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探討之五:
西伯拘而演周易
三圣
學術界關于《易經》的形成過程用了兩句話概括:世歷三古,人更三圣。意思是說《易經》的形成經過了三個時期和三個關鍵的人物。即上古伏羲、中古周文王、下古孔子。
從周文王姬昌到孔子,只有五百來年的時間,在這中間沒有出現過劃時代的人物,老子和孔子基本上是同時代的人,老子大孔子二十來歲,孔子曾向老子求教,魯迅為此還寫過一篇小說。鬼谷子王詡和莊子生活的時代則更晚。從周文王到孔子,雖然后期社會處于變革中,但都是處于周朝的統治下。《易經》沒有出現大的變化。然而,從伏羲到周文王就不一樣了,中間中相隔三四千年,在這個漫長的時期里,易文化應該得到不斷的發展和完善。所以,關于連山易和歸藏易的存在不僅可信,而且從史書中也可以找到零星蹤跡。有的江湖術士認為連山易是關于風水的易經,純屬主觀臆想!難道周易不能看風水?從伏羲的先天八卦到周文王的后天八卦,連山易和歸藏易貫穿其中,都是對伏羲的先天八卦的再發揮,萬變不離其宗。
一、周易的誕生
周文王
周文王生于公元前1152年,姓姬名昌,又稱西伯侯。西周是商王朝的屬國,商紂的曾祖父武乙在渭水和黃河間打獵,不明不白死了,《史記》記載是被雷劈死。可商紂的爺爺文丁認為是被周王季歷害死了,于是殺死了文王的父親季歷。季歷死后姬昌繼位,史稱周文王。周文王一心報仇,暗暗地勵精圖治,商王朝也一直沒有放松對西周的警惕。商紂王時,商與東夷發生戰爭,為防后院起火,商王紂辛把周文王騙到商都朝歌,隨即被監禁在羑( yǒu)里,一關就是八年,這八年里周文王完成了易經的演算,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易經體系,取名《周易》。
周字除了暗指西周外,還有“易道周普無所不備”的意思。易字有這么幾重意思:。一是易字上日下月,陰陽合體。《說文解字》:《祕bi書》說“日月為易,象陰陽也”。二指蜥蜴。《說文解字》的作者許慎這樣解釋:蜥易,蝘蜓,守宮也。象形。因其善變顏色,取其變化之義;三是交易,陰陽交合,相互轉換;四是不易,易(變化)是永恒的,因為事物永遠處于運動之中。五是簡易,宇宙萬物納入簡單的八個卦里,大道至簡。
金文易字
后來周文王通過示弱、賄賂,被紂王放回西周,周文王將易經用于他的治國方略,死后王位傳給周武王,武王和姜子牙取了紂王的天下。
總之,《周易》就這樣誕生了,經過孔子的整理注釋,一直延續至今。
二、后天八卦
周文王對八卦進行了重新推演,創造了后天八卦,又稱文王八卦。文王八卦誕生之前,除了伏羲的先天八卦外,還有連山八卦和歸藏八卦。連山易的八卦由艮開頭,為夏朝所用。傳說公元前3000年由神農氏所創。其后二三百年,黃帝又創造了歸藏八卦。歸藏八卦由坤開始,為商朝所用。北周時衛元嵩創造了中天八卦,也是以坤卦開始,這是后話。連山易和歸藏易已經失傳。那么與先天八比,后天八卦有哪些不同之處?
