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希望自己幸福,都追求幸福,然而幸福是什么?沒有人可以給它下個確切的定義,不同的人對幸福有著不同的理解:生病的人認為幸福就是身體健康、窮困的人認為幸福就是足夠的金錢,富足的人認為幸福就是隨心所欲……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幸福隨著人們身份立場的不同也就被冠以不同的光環。
如果問你一個問題:你幸福嗎?我想沒有人可以微笑著不假思索回答說:我很幸福!我們生活在這個價值觀多元化的社會,每天一睜眼就扮演著各色各樣的角色,忙且茫然著,慢慢地對幸福的感覺卻越來越遠。相比較六零年代的人們,我們的幸福感逐漸降低。探究其原因,是這個社會普遍形成一種風氣,用一個字概括:裝!人與人的交往不是心與心,而是面具與面具!當你嘲笑別人傻的時候,殊不知被人正在笑你癡。女人們為了吸引異性,不堪千刀萬剮;男人們為了結交朋友,不得煙霧縈繞;官員們為了追求政績,瘋狂建設面子工程;學生為了拿到文憑,嘗試偷梁換柱。到最后落下一個:面目全非沒人愛,心力交瘁混不開,拆了東墻補西墻,科學水平無力推。社會浮躁,人心不安,電視里放著動物世界,現實中沿著搏斗廝殺。
幸福真的離我們越來越遠嗎?看著眼前這些形形色色的人,聽著他們五彩繽紛的故事,不斷地在心里尋找自己的幸福,突然發現原來幸福還是很多。幸福是用來感受的,不是用來比較的!學會知足的人其實很輕松就可以把握幸福。今天我就捕捉到了一個幸福的故事:同事懷孕了,當她把這個消息告訴我時,我看到了她臉上洋溢的幸福。當我認真的聽完她講給我那些幸福的回憶時,我也不知不覺被她感染了,好幸福啊!當人們不相信愛情的時候,她的故事完全可以推翻這個謬論,愛情就是對的時候遇見一個對的人,然后一起幸福的走下去!
她體弱多病,自卑內向,可是在某一刻遇見了一個大她四歲的開朗男孩,一見鐘情讓她們走到了一起,兩個有故事的人開始創造屬于他們共同的故事。慢慢地女孩開朗了,男孩子一直在旁邊鼓勵與引導。第五個年頭他們即將走進婚姻的殿堂,可是女孩又病了,男孩一個人帶著她去武漢看醫生,日夜照顧,花了他一半的積蓄,在女孩即將放棄的時刻,男孩子堅定地說:“傻瓜,你不能拋棄我。”最后女孩子病好了,可是醫生告訴她以后懷孕的幾率很小了,女孩哭了,女孩的家人哭了。可是這時,男孩子笑了,他握著女孩的手說:“正好,我不喜歡小孩子,咱們結婚當丁克。”說話時男孩子的眼神是那么執著,那么熱情。
半年后他們結婚了,男孩子說服自己的父母不要在女孩面前談論小孩,他認定了女孩為妻子。兩個人一起布置新房,在臥室的墻上貼滿美麗的蝴蝶。婚禮上女孩又哭了,沒有人知道她為什么,這一次男孩也哭了,他握著女孩的手深情一吻,沒有說任何話,用自己有力的雙臂狠狠地抱住女孩。婚后的生活他們甜蜜如初,男孩子包攬一切家務,晚上下班后陪女孩散步,女孩的身體逐漸變好,面色紅潤。即使偶爾的拌嘴,男孩子也主動想著方法地逗女孩子開心。
他們兩個人不停地換工作,面對獨自生活,兩個人微小的力量顯得很單薄,但這中間他們彼此鼓勵。最終女孩找了一份前臺的工作,男孩子托人進了稅務局,為了增加家庭收入,男孩周六日兼職家教。每個月他們攜手將工資一起存到銀行,數著存款上逐漸增加的零,他們開心地笑了,心在一起還有什么不可以呢?每周六日中午女孩加班,男孩為了讓她吃的好,每天中午送飯給女孩,同事們笑他,但這其中的幸福只有他們兩個人知道。他們的生活非常有規律,不熬夜,不貪睡,飲食講究葷素搭配,女孩子像個孩子一樣被男孩照顧著,這其中男孩從不透漏一點關于孩子的事,即使看電視時女孩夸那個小孩真好看,男孩也總是說:“哎,好看是好看,但養孩子可麻煩了,我就不喜歡孩子。”慢慢地女孩認為男孩可能真的不喜歡孩子,她的內疚也逐漸減輕了,兩個人享受著甜蜜的二人世界。
前幾天女孩子的例假推遲了,她偷偷買回早孕試紙一測,顯示的結果——兩條線 讓她不敢相信,于是先后買回五個試紙,測試結果都是陽性,女孩懷孕了!她小聲地告訴男孩結果,男孩子激動極了,睜著大大的眼睛,臉都紅了,深情地望著女孩:“太好了,老婆!我愛死你了。”隨后男孩子打電話告訴了爸媽,告訴了岳父母,激動地手舞足蹈,狠不得讓所有人都知道這個消息,那一晚女孩在男孩的愛撫下入睡了,男孩徹夜未眠,在自己的日記中寫下了對女孩的感激……故事沒有結束,他們的幸福正在上演,但作為聽眾,我真真切切被這段浪漫溫暖而又幸福的愛情感動了,原來幸福這么充實,這么飽滿。他們的故事告訴我相信這世界絕對有純真的愛情,兩個人的真愛可以創造奇跡,希望他們一直幸福下去,也希望我可以擁有自己的幸福。
幸福是用心來感受的,不是用來比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