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兒子一二三四五的時候基本沒上課外補習班,平時盯著寫完學校的作業,期末考前兩周帶著做做復習,成績維持在中上。六年級開始周末在外補習半天,六下時學校作業要求盡量在學校做完,回家就是復習和平均每天做一份以前的各種考試真題或模擬題。兒子現在已下車,雖然不是啥牛娃,我們也心滿意足了。
不知道算不算經驗,希望對即將面臨小升初的家長有所幫助:
1.留出合理的時間給ta玩、打游戲、運動、看課外書,保證充足的睡眠和營養,小升初遠非全部,身心健康永遠是第一位的;
2.對孩子不要有太高的升初預期,預期越高壓力越大,心理和行為就會失衡;
3.不要把升學的壓力太多傳導給孩子,給ta一個輕松的環境;
4.和孩子一起學習、一起做題,清楚孩子在學什么、升學考啥,才能更好輔導孩子,有家長的陪伴孩子也會更愿意學習;
5.對孩子一定要勤表揚,少批評,信心很重要,小學的幼崽還不需要挫折教育;
6.多和孩子交流溝通,做一個好的傾聽者和心理輔導師,孩子的個體意識越來越強,需要我們尊重ta,理解ta;
7.父母協同一致,盡量避免在孩子面前暴露關于育兒、學習和升學的意見分歧,否則孩子可能無所適從;
8.三科中數學成績是最重要的,數學好機會多;
9.有條件的可以上課外輔導班,但課后要檢查幫助孩子真正掌握輔導班的學習內容,小學生的學習自覺性和主動性大都是靠不住的;
10.不放棄任何一次提前下車的機會,同時也做好坐最后一班車的打算。
2.要做歷年小升初真題,但是不能把重心放在這!
3.文學常識要背(現在還來得及),小升初一定會考(今年就考了很多成語人物拉分)
4.書寫要端正,因為民校改卷很快,不會慢慢看,看不清楚就打錯。
5.心態很重要,盡量放松,不要予以其壓力(當然放松要適度)
6.營養要跟上,孩子學習壓力大,更要保重身體,考試生病可不是鬧著玩兒的
7.別以為不考華附就不學奧數,民校聯考就靠奧數拉分(附加題)
小學六年級,是學生在小學學習生活中最后一個階段,是學生終生學習的一個中轉站,對學生的一生具有重要的意義。同時,小學六年級,也是小學與初中的接軌點,學生素質的高低、成績的好壞,都會直接影響到其中學的生活。
孩子進入六年級,學習生活發生了一些變化:知識廣泛了,內容增加了,難度加大了,作業量相對多了,學習方法改變了。所以出現了一部分同學求知欲增強,對知識十分渴求,總有一股生怕落后的不服輸思想,學習很自覺;而有一部分同學則出現惰性,怕辛苦,或因為知識的掉隊而自信心喪失,成績出現較大滑坡;也有一部分同學協調不好各科的學習,出現偏科現象。另外,孩子的生理、心理方面、思想意識也發生了一些變化。
面對六年級——這個小學至關重要的一個階段,很多家長感到茫然。家長如何能“站得高些,看得遠些,想得深些,做得實些”呢?小學資源網的李老師談到,學習習慣包括許多方面,應主要著重以下幾個方面的培養:
(一)要教育孩子學會合理安排時間
要珍惜時間、合理利用時間,對孩子來說是比較抽象的。家長若不加以指導,孩子自己是很難做到的。由于精力充沛、好奇心和好勝心強,孩子們常常是想到哪兒就做到哪兒,一邊玩一邊做作業,許多孩子甚至一邊看電視一邊做作業,這樣肯定難以優質高效地完成作業。家長要從具體的時間安排抓起,比如要求孩子:早睡早起,早晨起來后做操、晨讀,下午放學后做游戲、復習功課、做作業,晚飯后看電視、讀書等等。都應該給孩子規定一些具體任務,并使這些活動為孩子接受,逐漸成為習慣。
(二)教育子女養成獨立完成作業習慣并約法三章
做作業是加深知識理解、鞏固已學知識的主要方式,有些孩子不愿下工夫自己做作業,要么抄襲他人做的作業或者照著答案抄,要么在家里纏著家長替他解答、替他檢查,因為現在家長素質提高了,能幫助小孩解決作業方面的問題。這樣的孩子即使每天做了作業也是很難真正掌握知識的。所以,家長一定要讓孩子從小養成獨立完成作業的習慣。有位家長對孩子做作業約法三章:
