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方:黃芪20至30g,土茯苓、丹參各30g,金銀花、山藥各25g,公英45g,牛膝、地丁各20g,當(dāng)歸、骨碎補各12g,黃柏10g。伴寒戰(zhàn)高熱、神志不清加鮮生地、犀角粉;膿已成家炮甲珠、皂角刺、天花粉;氣血虧損、膿水清稀加鹿角膠、熟地、白芥子。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劑,加水適量,頭煎六十分鐘,二煎四十分鐘,兩次煎液合并混勻,分兩至三次服用。同時配合飲食療法:取鮮雞蛋開一黃豆大小孔,納入輕粉0.15g,充分拌勻后,用小麥面團包裹置火中燒至焦黃,蛋熟為度,去面皮和蛋殼后食之。每日晨起食一個。
方解:本方適用于氣虛血瘀,熱毒雍滯型骨髓炎患者。臨床應(yīng)用本方治療10例,全部獲愈,總治愈率達100%。療效非常顯著。隨訪多年未見復(fù)發(fā)。
點痣密傳奇藥膏
處方:石灰粉60克、食用堿20克、鴉膽子15克、木賊10克、紫草10克、五倍子炭10克,共研細粉,加水250毫升,密封一周后即可應(yīng)用?! ?/strong>
主治:雀斑、黑痣、尋常疣、雞眼等皮膚贅生物?! ?/strong>
治療:使用牙簽沾藥膏涂于患處,20分鐘擦掉。一般反復(fù)點三次,一周后即可脫落。點痣后注意事項少吃醬油重的東西,我以前點過,吃多了會覺得那個地方會暗,顏色深,別吃辣的和海鮮的,好的慢,因為都是發(fā)物。
配方及用法:黃芪100克,血丹參20克,當(dāng)歸12克,川芎12克,赤芍15克,地龍5克,桃仁12克,紅花12克,全蟲15克,蜈蚣4條,牛膝12克,杜仲12克,生地12克,菖蒲12克,木瓜30克,車前子20克。每日1劑,水煎服。30天為一療程,連服3個療程。顱內(nèi)壓減輕后,將車前子減量或停服。
服上藥方同時,另將生水蛭20克搗碎成粉,每日2次,每次10克沖服。服25天停一周,然后服第二個療程。第二個療程服完后,每日2次,每次5克,再服一療程。
[方劑]:天麻、南星、鉆地風(fēng)、白僵蠶、白芨各7.5克,巴豆5粒(去皮)、鮮生姜500克。
[制法] :上藥(前6味)共研細末,用生姜搗汁調(diào)和成膏,備用。
[用法] :取上藥適量,貼于患者面部健側(cè)(右歪貼左,左歪貼右),外以紗布蓋上,膠布固定,7--8小時即可取下,每天換藥1次。
[備 注] :敷藥后皮膚發(fā)癢,局部敷藥處可能出現(xiàn)瘡疹,不必用水洗。
[功 效] :溫經(jīng)散寒,祛風(fēng)通絡(luò)。
[驗 證]:治療450例,病程1周至5年。一般1劑即愈,有效率達90%以上。引自1981年《黑龍江中醫(yī)藥》
治支氣管炎特效方
處方:白茯苓、川貝、杏仁、桑皮、甘草、五味子,京半夏、當(dāng)歸、陳皮各6克,用藥3天后除根。
使用:第1劑藥,每1天下午5點熬,晚上9點服,第2劑藥,第2天9點熬,第3天早上7點服;第3劑藥,每4天早上6點熬,中午11點服。最后,3劑藥渣合在一起,第5天下午5點熬,晚上9點服下。每劑只熬1次,合冰糖1次服下。無論病情輕重,3劑藥服完后除根。服藥期間,不準吃煙、酒、茶、鹽、蔥、姜、蒜、辣椒等辛椒食物。
祖?zhèn)髦畏伟┢娣?/strong>
處方:生黃芪60克,黨參、海藻、半枝蓮、七葉一枝花、白花蛇舌草各30克,白術(shù)、半夏、陳皮各15克,茯苓25克,甘草5克,山藥、黃精各20克,膽南星5克,三七3克(另包,研末,分2次沖服)。
用法:水煎,早晚分服,10天為1個療程。
功能主治:健脾益氣,化痰軟堅,清熱解毒。主治肺癌,形體消瘦,精神萎靡,語氣低弱,咳嗽痰涎。胸痛,大便稀涪,舌淡,苔白。脈沉細無力等。
處方:樟腦50 芒硝50 冰片5 大青葉50
用法:先將大青葉煎煮取水,將其余三味入水溶化,洗澡。
注意事項:洗澡后注意保暖。
治肩周炎
西黨30克 熟地30克 當(dāng)歸30克 川芎20克 木瓜20克 秦艽20克 云苓30克 川牛夕30克 加皮30克 制川烏10克 川杜仲20克 羌活20克 獨活20克 枸杞子20克 靈仙20克 甘草20克 川姜黃20克 酒泡服 曰二次每次20毫升
新鮮大蘅根50克,土大黃20克(羊蹄根),煎水至一碗,連用5天基本治愈。我給朋友用過都很靈。
方子來源是一朋友從古書找來的,試了后告訴我的,當(dāng)時我妻子也患此病,吃了三帖就好了,一直沒犯過.以后給同事用了也多好了,只有一位同事患病10多年,沒有治愈.但比以前有明顯好轉(zhuǎn)
地龍10克,雞血藤15克,龍膽草、丹參各12克,生地10克,川芎6克。
隨證加減:血壓高者加鉤藤、夏枯草、野菊花;劇烈頭痛者加珍珠母;反復(fù)抽搐者加蜈蚣;便秘者加大黃、火麻仁;陰虛者加女貞子、天麻、知母、石決明;熱重者加生石膏、黃連 、黃芩。
每日1劑,水煎兩次混合,早晚分服。
請在醫(yī)師指導(dǎo)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