膨化食品的誘惑
最近幾天,可可和媽媽在家,沒少上演這樣你爭我奪的拉扯場面。他們的爭搶的導火線就是兩人手中的這袋零食。
雖然,每次搶奪的結果都是以可可媽媽的勝利而告終,可是可可媽媽卻怎么也高興不起來。
可可媽媽:這個媽媽怎么這么摳門呢,怎么就不給孩子呢,其實我這種矛盾心理只有我自己知道,我是為了孩子好。
啥?搶了孩子心愛的零食,惹得孩子眼淚直流哭的小可憐似的,看的我們都直心疼。她還口口聲聲說為了孩子好,天底下哪有這樣狠心的媽媽?
唉,我們還真別錯怪了可可媽媽,要說天底下哪個父母不愛自己孩子,尤其是現在家家戶戶獨生子女,一個寶貝疙瘩疼都疼不過來呢,怎么舍得讓孩子受委屈,一向疼愛孩子的可可媽媽也有說不出的苦衷啊!
上周五,可可媽媽像往常一樣到幼兒園去接可可回家。臨近周末,可可媽媽本來心情很愉快,到幼兒園之后,老師卻告訴了她一個壞消息。
可可媽媽:說鉛超標,哎呀我當時腦袋轟的一下。怎么又會多一個鉛超標呢?
可可媽媽口中用這個“又”字,是因為可可上次在幼兒園體檢時,被查出有缺鈣的問題。為了給孩子補鈣,一家人是費盡心思。什么牛奶、大豆、魚蝦、排骨,是變著法的補,可這次體檢居然又查出鉛超標。
可可媽媽:我就想這鉛超標是不是鉛中毒?我就想著如果是鉛中毒,我的孩子可能發育能力就會比較遲緩,智力也比較低下,導致她再弱智什么的,所以我就特別害怕。
可可媽媽怎么也想不明白孩子怎么會鉛超標呢?回到家中可可媽媽的心情非常沉重,而且越想越害怕!
可可媽媽:就是我們在家里吃的吧又營養又健康,也非常的注意衛生,怎么就鉛超標了呢?
可是光干著急也不是辦法,很快可可媽冷靜下來!她開始回想孩子最近有過的一些異常的行為。
可可媽媽:比如她比較煩躁,不太愛吃飯,有的時候腸胃還不舒服。幼兒園老師跟我說,說有時候孩子在幼兒園聽課就不集中。
孩子的這些異常行為會不會和鉛超標有關系呢?究竟又是什么原因導致了孩子鉛超標呢?可可媽媽決定帶著孩子到醫院,找醫生來幫她分析孩子鉛超標的原因?
可可媽媽:我一定要弄清楚這個孩子的鉛超標到一個什么樣的程度,會給她日后帶來什么樣的影響?我呢應該怎么辦?
來到醫院,在和醫生的交流問詢中,可可媽媽明白了,兒童鉛中毒的原因主要有幾個途徑:含鉛汽油的廢氣污染、工業污染、學習用品和玩具污染、食品污染等幾個方面。那可可是由于哪個原因造成的鉛超標呢?
可可媽媽:我跟醫生交流了很多,醫生也問了我很多,在其間我們也否定了很多的這個方面,但是有一點呢比較可疑。
可可家所在的小區,環境比較好,從家到幼兒園不用經過很多馬路,周邊又沒有工廠,可可平時也沒有啃咬筆啊玩具啊的習慣。難道……
聽了可可媽媽的講述,醫生懷疑上了孩子酷愛吃的零食——這些膨化食品。
要說這膨化食品,可可媽媽可真是沒少為孩子買,她經常把這些零食一箱一箱地買回家里堆放在那兒,吃起來方便。
可可兩歲多的時候,有了咀嚼能力,可可媽媽就拿這些小零食逗孩子玩,邊逗邊樂,邊樂邊吃。
可可媽媽:吃到比如有滋味的時候很高興,她就老樂,我就很高興,慢慢就養成開始吃,現在到我們孩子快五歲多了,就一直在吃所謂的這些膨化食品。
就這樣,直到可可5歲,身邊的零食就沒斷過,只要一到超市,零食區準是他的最愛,看到孩子高興,做媽媽的當然花再多錢也開心。所以只要孩子要,就沒有說不給孩子買的,唉!做父母的都是這種心理吧!