1.練習中通過自己努力能做出來的,不要問別人;
2.練習時感到不知所措的,要先復習概念,再看例題,接著自己思考,爭取獨立完成;
3.對于自己實在難以獨立完成的題目也要認真思考,在請家長講解時先說清自己對于題目的理解,說清自己在哪個具體地方不理解。家長的輔導主要在“導”:通過對疑難問題的“診斷”,從孩子的“思維障礙點”出發,一個一個地加以排除,啟發孩子從中悟出道理。家長可選擇一些與孩子遇到的難題相似的題目做示范剖析。
4. .給孩子選擇合適的輔導材料,比如特級教師主編的《新華學習》報紙書等,培養孩子學習自信學習能力學習方法學習習慣學習成績,好的輔導材料是孩子的良師益友,給予孩子必要的指引和幫助;
(三)要幫助孩子克服學習上的壞習慣
隨著年齡的增長,有些孩子已經不知不覺地養成了一些壞習慣,如放學回家后貪玩、作業馬虎、不愿自己檢查、在作業本上亂撕亂畫、不愛惜文具、隨意損壞或丟棄文具等。這些毛病如果說在最初還不十分明顯的話,那么隨著年級的增長,就會顯露出對孩子學業的嚴重影響,家長一定要和教師配合,幫助孩子來克服。克服上述毛病的基本方法是:讓孩子養成認真負責的做事態度,該學習時就集中精力學習,該玩的時候就痛痛快快地玩。
另外,針對孩子的情況,及時和老師聯系,及時溝通。這樣,一方面可以使老師和家長的教育更加具有針對性,另一方面,也是一種督促孩子前進的動力。家長平時要抽出一點時間,輔導好孩子的學習,讓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粗心造成的原因極大可能是因為:
1、孩子學習積極性不高。孩子看動畫片正在興頭上,卻突然被家長逼著去做作業,于是心不在焉,更是錯誤百出。所以家長要注意照顧孩子的情緒。
2、看似簡單的粗心背后可能是概念性錯誤。打個很簡單的比方,迎面走來了張老師。小明近視眼,說這不是李老師嗎?小紅說這明明是張老師。兩位老師身材相似而五官相去甚遠。小明只看清輪廓而沒有注意細節,因此判斷失誤,然后你再要小明仔細看,小明說,噢,對,就是張老師。這跟有的孩子做題情況是一樣的,相信很多家長們都深有體會。
3、性格也能影響孩子的學習習慣。有的孩子性格比較浮躁,做事比較沒耐心,甚至連題目還沒看完,答案就出來了。結果自然錯誤率也比較大。這種情況,家長可以訓練孩子練習讀題目,把題目讀懂了再準做。
4、生活習慣也是影響學習非常重要的因素。有的孩子生活習慣比較馬虎,桌上一團糟,鞋子也是東一只西一只,那么他的作業肯定是馬虎潦草,做事也是憑興致起,想到哪做到哪,沒有條理。因此,從生活做起,從小事做起,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和個性,能減少學習中的粗心。
解決辦法:(整理自己的衣櫥、抽屜和房間能讓孩子,變得仔細,有條理;安排自己的課余時間和復習進度表,能讓孩子變得有計劃,有順序)。
給家長建議:
家庭環境也是影響孩子學習習慣的一個重要因素,有的家長,不管孩子是不是正在學習,都把電視機開著,或者自己打牌搓麻將,這些做法都會造成對兒孩子的干擾,使他不能集中精力去學習,久而久之,兒孩子便養成了一心二用的壞習慣,有的孩子放學回家以后,總是先打開電視,然后邊看邊寫作業,或者耳朵上戴著耳機,一邊搖頭晃腦地唱著歌兒,一邊做習題。這樣,您說孩子能學習好嗎?另外,家長不要過于溺愛孩子,孩子能做的事情盡量讓他自己做,有意識的讓孩子做一些細活,比如說寫寫毛筆字等等,這些對提高孩子的細致能力也有一定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