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易科技訊 11月15日消息 盡管天貓的銷售額在這次雙11大促中創下了記錄,然而天貓總裁張勇,卻已經把重心放在了并未給銷售額帶來多大實質性貢獻的"預售"模式上,并把它上升到了涉及戰略的高度。
張勇在出席14日"新舊零售的交鋒"論壇上稱,預售是未來非常看好,也是符合戰略方向的模式。然而張勇稱,這個模式對于所有的商家和產業產生的震動,到目前為止遠遠比消費者產生的震動來得大。
從模式本身來看,先有銷售訂單,再有生產,再有運輸,再有流通,最后實現銷售,這個環節里面的生產成本或者流通成本能夠降低,流動資金的周轉天數能夠大大加快,本質上考驗的是高效的供應鏈。
而供應鏈,正是張勇認為的天貓原創品牌和淘品牌能夠走到今天的重要原因。"我們原來認識上的知名品牌,可能它們的轉型調整難度大,因為它的供應鏈都是固化掉的,要形成一個新的供應鏈體系非常難。而淘品牌能夠根據互聯網消費者的需求,快速的調整它的供應鏈和貨品供應。"
與此對應的是,淘品牌也成為預售模式的主力。茵曼作為淘品牌代表之一,在今年雙十一大促中銷售額位列女裝品牌第二名,而茵曼創始人兼董事長方建華稱,茵曼有六個款參加了預售,有兩個款賣了兩萬多件。
"我們開始沒有貨的,我們只是把樣衣打好了,用什么面料、輔料,然后把所有的細節展示到網上,消費者預定,我們基本上有一款羽絨服和一款褲子,開始賣了5000件,后來再賣了5000件,最后總共賣了2萬多件。"
方建華很支持這種模式,他甚至稱,這個改變了以往傳統零售商通過代理商訂貨的模式,并把這個描述為他對今年雙十一最大的一個感觸。
對于依托于天貓平臺的淘品牌來說,支持這個模式并不讓人意外,然而有著成熟線下平臺的品牌,卻顯得謹慎得多。
GXG今年位列雙十一淘寶男裝品類的第二名,僅次于杰克瓊斯。然而GXG總經理李淑君向記者透露稱,GXG今年有4款產品參與了預售,銷售量僅為8000件左右。而被問及之后是否還會再按照預售模式銷售商品時,李淑君謹慎地稱,此次只是一次試行,預售涉及從生產到物流多個環節,具體效果要等顧客收貨后再進行評估。
不過,張勇所看重的,也并非預售這個形式本身,而是其作為C2B模式一個雛形的戰略意義,他甚至斷言,電商未來的方向不是C2C,也不是B2C,一定是C2B。
與此可形成對照的是,今年9月,馬云在出席會時網商大會時曾表示,阿里將會從消費流通領域里面進入到生產制造,"將從B2C全面挺進C2B。"馬云還稱,個性化制造,將會是未來三年到五年社會的必然趨勢。
因而張勇所說的,預售模式"是未來非常看好,也是符合我們的戰略方向"的意義,其實更多地是體現在阿里轉型的探路石意義上。
阿里進入生產制造領域或許并非一朝一夕的事,但是阿里平臺上已經有很多生產制造領域的商家,可以替阿里先行一步,在個性化訂制領域進行嘗試。而預售所代表的模式,即消費者先下訂單商家再組織生產并發貨,雖然還很粗糙,但無疑已經是個性化訂制的初級形態。
阿里借今年的"雙十一",來推預售這個C2B雛形,本身或許就是馬云在網商大會上所提出的戰略的一次試水。無論是茵曼、GXG,或者是東北有機大米、新疆阿克蘇有機蘋果,還有許許多多參加天貓預售的商家,他們能夠通過預售獲得大量的訂單,也將成為C2B產業進展的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