后天八卦和先天八卦對比圖
1、卦位不一樣
后天八卦的卦,還是乾、坤、離、坎、震、艮、兌八個卦,可擺放的位置完全不同。易經界這樣解釋:先天八卦表明宇宙形成大現象,后天八卦是說明宇宙以內的變化和運用的法則。這樣說非常含混,沒有說清楚后天八卦的八個卦為什么這樣擺放,為此,易經界至今一直爭論不休。有地理說、四時八方說、政治說、陰陽相交說等等。
如地理說:周文王活動中心在西安一帶,北面是黃河,坎卦放到北面;東北是山西高原及太行山,艮卦放到東北方;春雷從來自東方,震卦放在東方:風從東南方吹來,巽卦放在東南方;南方天氣炎熱,離卦放南方;西南方是四川盆地,代表大地,坤卦置于西南;西有青海湖等沼澤地,兌卦放到西方;西北多金屬礦產,乾放到西北。看起來,似乎很有道理,但難以讓人信服。如果八卦的擺放源自一個小環境,那么八卦怎么可能放之四海而皆可用呢?再說,古人的活動范圍非常有限,未必能將那么大的地理環境盡收眼底。
各種說法相爭
孔子是系統研究《周易》的第一人,他的觀點可能總結了春秋戰國時人們關于八卦的認識。他在《說卦傳》中這樣寫到:
帝出乎震,齊乎巽,相見乎離,致役乎坤,說言乎兌,戰乎乾,勞乎坎,成言乎艮。
所謂帝既萬物主宰,八個卦似乎在說帝的八個行為。并不能說明八卦為什么這樣擺放。于是,他接著寫到:
萬物出乎震,震,東方也。齊乎巽,巽,東南也;齊也者,言萬物之絜齊也。離也者,明也,萬物皆相見,南方之卦;圣人南面而聽天下,向明而治,蓋取諸此也。坤也者,地也,萬物皆致養焉,故曰致役乎坤。兌,正秋也,萬物之所說也,故曰說言乎兌。戰乎乾,乾,西北之卦也,言陰陽相薄也。坎者,水也,正北方之卦也,勞卦也,萬物之所歸也,故曰勞乎坎。艮,東北之卦也,萬物之所成終而所成始也,故曰成言乎艮。
后面這段話孔子把帝置換為萬物,并引入四時八方概念,這樣八卦就變成在依序描述萬物生長過程。但是到了乾卦和坎卦就說不通了。乾之陰陽相薄與坎之勞和萬物生長有什么關系?陰陽相薄應該是指天地相靠近,因天傾西北,日月星辰皆落向西邊。坎卦之勞指水永遠流動,不知疲倦。這些和萬物生長都沒有關系。所以孔子也沒有解釋清楚八卦的擺放。我們不防結合孔子的解釋,把著眼點放到八卦符號上,因為卦符本身就某種意象的象征,解釋起來似乎更順暢。
帝出乎震:
仲春,東方春雷一響,萬物萌動。?震(雷)卦二爻三爻為陰主靜,初爻(下爻)為陽主動,有萬物在地下萌動的意象。萬物生長需要陽光,太陽是從東邊升起的,故震卦置于東方;
齊乎巽:
春末夏初,東南風一吹,萬物競相生長。?巽(風)卦二爻三爻為陽主動,初爻為陰主靜,上動下靜。萬物在風中搖曳象。所以巽卦置于東南。
相見乎離:
正夏,太陽高懸中天南方,萬物呈現出各自的形態。見通現。?離(火)卦初爻和三爻為陽主動,中爻為陰,谷物外部在生長,內部還未完全充實。離卦置南方。
致役乎坤:
夏末秋初,萬物長成,有賴于大地的養育;?坤(地)卦三爻為陰主靜,大地被萬物覆蓋,育萬物而無聲。因此,坤卦置西南方。
說言乎兌:
中秋,萬物結實抱子,滿懷喜悅。?兌(澤、口、喜悅)卦,上爻為陰為靜,初爻和二爻為陽為動,象征內心喜悅。?兌卦象張的嘴。于是,兌卦置西方。注:說通悅,兌卦在先天八卦里代表澤(江河湖海),在后天八卦里還代表口和喜悅。
戰乎乾:
