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ggyDB的軟件包下載解壓后無需安裝,直接雙擊piggydb.exe即可運行(如圖一所示)。因為PiggyDB使用Java開發,所以需要安裝JRE才能順利啟動。
雙擊piggydb.exe后,PiggyDB服務器會在后臺運行,默認監聽8080端口。同時,操作系統默認的瀏覽器會自動打開PiggyDB的登錄頁面(如圖二所示),默認用戶名和密碼都是owner。由此可知,PiggyDB是一個安裝在本地的知識庫,而不是像Evernote那樣數據由別人來管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想關閉PiggyDB,只是關閉PiggyDB的所有頁面是辦不到的。像QQ或者飛信一樣,PiggyDB啟動后在任務欄的隱藏圖標里會有一個豬頭的小圖標,右鍵單擊該圖標選擇“關閉”才能正常停止PiggyDB。同樣的,如果想再次打開PiggyDB的登陸頁面,右鍵單擊該圖標選擇“打開”就可以重新打開了。
圖二 PiggyDB登錄頁面
填寫完用戶名和密碼之后點擊“OK”,就進入了PiggyDB的主頁面,在該頁面中羅列了用戶所有的知識點(如圖三所示)。每個知識點后面都有一個用戶為其設定的標簽,點擊標簽就可以查看關聯了該標簽的所有知識點。
圖三 PiggyDB主頁面
點擊主頁面最上面的“新建帖子”按鈕,用戶可以添加新的知識點,其中一個知識點包括標題、內容和標簽。此外,知識點可以分為兩種:文本知識點(如圖四所示)和檔案知識點(如圖五所示),其中檔案知識點就是文件,即用戶可以將本地的文件上傳到PiggyDB中,文件類型任意(譬如ppt,word,pdf等等),這是Onenote和Evernote不具備的功能。
圖五 創建檔案知識點
除了支持檔案知識點以外,PiggyDB還允許用戶在知識點與知識點之間創建連接,這對于在大量知識點中尋找所有相關知識點是很有用的!譬如,用戶針對“在MySQL上創建索引的SQL語句”這個問題創建了兩個不同的知識點,一個是使用create index語句,一個是使用alter table語句,那么通過在這兩個知識點之間創建連接,用戶一下子就可以看到所有解決“在MySQL上創建索引的SQL語句”這個問題的方法。創建知識點連接的方法非常簡單,當鼠標停留在一條知識點之上時,會自動顯示一個工具框,工具框中的第一個工具就是創建知識點連接(如圖六所示)。
圖六 創建知識點連接工具框
點擊創建知識點連接工具并將其拖拽到想建立連接的目標知識點上就可以輕松創建兩個知識點之間的連接,同時系統會跳出一個確認窗口,詢問用戶是否確認創建連接(如圖七所示)。
點擊“創作”確認創建連接,此時再查看#146這條知識點時,就可以看到下面有指向#145的知識點了(如圖八所示)。通過這種方式,只要查看一條知識點,與這條知識點相關的所有其他知識點都可以順藤摸瓜快速查看了,這個功能應該是Onenote和Evernote不具備的。
上面介紹了一些關于PiggyDB在知識點管理上的不同之處,作為一個知識庫管理軟件,PiggyDB還能實現數據的導入導出,這就使得PiggyDB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實現數據備份和數據恢復功能。PiggyDB的數據導出非常簡單,只需點擊導航欄上的“控制臺-->導出”便進入了數據導出頁面——一個孤零零的“導出數據庫內容”按鈕(如圖九所示),點擊該按鈕,知識庫中的所有數據便作為一個以.pig后綴結尾的文件導出來了。
PiggyDB的數據導入同樣非常簡單,點擊導航欄上的“控制臺-->重構數據庫”,便進入了數據導入頁面(如圖十所示)。點擊“選擇文件”按鈕,選擇之前導出的以.pig后綴結尾的文件,再點擊“按此文件的內容來重構數據庫”就能夠將文件中的數據導入到PiggyDB中了。
通過導入導出,用戶可以定期導出數據并備份,從而保證數據的安全性,畢竟PiggyDB中的數據都是自己總結之后辛辛苦苦敲進去的,估計一下子丟了的話連撞墻的想法都有!缺點是每次只能對數據進行全量備份。此外,導入導出也為知識庫共享提供了可能,將自己的數據導出來拷貝給別人,別人再將數據導入自己的PiggyDB就能夠看到了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