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是中國古代第一部長篇章回小說。它描寫了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以曹操、劉備、孫權為代表的三個政治、軍事集團之間的矛盾和斗爭,反映了當時各類社會矛盾的滲透與轉化,概括了這一時代的歷史巨變,塑造了一批咤叱風云的英雄人物。
在這部歷史巨著中,羅貫中運用嫻熟的筆法,精心刻畫了200多個人物形象,其中尤以諸葛亮、曹操、關羽、張飛、趙云、周瑜等最為出色,他們的故事在民間廣為流傳。在我國,以反映三國時期的人物、故事、地名為題材的煙標多達幾十種,這些煙標都從不同的側面展示了三國時期的歷史文化。
如表現人物形象的煙標有:湖北襄樊卷煙廠出品的"諸葛亮"牌煙標、榆林卷煙廠出品的"貂嬋"牌煙標等、三峽卷煙廠出品的"陸遜"牌煙標,這些煙標直接以《三國演義》中的人物命名外,還有四平卷煙廠出品的"五虎將"套標(共5枚)、城固雪茄煙廠出品的"漢侯"牌雪茄煙套標中的"武鄉侯諸葛亮"、沈陽卷煙廠出品的"臉譜"套標中的"關羽"、"張飛"、"典韋"等。
以反映《三國演義》中的人物故事、紀念地的煙標有湖北襄樊卷煙廠出品的"隆中"牌套標(共4枚)、南陽卷煙廠出品的"茅廬"煙標,展現了 "臥龍故里"、《三顧茅廬》的歷史故事。什邡卷煙廠出品的"武侯祠"煙標,展現的是著名的成都武侯祠;許昌卷煙廠出品的"游中原"卷煙套標中,有2枚展現了河南的"三國"紀念地,分別為"南陽武侯祠"和"洛陽關林"。這些煙標不但色彩艷麗,而且故事耐人尋味。
直接以《三國演義》中的地名為煙標的有:湖北江陵卷煙廠出品的"畫扇峰"煙標,分直式和橫式兩種,均著底白底色,主、副版上以綠色扇面形式各繪有一座山峰,名"畫扇峰",又名"張飛一擔土",在荊州城東門外,緊靠馬河。據五代宋盛宏之在《荊州記》中說:"修竹亭西,一峰屹然,西映落月,遠望之如畫扇然"。故名畫扇峰。傳說,三國時期,赤壁大戰以后,劉備入川,派關羽鎮守荊州,玉皇大帝派九仙女索取荊州為轄地,關羽與仙女打賭比賽筑城,關羽在西面,仙女在西北,以雞鳴為限,誰先筑起,荊州歸誰。半夜時,關羽城已筑起并用計逗引雞早鳴而取勝。當時,張飛守公安,聽說二哥關羽與仙女比賽筑城,也挑土過江相助,行至馬河邊,得知關羽已勝,便將一擔土倒在此地,遂成此峰,所以又叫"張飛—擔土"。
由湖北沙市卷煙廠出品的"春秋閣"香煙,為70S直式軟標,它以木刻手法展現了春秋閣的美麗景色。春秋閣位子沙市中山公園東北角,相傳是為了紀念三國時期著名的武將關羽而建。關羽從小讀《春秋》,他不僅愛讀,還愛講故事,談春秋時代的名將,并時常用春秋的名將激勵自己,與劉備、孔明、張飛等人一道,為達到消滅曹魏,復興漢室的目的,做出了自己的貢獻。"春秋閣"煙標以自然風光為主題,配以簡潔的圖案,輔以短小精悍的中文和拼音字母,兩位—體,相映成趣,清新明了,簡樸風雅,富有詩情畫意。
宜昌卷煙廠推出的"丞相花",這枚煙標側面有一段文字告訴我們:"在大禹治水的黃陵廟內,有一株千年鐵樹,據傳為蜀相諸葛亮所植……"。黃陵廟在長江三峽的西陵峽下游,諸葛亮扶佐劉備從夷陵(宜昌)入川時,路徑此地時,植下這株鐵樹。
總之,取材于《三國演義》中的每一枚煙標,都有一個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歷史人物,都有一個雅俗共賞,引人入勝的精彩故事,給煙標收藏愛好者無盡的樂趣。(鄂州市煙草局:汪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