秋末冬初,冷暖交替,陰陽相戰。?乾(天、刀劍)卦,三個爻均為陽主動,西北風凌厲蕭殺,落葉繽紛,萬物開始枯萎。所以,乾卦置西北方。
勞乎坎:
嚴冬之時,冰封雪凍,萬物歸息。?坎(水)卦兩陰爻夾一陽爻,象征天寒地凍,但冰雪中藏有生機。萬物外象似乎枯死,內在蘊含著生命力。種子蜇伏在泥土里,等待春雷的喚醒。勞,艱難。坎卦置北方。
成言乎艮:
冬去春來,陽氣上升,萬物終結之時,也是開始之日。?艮(山、停止)卦,下靜上動,陽氣上升,冰雪消融。只剩下東北方了,艮卦置東北方。
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交織在一起,這是中國人特有的思維方式。如漢字的造字,既象形,又會意;華佗的“五禽戲”,既模仿動物行為,又能把不同的動作編排成一個整體。后天八卦的擺放,已經不可能改變,找到一條清晰的邏輯線索,有利幫助自己理解和記憶。其大無處,其小無內。只要你的邏輯說得通,就不會違背易經的基本思想。
2、卦的序號不一樣
先天卦序:乾一,兌二,離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
文王卦序:坎一,坤二,震三,巽四,中五,乾六,兌七,艮八,離九。
文王八卦的卦序則與洛書的數字完全一致。洛書預測領域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在預測國家運數、行業運數,以及近年流行的玄空風水上等方面,洛書是基礎的基礎。
還有一種說法,后天八卦被稱為外八卦,還有一個與之對應的內八卦。內八卦又稱太乙八卦。也就是說內八卦是用于太乙神數的。太乙神數與遁甲,六壬合稱天地人三式,是推算天時以及歷史變化規律的術數學。天干地支的起始時間就是通過太乙神數推算出來的。太乙神數被視為國之秘術,像玄空風水一樣,為皇家所掌握。所以太乙八卦稱為內八卦,屬于秘不示人的范疇。最近看過一篇文章,說外八卦(后天八卦、或文王八卦)是做過手腳的,外八卦的卦位和內八卦(太乙八卦)一樣,但卦的序號向右旋轉了一格。乾卦原本序號為一,旋轉一格后變成六了。
太乙卦序:乾一,離二,艮三,震四,中五,兌六,坤七,坎八、巽九。
文王卦序:坎一,坤二,震三,巽四,中五,乾六,兌七,艮八,離九。
文王八卦序記憶歌決:
一數坎兮二數坤,
三震四巽數中分,
五寄中宮六乾是,
七兌八艮九離門。
作為普通易學愛好者知道有這么回事就行了,沒有必要去深究,因為深究很可能沒有結果。了解易經的基本原理及思考問題的方法就足夠了。
3、陰陽平衡不一樣
先天八卦,相對兩卦陰陽爻互補,也就是互為錯卦。即陽爻變陰爻,陰爻變陽爻,就成了與之相對的卦。后天八卦的卦位發生變化后,互為錯卦的位置相應也發生變化,陰陽平衡的方式也因此不同。平衡如上圖綠線所示。
4、物象得到延伸
在先天八卦里,每個卦符只代表一個物象:
乾為天,坤為地;巽為風,震為雷;離為火,坎為水;兌為澤,艮為山。
到了文王八卦,引入了人倫系統:
乾為父,坤為母,巽為長女;震為長男,離為中女,坎為中男,兌為少女,艮為少男。
父卦衍生出女,母卦衍生出兒子。難怪民間說女兒象爸,兒子象媽。文王八卦不僅引入人倫系統,還將幾何圖形、社會關系、氣象、動物、甚至事物特性等等都融入了八卦系統。以乾坤兩卦為例,《說卦傳》:
