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隨手寫了篇文章錢的本質是什么,講了一些我對錢的看法,也有不少人留言發表了自己的觀點。
實際上上次這個問題我并沒有談透,昨天去親戚那邊拜了個晚年,回來路上我在想一個問題,就是什么是財富?
我那親戚在我讀高中的時候,家里就應該比較有錢,可惜后面把錢拿去辦米廠,那時候零幾年的錢很值錢,可到了如今快六十歲了,一家人住在上海的一個小兩居,辦廠估計這些年沒掙到什么錢。如果那時候不辦廠,就直接上海買房,估計現在也是幾千萬身價。為什么勤勞的人不富有?
反觀我同學,父母都是城市了,從小生活在城市,基本他們都吃到了紅利,現在他們都生活的很輕松,很早就擺脫住房困境。
這些年我有一個觀察,就是窮人喜歡存錢,富人喜歡借錢,有些富人有錢并不是他真有那么多錢,而是有資產。
我上次說到錢是購買別人勞動時間的籌碼,但在如今這個信用貨幣時代,錢只是一個單位罷了,這個單位并不能用來衡量財富真正的價值。什么意思呢?就比如一個物品A標價5000元,另一個物品B標價10000元,我們只能知道B比A值錢兩倍,兩個A才能換來一個B。如果有一天突然穿越到了一百年后,有人說某個物品值一千萬元,我們不能憑數字就認為這個很值錢,但如果有人告訴你一千萬元只能買兩斤蘋果,我們才知道物品的真正價值。
也就是真正衡量一個物品價值的是市場不同物品之間相互參照形成的體系,而貨幣只是一個量化單位使其更好的體現。也就是后金本位時代,貨幣不是財富。那什么是財富呢?
財富是什么,我們只需要看看富人們擁有什么?這個世界很奇怪,我們很少看到富人去銀行存錢,而是欠銀行一屁股債,越是有錢的欠的越多。那富人借這些錢去干什么了呢?幾乎世界上所有的富人都擁有一堆資產,不管是固定資產還是金融資產,這些資產可以確保他們不用勞動也能有收入。
所以什么是財富?財富就是你占有了社會必要的資源,并以此為籌碼和社會做交易,從而獲得穩定的收入。例如你有幾套房子出租,或者持有上市公司的股權,每年都能有分紅,這樣你可以不用工作也能有收入,而且這個收入還能傳給下一代。
現在的信用貨幣時代,錢都是被印出來,特別是信息化以后,錢直接就是計算機的一串數字,國家說印就印說加就加了,最近M2好像已經快300萬億了,2012年才一百萬億。
這么看,未來房價會跌嗎?想當初上海8千一平的時候,很多人都說貴,后來漲到兩萬了很多人又說房市會崩,結果現在已經十幾萬一平了,在沒人說崩的事了。現在說房價跌,就等于是在說未來紙幣價值會提升,這幾乎不可能。
有錢人早就看透了一切,他們寧愿負債買資產,主要是股權和房產,讀富人來說賺錢只是手段,貨幣只是媒介工具,最終目的就是購買資產,因為只有資產才是真正意義上的財富。
而窮人恰好相反,把賺錢看成最終目的,就像我那親戚一樣,這種還算好的,還有種人直接把錢存銀行,靠利息收益來實現財務自由,還真有人這么干。前幾天看了篇文章,一小伙工作存了一百萬,辭職了去云南某個小鎮去過財務自由的生活了,在我看來他肯定是太天真了。
窮人靠存錢財務自由是不可行的,只能靠擁有帶來現金流的資產才有實現的可能。賺錢只是手段,賺資產才是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