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領讀版:
——瑾 領讀
經典圖文版:
《金匱要略》條文131-140條
131.痛而閉者,厚樸三物湯主之。
132.按之心下滿痛者,此為實也,當下之,宜大柴胡湯。
133.腹滿不減,減不足言,當須下之,宜大承氣湯。
134.心胸中大寒痛,嘔不能飲食,腹中寒,上沖皮起,出見有頭足,上下痛而不可觸近,大建中湯主之。
135.脅下偏痛,發熱,其脈緊弦,此寒也,以溫藥下之,宜大黃附子湯。
136.寒氣厥逆,赤丸主之。
137.腹痛,脈弦而緊,弦則衛氣不行,即惡寒,緊則不欲食,邪正相搏,即為寒疝。繞臍痛,若發則白汗出,手足厥冷,其脈沉弦者,大烏頭煎主之。
138.寒疝腹中痛,及脅痛里急者,當歸生姜羊肉湯主之。
139.寒疝腹中痛,逆冷,手足不仁,若身疼痛,灸刺諸藥不能治,抵當烏頭桂枝湯主之。
140.其脈數而緊乃弦,狀如弓弦,按之不移。脈數弦者,當下其寒,脈緊大而遲者,必心下堅;脈大而緊者,陽中有陰,可下之。
厚樸三物湯
痛而便閉下無疑,四兩大黃樸倍之,
枳用五枚先后煮,小承變法更神奇。
大柴胡湯
八柴四枳五生姜,芩芍三兩二大黃,
半夏半升十二棗,少陽實證下之良。
大承氣湯
大黃四兩樸半斤,枳五硝三急下云,
枳樸先熬黃后入,去滓硝入火微熏。
大建中湯
痛嘔食難屬大寒,腹沖頭足觸之難,
干姜四兩椒二合,參二飴升食粥安。
大黃附子湯
脅下偏痛脈緊弦,若非溫下恐遷延,
大黃三兩三枚附,二兩細辛可補天。
赤丸
寒而厥逆孰為珍,四兩夏苓一兩辛,
中有烏頭二兩炮,蜜丸硃色妙通神。
大烏頭煎
沉緊而弦痛繞臍,白津厥逆冷凄凄,
烏頭五個煮添蜜,頃刻顛危快挈提。
當歸生姜羊肉湯
腹痛脅痛急不堪,羊斤姜五并歸三,
于今豆蔻香砂法,可笑依盲授指南。
寒多增到一斤姜,痛嘔宜加橘術商,
術用一兮橘二兩,祛痰止嘔補中方。
烏頭桂枝湯
腹痛身疼肢不仁,藥攻刺灸治非真,
桂枝湯照原方煮,蜜煮烏頭合用神。
改正聲明:
2018年9月7日的《金匱要略》學習內容題目的“條文111—120”應為“條文121—130”。(編輯夏舒苗為因此給同學帶來的不便抱歉!)
編輯 夏舒苗 校對:誠 Nancy 靈蘭
以上內容為未來明醫群同學自主編輯,一切源于對中醫的赤誠,如有錯誤,實屬難免,望同學及老師們多加指正。我們必當努力學習,不斷進步!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