乾為天。為圜。為君。為父。為玉。為金。為寒。為冰。為大赤。為良馬。為老馬。為瘠馬。為駁馬。為木果。
坤為地。為母。為布。為釜。為吝嗇。為均。為子母牛。為大輿。為文。為眾。為柄。其於地也為黑。
這時,八卦的功能就強大了,萬事萬物都可帶進去推演。所以,易經用來指導治病、建筑布局、測字算命沒有什么奇怪的。
三、六十四卦
六十四卦,由兩個單卦重疊而成,叫做重(chóng平聲)卦。八個卦兩兩組合,排列組合共得六十四卦。為什么將單卦重疊起來,因為隨著社會的發展,單卦的三個爻不足表達事物的復雜性。疊成重卦后,一個卦有六個爻,最上面兩個爻代表天道,二個爻是說天道也有陰陽。同理,中間兩個爻代表人道,下面二個爻代表地道。
重卦圖
令人驚奇的是,宇宙間的事物沒有超過六個階段的。“一切的變,只能變到第六個階段,第七個變是另外一個局面開始。現代科學證明,物理上、化學上、電子、原子的變,都是六個階段。”(南懷瑾語)
畫卦是從下面畫起的,一路往上畫,不像寫字,從上往下寫。卦為什么這樣畫?其一,事物的變化是從基層開始的;其二,重卦的上面的卦叫外卦,下面的卦叫內卦。從下往上畫,說明事物的變化是從內部開始的。人若發生變化,首先是因為人的內在思想發生了變化。所以卦符的下爻也叫初爻。
六十四赴并非周文王獨創。出土的甲骨文里就出現過數字代表六爻的六個符號。史載《連山》和《歸藏》也是六十四卦。只可惜失傳了,以后會不會有新的發現,就看文物出土了。不過,可以斷定,連山、歸藏的六十四卦,與周易不會有太大的不同,八個卦排列組合,無論怎樣排,最后的結果都一樣,只是排列所依據的邏輯可能不一樣。周易的排列有很多排列種方式,正統的排列次序,宋朝朱熹編了一首《卦名次序歌》,幫助人們記憶:
乾坤屯蒙需訟師,
比小畜兮履泰否,
同人大有謙豫隨,
蠱臨觀兮噬嗑賁,
剝復無妄大畜頤,
大過坎離三十備。
咸恒遁兮及大壯,
晉與明夷家人睽,
蹇解損益夬姤萃,
升困井革鼎震繼,
艮漸歸妹豐旅巽,
兌渙節兮中孚至,
小過既濟兼未濟,
是為下經三十四。
光背熟這首卦序歌就挺費勁的,把卦名和卦象對上就更難了。西漢京房編撰了一部《京氏易傳》,把六十四卦按后天八卦分為八個宮,即乾、坎、艮、震、巽、離、坤、兌八個宮,每個宮八個卦。八純卦為宮主,統領其他七個卦。按八宮來記六十四卦是一條捷徑。
八宮卦序圖
乾宮 (屬金)
乾為天、天風姤(gòu)、天山遁、天地否、風地觀、山地剝、火地晉、火天大有。
以乾為例:乾卦
兌宮 (屬金)
兌為澤,澤水困,澤地萃,澤山咸,水山蹇,地山謙,雷山小過,雷澤歸妹。
離宮 (屬火)
離為火,火山旅,火風鼎,火水未濟,山水蒙,風水渙,天水訟、天火同人。
震宮 (屬木)
震為雷、雷地豫、雷水解、雷風恒、地風升、水風井、澤風大過,澤雷隨。
巽宮 ( 屬木)
巽為風、風天小畜、風火家人、風雷益、天雷無妄,火雷噬嗑,山雷頤,山風蠱。
坎宮 (屬水)
坎為水、水澤節、水雷屯、水火既濟、澤火革、雷火豐、地火明夷、地水師。
艮宮 ( 屬土)
艮為山、山火賁、山天大畜、山澤損、火澤睽、天澤履、風澤中孚,風山漸。
坤官 ( 屬土)
坤為地,地雷復,地澤臨,地天泰,雷天大壯、澤天夬(guài),水天需,水地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