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隴山關隘
隴山位于陜北和隴西的分界線,南起秦嶺渭河之北,北至寧夏南部。從軍事角度講,隴西地勢高于關中,有數條通道可以穿過隴山居高臨下攻擊關中,而隴西本身還盛產好馬強兵,當年統一六國的秦人即是發源于隴西,所以隴西對關中的安全極為重要。當年諸葛亮北伐,經常走隴西從西向東攻擊關中,一是漢中-隴西-關中路線雖長,但是道路要好走得多,易于用兵;二是諸葛亮希望拿下隴西,形成對關中的西路隴西和南路漢中的兩路夾擊的形勢。從經濟角度講,隴山古道即是古絲綢之路的東段,從漢朝到隋唐,隴山古道上運送茶葉,絲綢,陶器的車馬,絡繹不絕。
隴山從南至北有數條古道,比如秦人走廊,關隴大道,番須道,雞頭道,瓦亭道,而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關隴大道。
6-1大震關
渭河有一支流叫千河,發源于隴山北部,從寶雞陳倉區注入渭河,從隴縣沿千河河谷向西北,經過固關,再由固關沿峽谷上隴山,經過大震關,老爺嶺,再從隴山西側下山達馬鹿,再過恭門,秦安,到達天水,即為關隴大道。而大震關就是在隴山頂老爺嶺東側,由山下峽谷上來,山頂東側的峽谷盡頭的一塊空地上。
以下是大震關立體圖
以下是過老爺嶺向西下隴山,山坡上的高山草場,隴西自古出好馬
6-2安戎關:
關隴大道從甘肅恭門開始分為北中南三線,大震關所在的為路況最好的中線,經過固關到達隴縣,而北線為恭門-羊肚子灘-秦家源-固關鎮-隴縣。南線為恭門-馬鹿-長寧驛-咸宜關-隴縣。其中南線地形最為險要難走,而北線和中線,在到達隴縣之前的必經之地都是固關鎮。
大震關設于漢代,其位置在隴山頂,唐朝時,政府有感于大震關在山頂,取水生活等均有不便,改設關口于現在隴山下的固關鎮,稱安戎關。大震關改稱為故關。
以下是安戎關立體圖,從立體圖可以看出,安戎關地勢雖比大震關低,卻扼守交通要道咽喉,且有大片的平地,利于駐兵,取水生活也方便的多。
6-3咸宜關:關隴大道的南線為恭門-馬鹿-長寧驛-咸宜關-隴縣。從咸宜關經過-崖付溝馬鞍子-駱駝巷-鬼門關-蔡子河-出隴山至長寧驛,再從長寧驛至馬鹿,從馬鹿開始,和關隴大道中線匯合。而從咸宜關至長寧驛的道路極為險要難行,而一旦出咸宜關再向東往隴縣,道路就變得平坦開闊多了。咸宜關道始修于元朝,由于穿越隴山這一段極為艱險,所以主要起到輔助關隴大道中線的作用
以下是咸宜關立體圖:
關隴大道南路支線在隴山西側的出口是長寧驛,長寧驛是關隴大道上的重要驛站,它既是兵防之所,又是通信驛站。還是商旅的集散之地。
以下是長寧驛立體圖:
以下是長寧驛照片
7.蕭關:六盤山-隴山山脈,北起黃河南岸,向南一直延伸到關中西側,構成了關中西部屏障,而關中北部的甘肅最東部及陜北地區,西自六盤山開始,綿延著東西走向的橫山山脈,一直綿延到陜西山西分界的黃河西側,這是關中的北部屏障。
關中北部從東到西由子午嶺可以分為東西兩塊。子午嶺,南起關中邊緣,北至橫山,其東側的橫山被若干條黃河支流切割,有若干通道可以進入關中。而在子午嶺西側,六盤山和橫山的交接部,有一條黃河的支流清水河,南自寧夏固原,向北從寧夏中寧注入黃河。而同樣是在六盤山和橫山的交接部,在清水河源頭的南側,渭河有一支流涇河從此發源,向南流入渭河。這兩條河的河谷互相銜接,就是從北方進入關中的重要通道,而蕭關就在清水河和涇河的分水嶺一帶,處于這條通道的咽喉處。
子午嶺東側的通道,由于黃土高原被河流沖刷得支離破碎,相對難走,而子午嶺西側的通道更加便于行軍,北方游牧民族往往利用子午嶺西側通道,越過蕭關,直達隴縣,到隴縣后,便可由寶雞直逼關中中心西安。
另外,橫山北側黃河的支流苦水河,以及橫山南側涇河支流環江-馬蓮河,兩條河的河谷相連,是子午嶺西側另一重要通道,也可以進入關中,這條通道上的環縣有一個關隘,也稱為蕭關。
以下是蕭關的平面圖:
以下是蕭關的立體圖:
由立體圖可見,蕭關位于蕭關道南北向扼要處,而向西又可以通過涇河河谷翻越隴山到達隴西。
以下是蕭關照片
蕭關立體圖:
四川盆地關隘分析:
四川盆地:北有秦嶺和大巴山,東有巫山,南有大婁山,西有青藏高原。本區域的防守重點,東線是長江出口,北線是漢中及隴南-四川盆地的古道。四川盆地的主要威脅來自于漢中和隴南。
1.陽平關:陽平關位于漢中勉縣,是漢中地區,乃至陜甘川三省中一個極為特殊的關隘,它的特殊性在于它既是要塞門戶,又是陜甘川交匯處諸多重要通道的交匯點,由此出發,東可以去漢中,南可以去四川,北可以去關中,西可以入隴南。
如圖:陽平關涉及的通道有:
第一. 由陽平關-留壩-鳳縣-寶雞可以進入關中(陳倉-連云道)
第二. 由陽平關-留壩-連云棧道-褒斜道可以進入關中郿縣。(陳倉-連云道轉褒斜道)
第三. 由陽平關-略陽-翻越青泥嶺-徽縣-兩當-鳳縣-寶雞可以進入關中(陳倉-青泥道)
第四. 由陽平關-略陽-翻越青泥嶺-徽縣-成縣-西和 –天水可以進入隴西(陳倉-青泥道轉祁山道)
第五. 由陽平關-大安-寧強-朝天-廣元-劍閣-成都可以進入四川盆地腹心位置(金牛道)
第六. 由陽平關-漢中-南江-巴中-重慶可以進入四川盆地腹心位置(米倉道)
所以,陽平關是多條重要通道始發點和交匯點,由陽平關出發,可以去往漢中,關中,隴西,四川盆地。
陽平關特殊的原因在于它處于秦嶺,大巴山的交接部,又在長江支流漢水源頭附近,而嘉陵江從北往南切開了大巴山,陽平關距離這個位置也不遠。秦嶺分隔了漢中和關中,所以從陽平關北越秦嶺可以進入關中,秦嶺西側青泥嶺分隔了隴南和漢中,所以翻越青泥嶺可以進入隴南,大巴山分隔了漢中和四川盆地,所以翻越大巴山又可以進入四川盆地。大巴山漢水源頭之一玉帶河從西側流入勉縣,金牛道的前段即借用了玉帶河河谷,隨后又借用嘉陵江河谷從廣元進入四川盆地腹心成都。
另外,陽平關本身也是四川,隴南和關中進入漢中的要塞。
以下是陽平關立體圖,位于勉縣武侯鎮蓮水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