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月24日舉行的上海市政協重點協商辦理“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提案專題會上,上海市規土局相關負責人透露:
上海崇明東平-江蘇海永-江蘇啟隆城鎮圈規劃已形成最終成果;
上海嘉定安亭-上海青浦白鶴-江蘇花橋、上海金山楓涇-上海松江新浜-浙江嘉善-浙江平湖城鎮圈規劃正在開展規劃編制,已形成初步成果。
這意味著江蘇花橋、海永、啟隆以及浙江嘉善、平湖被規劃進了上海!(只是規劃進上海,戶籍和行政編制未入)
根據“上海2035”規劃,要大力促進鄰滬地區跨省城鎮圈統籌,進一步加強功能統籌、交通對接、環境共治、設施共商。
發揮上海核心城市作用,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
長三角地區作為中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除了雄厚的經濟基礎,政府也在大力推進其交通、市場、人才、產業和政策等一體化的進程。為了進一步全面系統地推進長三角區域規劃協同工作,上海市規土局將從長江經濟帶和長三角城市群、上海大都市圈、鄰滬地區三個層面著手。
1、長江經濟帶、長三角城市群層面
2016年6月,國家發改委網站發布的《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中,就提出要構建“一核五圈四帶”的網絡化空間格局。
即:發揮上海龍頭帶動的核心作用,推動南京都市圈、杭州都市圈、合肥都市圈、蘇錫常都市圈、寧波都市圈的同城化發展,強化沿海發展帶、沿江發展帶、滬寧合杭甬發展帶、滬杭金發展帶的聚合發展,構建“一核五圈四帶”的網絡化空間格局。
2、上海大都市圈層面
國務院在關于《上海市城市總體規劃(2017-2035年)》的批復中明確:“充分發揮上海中心城市作用,加強與周邊城市的分工協作,構建上海大都市圈”。上海市規土局要協調上海及近滬城市在目標、功能、空間、產業引導、生態環境、歷史人文、基礎設施等多系統多方面的發展。
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將重點推進‘上海大都市圈空間協同規劃’編制工作,將會同蘇州、無錫、南通、嘉興、寧波、舟山等上海周邊城市,強化區域協同的戰略引領、空間統籌和機制保障。同時明確上海大都市圈的發展戰略目標和方向,探索周邊區域空間統籌協同發展的路徑,從交通、生態、基礎設施、藍網綠道、文化旅游、產業、區域合作等多方面制定行動策略,為上海大都市圈中長期發展提供指導。
3、鄰滬地區層面
上海市規土局在微觀上落實區域發展戰略,重點加強功能、交通、環境、設施等方面的銜接。“上海2035”明確,促進鄰滬地區跨省城鎮圈統籌,進一步加強功能統籌、交通對接、環境共治、設施共商。
蘇州、南通早已經被寫進“上海2040”規劃2016年8月21日,上海市政府新聞辦舉行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海市城市總體規劃編制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市規劃國土資源局局長莊少勤介紹了"上海2040"草案主要內容。其中提出上海將在2040年建成卓越的全球城市,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科技創新中心和文化大都市,成為令人向往的創新之城、人文之城和生態之城。
另外,上海的發展將與周邊區域實現融合發展。根據規劃草案,未來將構建上海與蘇州、無錫、南通、寧波、嘉興、舟山等地區協同發展的上海大都市圈,形成90分鐘交通出行圈,突出同城效應。
“1+6”上海大都市圈范圍確定:上海、蘇州、無錫、寧波、嘉興、南通、舟山。
無錫積極融入大上海都市圈蘇錫常經濟圈中蘇州和無錫都被劃分進了大上海都市圈,只有常州被拒之門外,常州已哭暈在廁所!
無錫優勢:
2018年4月26日,《第一財經周刊》評選出了2018年“新一線”城市,其中無錫在列。
1、歷史:無錫,是一座具有獨特地位和獨特魅力的城市:歷史上人文薈萃,是中國吳文化的發源地;
2、地理位置:無錫市位于長江三角洲平原腹地,江蘇南部,太湖流域的交通中樞,京杭大運河從中穿過。無錫北倚長江,南瀕太湖,東接蘇州,西連常州,構成蘇錫常都市圈。
3、自然環境:無錫有黿頭渚、靈山大佛、無錫中視影視基地(三國城、水滸城、唐城)、梅園、蠡園、惠山古鎮、蕩口古鎮、東林書院、崇安寺、南禪寺等景點,是中國優秀旅游城市。
4、交通資源:無錫地處中國經濟最具活力的長江三角洲區域核心位置,是中國華東地區連接南北、溝通東西的區域性交通樞紐城市,公路、鐵路、水運、航空網絡縱橫交錯、四通八達;
5、經濟水平:無錫是繼蘇州、南京之后,江蘇省內第三個經濟總量突破萬億元的城市。使全國加入“萬億俱樂部”的城市增加到14個。
6、科技力量:經過多年發展,無錫在物聯網產業上已經形成了一定的先發優勢,無錫政府與阿里云合作打造的全國首個物聯網之城--鴻山小鎮,并摘得了全球智慧城市排名國內第一的桂冠!
說了這么多,總之,無錫正在快速的成長,從文化、交通、商業、地產、科技等等方面無一不在飛速猛進。無錫無疑是大上海都市圈最重要的中堅力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