可可媽媽:有油炸類的、非油炸類,還有焙烤類的食品,你說作為我們一個當媽媽的平時自己工作就特別忙特別累,壓力又很大,你要再讓我們學習如何分辨這些食品哪些健康哪些不健康,我都不知道給孩子吃哪一類好了。
從可可的生活習慣來看,醫生告訴可可媽媽,孩子血鉛含量超標十有八九和他吃過多的膨化食品有關。
可是,懷疑歸懷疑,膨化食品為什么會讓孩子鉛超標呢?可可媽媽趕快上網查閱相關資料,這一查不要緊,可可媽媽著實嚇了一大跳!
這個《中華醫學研究雜志》上有一篇文章,叫“膨化食品中鉛污染的調查分析”,研究人員從市場上采集了2種膨化食品,用專業方法測定其中鉛的含量,結果,所檢測的膨化食品中,約有96.9%含有鉛,含鉛超標率為31.2%,結論是——膨化食品易受到鉛的污染。
這膨化食品中的鉛又從哪里來呢?可可媽媽又是一番搜索,大概明白了一些:一是,一些膨化食品中使用的膨松劑,本身就含有鋁或鉛。另外就是,食品在加工過程中要通過金屬管道,金屬管道里面通常會有鉛和錫的合金,在高溫的情況下,這些鉛就會汽化,汽化了以后的鉛就會污染這些膨化的食品.
可可媽媽后悔啊,怎么沒有早點查查資料呢?再往下看,國家質檢總局、上海質監局、山東工商部門等,都查出過膨化食品鉛超標的事例。
可可媽媽決定,為了孩子的健康,給孩子斷掉這些膨化類零食。
可可媽媽:我家里那么多零食怎么辦呢?我就下定決心把它扔掉,可是呢,別說我扔了,我還沒時間說扔了,一說我要拿,說不讓她吃,她就開始和我搶,我是拿一袋她搶一袋,拿一袋搶一袋。
這不剛剛上演的那段母子二人的搶奪大戰,就是這樣拉開帷幕的。
美味的東西,吃上癮很容易,戒掉是非常難,這不,可可媽媽可是用盡了招數。
可可媽媽:媽媽拿著玩具,可可來你看這個,來玩這個…(滿地丟棄的玩具)
可可媽媽:給孩子斷零食特別不好斷,媽媽們都知道。孩子有時候哭、鬧,她就會求你,媽媽給我吃,挺好吃的,怎么就會不健康啊?
為了讓可可抵制住零食美味的誘惑,可可媽媽決定自己下廚,多做些美味可口的飯菜來對抗零食對可可的吸引。
可是一轉眼,咦?可可到哪去了?
哦,可可在涼臺上大口大口偷吃小脆呢!
可可媽媽:其實要給孩子戒掉零食的習慣是非常難的,我用了特別特別多的招數,比如說我做飯精心的準備的像四菜一湯,她吃飯的時候也要這個零食。有時候甚至到什么程度?
可可媽媽:我剛說要扔,我們孩子就趴那個零食上小食品上趴那兒不讓動,那個樣子特別讓人揪心。
可可媽媽:又看到廣告當中有很多的有替代于油炸食品的叫做非油炸食品,商店里超市里都遍布著這個非油炸,那我給我的小孩選擇這個非油炸食品,會不會就沒有問題了呢?
自從孩子查出了血鉛超標,可可媽媽可就害怕了,孩子年僅5歲,這身體里有鉛,那可能會影響孩子的智力和生長發育。可是,孩子就是喜歡吃這些零食,這可怎么辦呢?心疼孩子的媽媽,在市場上看到了又一種食品——非油炸食品!這非油炸食品會不會好些呢?其實,像可可媽媽這樣不知如何給孩子選擇零食的家長還真不少,熊雄就在超市里碰到了兩位媽媽,于是,熊雄就對兩位媽媽和孩子做了個測試,看看她們和她們的孩子,選擇什么樣的零食,他們選購的零食是否健康?
主持人:大家好我是《消費主張》欄目主持人熊雄!
現在,我們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了,可供我們購買的美味食品,也越來越多種多樣。我們很多大人小孩都愛吃零食,尤其膨化食品。什么蝦條、薯片、洋蔥圈、爆米花、油炸的、非油炸的應有盡有,看得我們是眼花繚亂。那到底選擇什么樣的零食,怎么吃,才能即滿足了口福,又不會影響我們的身體健康?什么樣的零食可以放心大膽的吃,什么樣的零食應當適度吃?零食應該怎么吃你知道嗎?
