于紹興城南會稽山最高峰的秦望山。
(點擊下方即可收聽~)
(秋夫醫鬼的精彩故事,全在音頻啦,注意收聽哦~)
徐秋夫醫鬼的故事源自《南史》,其情節雖說荒誕,但這個故事能夠從南朝開始,流傳至今,足以說明徐秋夫醫術之高明。故事本身沒有說明徐秋夫灸了哪幾個穴位,不過,應用灸法治療腰痛之疾,還是有一定規律可循的。大體上,腎虛腰痛可選灸肝俞、腎俞、志室、命門等穴,選配太溪或三陰交針刺;局部肌肉勞損或扭傷可選灸腎俞、大腸俞、腰眼、阿是穴等穴,選配委中或后溪、人中針刺;
腰椎疾病宜灸命門、腰陽關、相應椎體兩旁的夾脊穴,選配臀部及下肢膀胱經循行線上有酸痛麻脹反應的相關穴位。徐秋夫為病鬼灸了四個穴位,還針刺了三個穴位,說明徐秋夫治療疾病注重灸法,并且是灸刺并用的。
一天,有位道士經過徐熙的家,敲門想討碗水喝。徐熙本來就好黃、老之道,這道士不請自來,若能與他談經論道,豈不妙哉。兩人邊喝茶邊談論了起來。道士見徐熙對道學頗有研究,遂將徐熙看作知己。太陽西斜,道士要趕路了,臨走時,給徐熙留下了一個葫蘆,并對他說:“你和你的子孫應該用道術來救人,而且會盡享富貴。”
說完此話,道士飄然而去,徐熙打開葫蘆一看,內有《扁鵲鏡經》一卷。于是,他開始精心研讀,修得了高超的醫術,并代代相傳,徐家也成為名震海內的中醫名門。徐氏家族里以針灸見長的是徐熙之子徐秋夫。
徐秋夫,鹽城人,官至劉宋射陽令。他繼承了父親的醫學經驗,治療疾病每多靈驗,史上所傳“秋夫療鬼疾”,即是對他臨床療效的肯定。徐秋夫的兩個兒子徐道度和徐叔響醫術也十分出色。徐道度內外科都很擅長,但是他腳有點毛病走起路來不太方便,宋文帝為了讓他給皇子看病,就允許他乘著小車入宮來診病,徐道度往往是手到病除,宋文帝曾感慨地說:“天下有五絕,都出于錢塘一帶。”這里的“五絕”,除了當時善彈琴的杜道鞠、擅長詩文的范悅、善于書法的褚欣遠、善于圍棋的褚胤,第五絕就是擅長療疾的徐道度。徐道度著有《療腳弱雜方》,這是現存最早的治療腳氣病的專著。
徐叔響則對針灸、小兒科、本草學等都有研究,且著述豐富。徐道度有一子徐文伯,徐叔響有兩子徐嗣伯、徐成伯,這三個人在醫學領域也是聲名顯赫,頗多成就,徐氏家族的醫名至此達到鼎盛。
參考文獻
唐·李延壽《南史·列傳第二十二張融傳》
(內容摘自《灸火煙云》,侵權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