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很多資深的職場人士來說,其職業生涯的盡頭只能是自主創業。創業之難,風險之多,過來人都是深有體會的。那么怎么才能夠盡可能降低風險呢?兵書上的一句話給我們莫大的啟示,即“小國無文德而有武功,禍莫大焉。”這句話雖然簡短,但卻反應出三個錯誤最容易讓初創型企業夭折。
1.戰略方向錯誤
俗話講:“方向不對,一切白費。”如果一個創業者不能審時度勢地選擇目標和方向,那么他所付出的一切努力都有可能南轅北轍。一個初創企業,往往剛剛都是弱者,無法與實力強勁的大集團競爭,因此其戰略方向的選擇策略應該是“先邊緣后中心”。只有在一個別人不怎么看好的邊緣地帶站穩腳跟,才能夠贏得積蓄力量的時間,才能夠等到“入主中原”的時機。劉備之所以創業很多年都沒有成果,其根本原因就是戰略方向錯誤,直到諸葛亮提出“隆中對”之后才有所改善。
2.發展方式不對
戰略方向確定了,如果沒有與之匹配的發展方式支持,那么前進的過程會格外吃力。作為一個弱者,最好的發展方式莫過于“搭車”而非“拉車”,自己的實力不足以掀起潮流時,最好的辦法就是跟隨潮流。因為“搭便車”或“蹭熱點”等方式能夠最低限度地降低摸索的成本,規避業務中不確定性風險,費力小而收獲多。
3.步驟次序顛倒
對于初創型企業要處理好“文德”與“武功”的關系,盡可能最大限度地爭取行業內部的“合作者”,減少利益沖突,不展現出“咄咄逼人”的競爭關系。哪怕是與對方的矛盾不可調和,也盡量采取“先禮后兵”的操作步驟,以求盡可能孤立頑固不化的競爭對手。
古人云:“假傳萬卷書,真傳一句話。”有時候我們在與人交往過程中不經意之間聽到的一句話,可能會對我們的事業和人生影響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