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重”是現代人最常見的毛病之一,眼下正值濕熱的夏季,“濕邪”又開始興風作浪,疲勞無神、四肢沉重……一旦被濕氣壓抑,很多健康問題也接踵而來。
說起祛濕,大多都會想到薏米,它的祛濕原理是利水,加速把脾臟未代謝掉的水濕排出去,但薏米性涼,只適合濕熱體質人群,而現代人的“濕重”多為寒濕,因此薏米祛濕并不適用。
艾灸為陽,濕氣為陰;下雨天大家都見過的,地面潮濕一片,但是當太陽出來了,地面很快就干了!用艾灸來祛濕也是這個道理。
艾灸祛濕的機理在于溫陽補氣、健脾溫腎,中醫認為身體陽氣足了,自然就能化解濕氣,脾腎功能強,就能加速水分的代謝。
除此之外,艾灸還能有疏通經絡、溫經散寒的好處,疏通身體排出濕氣的通道。
也就是肚臍,能溫補元氣,健運脾胃,固脫復蘇,午時灸最 好,多用于身體虛弱者,可強健脾胃功能,預防疾病。
可以補氣活血、培補元氣、益腎固精,調理女性陰血虧虛等問題。
長期對這個穴位進行艾灸,能夠有效的調理氣血、培元固本、補益下焦、補腎固精。
該穴位主要功能是燥化脾濕、健運脾陽,溫中散寒,有較強的延緩衰老、養生保健的作用。
01、多吃一些健脾利濕的食物,如山藥、玉米、薏仁、扁豆、蓮子、芡實、冬瓜等;
02、保持屋內空氣流通 ,房間內的濕氣如果很重,建議多保持空氣流通,讓空氣帶走濕氣;
03、在濕氣如此重的環境中別吃傷脾胃的食物。比如,涼拌食品,冷飲。喜歡吃甜食的人也得忌口,因為“甜膩化濕”;
04、保持衣物干爽;不穿潮濕未干的衣服、蓋潮濕的被子;
05、潮濕下雨天減少外出,還要避免淋雨和涉水,別讓水分濕氣包裹你的身體;
06、少飲酒,少抽煙 酒助濕邪,酒少碰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