哈哈!看我身后貨架上這些玲瑯滿目的小食品,我想大家已經都看出來了。我現在是超市里面的零食區,今天我要給大家變個魔術…大家看好這是我的右手,這是我的左手,我的右手還是空的;好見證奇跡的時刻就要發生了,看這是什么?(手中兩張一百元消費券道具)
這是我們《消費主張》將要贈出的兩張一百元購物券,我們要在這家超市里,選出兩組有孩子的家庭,一會呢我們會分別給每個家庭一張百元購物券,要求家長和小朋友一起,選出她們平常最愛吃的零食,我們的目的是什么呢?一會你們就知道了,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主持人在超市里逛,尋找有孩子的家庭參加游戲。
十分鐘后,熊雄終于找來了兩組家庭
主持人:現在時間還早,超市里的人還不多,不過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終于用我的三寸不爛之舌說服了兩組家庭參與我們的游戲。可見我老熊的魅力吧……不是!是美食的魅力才對!
我現在跟你們說一下游戲規則,先分出一號家庭、二號家庭,你們現在每人領到的這張一百元購物券只能在我們的零食區食用。游戲開始后我們會開始計時,限時3分鐘。3分鐘內你們所選購得食品必須是大人和孩子一起選出的。你們覺得孩子什么可以買,可以選,孩子想吃和平時就吃的也可以買,不得超于一百元,否則余錢自負,哈哈!
好,搶購開始!
3分鐘后,游戲結束
主持人:好,游戲終于結束了,我們的兩個家庭的小朋友在爸爸媽媽的配合下也選出了她們最喜愛的零食,值得表揚的是兩組家庭的媽媽都很厲害,她們選購的食品總值都在百元以內,更厲害的是我們一號家庭的媽媽,她選購的食品總值是99塊7毛。簡直是太厲害了,算賬一級棒,絕對的賢內助。現在,我們看看她們這兩個家庭選出的食品都是什么,看完之后,我就要給大家揭開我們為什么要做今天這個游戲的底了。其實,今天我們做這個游戲目的,不是為了比我們這兩組家庭誰跑得快,誰會算賬,而且我們也沒打算比出誰輸誰贏!那你說我們這折騰了半天要干什么呢?我們是想通過這個小游戲,測試出我們家長平時到底給孩子買些什么樣的零食,這些零食中膨化食品占得比例又有多少?現在我們來問一問他們吧!
主持人:你給的孩子買這些膨化食品時有選擇吃什么樣的嗎?
家長:沒有,孩子喜歡吃什么,我們就給買什么。
主持人:那讓孩子一次吃多少(量)?你們知道嗎?
家長:沒規定過,平時都是打開一包,一會就吃完了。
家長:我孩子挺愛吃這些的,但我都會盡量看看是非油炸還是油炸,不是說油炸不好嗎,但是量上沒控制過。
家長:我想非油炸的應該是沒有油的。
超市測試做過了,熊雄回來跟我說啊,也實在是難為媽媽們了,各種包裝的食品,各種口味的食品,實在是太誘惑人了,別說孩子,就是讓媽媽們的眼光毅然決然地離開這些食品,都非常難!熊雄自己就說,看到、聞到那些花花綠綠的食品,真的很難保持理智。
關于膨化食品,媽媽們也知道吃多了不好,但是,非油炸的食品是不是更好呢?是不是可以放心吃?非油炸的膨化食品難道不會含鉛嗎?
