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酸”為百病之源
“酸”為百病之源,萬病之根。 任何重大疾病都經歷“乏力、血毒、過敏、發炎、潰瘍、結塊、成癌”七個階段。并非一日至極。 根據調查, 85%的痛風、高血壓、癌癥、高脂血癥患者,都是酸性體質。目前,多達70%的人是酸性體質,體液PH值經常徘徊在7·35左右或稍低,身體處于健康和疾病之間的亞健康狀態。只有10%的人PH值屬于弱堿性體質,處于健康狀態。
當人的體液PH值低于中性7時就會產生重大疾病,下降到6·9時就會變成植物人,如果只有6·8到6·7時人就會死亡。
實踐證明:癌癥不能在堿性的人體中形成; 癌癥只能在酸性身體中形成; 如果你有癌癥,說明身體是酸性的;癌癥只能在一個酸性的身體擴展; 如果你的身體變堿性,癌癥不能擴展; 如果你能平衡你的身體PH值,讓你的身體轉變成堿性,不管你得的是什么癌癥都有轉變和被治好的可能;不管你的情況多么糟糕,如果你能轉變你的身體PH值到弱堿性,你的癌癥就不會擴展,就會好;不用擔心你的家族中你的媽媽、爸爸或任何人有癌癥,只要你的身體是弱堿性的,你不會得,如果你已經有了,它將會轉變;癌癥都是酸的,沒別的。如果你的身體是酸的,你就會得癌癥。如果您的體質是是弱堿性的,你就不會得癌癥。癌癥就會離你而去。
二、飲食“弱堿”保平安
(一)吃出“堿性”健康人
飲食結構不合理可以導致酸性體質,那么多吃堿性食物、少吃酸性食物一定能夠糾正體內酸性環境。
裙帶菜和海帶可以說是堿性食物之王,多吃能很好地糾正酸性體質。平時感到勞累、疲乏、渾身酸痛的時候,不妨吃些裙帶菜和海帶。此外,人們常說喝茶能解乏,除了茶葉中的興奮成分外,茶堿“中和”體內的酸性物質,也起到緩解疲乏的作用。大量運動過后,體內脂肪動員產生乳酸,讓我們肌肉酸痛,這時吃個蘋果,吃飯時以蔬菜為主,肯定能緩解癥狀。
堿性食物 有弱堿強堿之分:
1、弱堿性食物有:豆腐、牛奶、洋蔥、茄子、黃瓜、油菜、大白菜、紅豆、白蘿卜、南瓜、鮮豌豆、菜花、黃豆、蘑菇、蓮藕、醋、西瓜、柿子、梨、蘋果、桔汁、草莓、杏仁、櫻桃、葡萄、葡萄酒、卷心菜、芹菜、扁豆、生菜、馬鈴薯、番茄、萵筍、蘿卜干、竹筍、蔥、香菇、百合、豆芽、椰子、杏、香蕉、柚、檸檬、橙子、桃、橘子、梅脯、栗子等。
2、強堿性食物有:裙帶菜、海帶、菠菜、芋頭、胡蘿卜、水果干、葡萄干、黑芝麻、無花果、茶葉等
(二),注意飲用“弱堿”性水
注意飲水質量,也能改變體內的酸堿度。改善健康環境。俗話說:“寧可三日無食,不可一日無水”。“水是生命之源”健康之本;是第一營養素,是最好的藥。因人體由75%的水組成,水質決定體質。據統計有80%的疾病和33%的死亡率與飲水有關。由此看來,喝水比吃飯更重要。
世界衛生組織在《生活飲用水質準則》中指出了理想的健康水應具備的6條標準:
1、不含有害物質;
2、礦物質含量比例適當,并呈離子狀態;
3、PH 值屬弱堿性;
4、溶氧量高;
5、水分子集團小,溶解力、滲透力強;
6、可清除體內酸性代謝產物及毒物。
干凈、安全、健康的水是最廉價最有效的保健品。水在體內能將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礦物質、無機鹽等營養物質稀釋,這樣才能便于人體吸收。由于一切細胞的新陳代謝都離不開水,只有讓細胞也喝足水,才能促進新陳代謝,提高自身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目前市面的礦泉水和純凈水,只符合6條標準中的1--3條。大部分凈化設備產生的水還是酸性水。
為了改變人體的酸價度,達到健康的目的,不防在做飯或做湯時,少量放點食用堿或者小蘇打,(千萬不能放多,放多有害身體健康)。以改變水分子的酸堿度。
總之,既要注意遠離酸性食品,多食堿性食品;又要注意飲用弱堿性水。水是第一營養素,水是最好的藥。喝水比吃飯更重要。為了自身健康,應特別注意選擇飲用水。目前三諾國際有一種“健康能量水機”。系加強型七道濾芯。具有卓越的凈化效果。并保留了原來的營養成分。具有特殊的天然負離子效應,含有十八種礦物質和微量元素。其水的PH值是8.1,能量還原水棒和健康能量活水杯之水的PH值均為8.3,均呈弱堿性。對人體具有防病治病效果。基本符合世界衛生組織在《生活飲用水質準則》中指出的六條標準。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