薯片、雪餅、蝦條……這些食品,松脆香甜、口味多樣,它們大多是以面粉、小米、土豆等食物為原料,經過油炸、加熱或添加膨松劑加工而成的,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膨化食品。
這些膨化食品因為口味鮮美,成了很多孩子喜歡的零食,有的孩子甚至把膨化食品當作了主食來吃,一些家長對孩子也是聽之任之。可是許多家長也許想不到,在膨化食品的制作過程中會有微量的鉛進入到食品中,可能給孩子的健康埋下隱患。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營養與食品安全系的范志紅教授就對孩子吃膨化食品的問題表現出了擔憂。
范志紅:小朋友吃這些食品尤其糟糕,因為孩子的解毒能力是沒有大人強的,在三歲以內的小孩我們根本不建議他吃任何這種食品。
專家指出,由于使用一些添加劑如膨松劑,還有生產工藝本身的原因,膨化食品容易遭受鉛、鋁等的污染。雖然國家相關標準規定每公斤的含鉛量不超過0.5毫克,但是,作為膨化食品主要消費群體的兒童,他們對于鉛危害的承受能力遠遠不及成人,發育中的兒童對于鉛的吸收量卻大大高于成人,鉛一旦吸收就不容易排出。
范志紅:油炸的、含有食品添加劑的、蓬松劑的,我們通通都不建議你吃,因為孩子畢竟他的肝、腎都沒有發育好,免疫系統也沒有發育好,然后他的胃口又這么小,他吃的那些東西應該支持他正常的生長發育。
關鍵是,孩子吸收鉛后,對于鉛的排泄功能卻比較弱,所以鉛特別容易蓄積在兒童體內。當蓄積到一定量的時候,就會對人體的神經、消化、造血等系統造成損害。
鉛進入人體內首先會傷害兒童大腦,損傷周圍神經系統,由于這個時期兒童的神經系統正處于發育完善的過程,對外界的毒性物質抵抗能力最為脆弱,鉛嚴重損傷腦細胞正常代謝,影響智力發育。最為嚴重的是鉛對兒童神經系統的傷害是永久性的,不可逆轉的。其次鉛毒對學習能力的影響也是比較嚴重的,鉛毒能影響兒童的閱讀能力、拼寫能力、記憶能力等等,而且多動易怒、注意力下降、反應遲鈍,導致學習成績下降。鉛過量還能影響鈣、鋅等營養元素的吸收,影響兒童骨骼的發育,由此造成的副作用嚴重影響兒童的心理行為。
范志紅:我覺得父母如果縱容孩子這么吃的話,那真是連母雞的智慧都沒有,根本不懂得怎么愛孩子,害了他一輩子。
有科學實驗表明:小孩的鉛中毒的劑量提高10個微克,小孩的智商就會降低6分到8分,小孩的身高會降低1公分到1.5公分。我們做父母的愛孩子固然重要,但是要講究愛的方式方法。不要為了讓孩子一時的高興毀掉他一生的健康。
范志紅:有些小朋友真的是吃的不合適的,在18歲之前就已經得“三高”了,像我們北京“三高”的小朋友有20多萬人,18歲以下的,這都是父母不當喂養給吃出來的。
的確,膨化食品它具有四個高的特點:高糖、高脂肪、高熱量然后還有很高的味精含量。 這四點都是我們孩子身體健康的“殺手”。
專家還特別提醒孩子們的父母,膨化食品這類的食品吃多了,不但會導致孩子鉛、鋁的超標,還會給孩子帶來的直接后果就是虛胖。
范志紅:這些東西吃多了以后,直接造成的后果就是一個人虛胖,虛胖就是說這個小孩看起來還胖乎乎的,實際上他的肌肉是不發達的,長的都是一些脂肪。
可可的媽媽自從知道了膨化食品很可能是造成孩子血鉛超標的罪魁禍首之后,就毅然決然地拒絕孩子再吃那些膨化食品。可是,面對孩子一把鼻涕一把眼淚的樣子,媽媽還真是心疼。現在許多食品號稱非油炸,人家廣告還說了,“非油炸更健康”,那給寶貝孩子吃這種非油炸食品好不好呢?
范志紅:我們首先肯定的是非油炸比油炸的稍微好一點,避免了多次加熱油,但是這絕不意味著里面油就一定少,這完全是兩個概念。因為非油炸的這些食品你吃起來也是香脆的,對不對?要想大家香脆的口感沒有油根本達不到。
可見,非油炸不含油是我們很多人從字面的上理解錯誤。那非油炸和油炸既然都用油,為何標注非油炸呢?
范志紅:里邊有油是有油,但是還是不一樣的,這個油是一次性使用的。油炸不一樣,油炸呢它是所有的材料扔到油里,洗個滾油澡,油是大量的,我們扔進去的東西反而相對少一些。油經過反復的加熱以后,它是會產生很多有毒有害物質的,甚至產生多種致癌物,這個是油炸的溫度特別的高,你油炸的時候,這個油溫通常是達到160度以上,如果控制不好,可能還會達到200度以上,這樣的話,這個材料長時間在這么高的溫度下作用,既破壞營養素,同時又使這個油汁本身的結構會發生變化,大家都以為這個油好像挺耐熱的,燒了冒煙也沒事兒,這個油里面也在發生一些化學變化,比如什么熱氧化聚合、熱分解、熱磺化,產生很多有毒的物質。
油在高溫下會產生有毒害的物質,而非油炸食品是通過抽真空的方法,可以降低油脂的沸點,讓它在不到100度的溫度下就沸騰。由于溫度較低,氧氣減少,營養素的損失比較小,油脂氧化過程大大延緩,也不產生丙烯酰胺和苯并芘類致癌物。油炸到酥脆狀態之后,再甩去表面上粘附的油脂,產品看起來清爽可人,一點沒有油炸的跡象。吃起來呢,也是松脆可口,意猶未盡。
看看,就是它們,菠蘿蜜、香蕉片、芋頭條,哇!這些非油炸食品,我們就可以放心大膽的吃了吧?這卻未必見得了!
范志紅:水果我們知道里面幾乎沒有脂肪,百分之零點幾的脂肪就忽略不記了,但是如果經過真空油炸完了,脂肪含量從百分之十幾到三十不等,也還是比較高的,所以吃的時候也是應該稍微控制一些食量,你每天吃幾口當然沒什么關系,也很美味的,但是你不能說因為好吃,你每天來一大袋子,這個油還是太多了。
其實,非油炸并不是什么新名詞,新東西,它幾十年前就存在,掛面都知道吧?它的制作工藝不是油炸干燥,是熱風干燥,掛面就是典型的——非油炸。
要說掛面和零食的差距遠了些,那我們就不得不提起它了,它算是膨化食品的鼻祖吧——爆米花。
范志紅:不含油也可以,就像我們小的時候在爆爐里面爆出來一樣,就是一點點油都沒有,但是特絕對做不到酥脆好吃。它沒有油炸所產生的香味和酥脆感,因為這種感覺只有含油才能達到,沒有油根本產生不了這種感覺。所以消費者實際上他是很矛盾的,一方面他癡迷于那種油帶來的酥脆的感覺,以及非常香的這種香氣和口感,另面一方面,他又覺得油炸對他的身體不好,所以他是魚跟熊掌想兼得的,這個實際上做不到。
非油炸也可能是油少, 但并不意味著健康,它一樣有可能在制作過程中遭受鉛鋁的污染……
孩子愛吃,家長看著心軟!這時有的家長說了,我有錢,有條件,可以給孩子買,相比起來價格貴出很多的國外進口膨化食品,買這樣的是不是就好了呢,就安全了呢?放心了呢?
范志紅:沒什么不一樣啊,你以為這些東西都是中國純國產的嗎?不是,我們現在生活當中大部分不健康的食品都是從國外引入的。以前我們不曾有過餅干,不曾有過曲奇,也不曾有過很多的油炸食品,薯片什么的根本沒有,膨化食品根本就是跟老外學的,無所謂國產不國產,設備都是差不多,生產的工藝也是差不多。你買外國的東西,無非你想給那個國家的人民拉動經濟增長做點貢獻而已。
其實我們在選購食品時,我們需要看的不是哪個國家出的,而是看它配料和成分,比如說有一些產品上面寫上了,脂肪含量是多少,能量是多少,那相比而言,我們就應該選擇脂肪含量低一些,能量低一些的產品。
范志紅:這個就是不管是哪產的,你比較一下就行,比較的時候一定要注意用單位的重量來比,比如100克當中含有多種,你一比哪個高,哪個低就能比出來。
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我們的小朋友很想吃零食的時候,我們的爸爸媽媽應該給他們選擇什么吃呢?
范志紅:三餐之間的小食品,我們應該吃什么,也是盡量吃純天然的東西。比如說你要想吃甜點、冷飲你選酸奶,最佳的選擇,因為它除了給你帶來甜味一種美好的口感,同時給你帶來非常多的營養成分,而且里面什么有害物質都沒有。如果你想吃一點小零食你可以考慮吃一點堅果,這個也是天然的東西,最好不要吃炒得太焦,也不要加太多的鹽,這樣對你的腎臟的負擔率會小一點。你可以找一些味道淡一點的,質地比較新鮮的,沒有啥咸味的堅果。然后呢,比如說水果干也不錯,像葡萄干、提子干,像一些干棗、什么杏干之類的,這些都是非常好的,它既起到補充營養的作用,同時也給你帶來美好的甜味,這些都屬于天然的食品。
專家提示,去掉的殼堅果每天只能吃子10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