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格在煙標之上的綠色文化


植樹造林、綠化祖國歷來是我國提倡的一項全民公益事業。上世紀50年代中期,為鼓勵我國各族人民植樹造林,造福子孫,毛澤東就曾號召 “綠化祖國”、“實行大地園林化”,并于1956年,開始了我國第一個“12年綠化運動”。
為了宣傳相關綠化政策,國營長春卷煙廠、內蒙古制煙廠等煙草企業,曾在此期間出品過多種以綠化、護林等為主題的煙標,對植樹造林、綠化祖國進行了廣泛宣傳。
國營長春卷煙廠曾出品過“綠化牌”香煙,該煙標主版圖案描繪的是一幅學生植樹的畫面:女孩扶著幼小樹苗,男孩正在揮鍬培土,不遠處則是已經栽種好的一棵棵幼小樹苗。樹苗右上方高大濃密的松樹如母親一般呵護著小樹苗。全版底色采用象征生命的綠色。副版則由一棵棵松樹圍起一幅中國版圖,象征著讓綠色環繞中國。下方印有“大家植樹 綠化祖國 護林防火 人人有責”的宣傳標語。這充分體現了當時我國東北地區對植樹造林、防火護林的高度重視。
內蒙古制煙廠的護林主題煙標也頗具特色。“護林牌”香煙主版描繪的是兩名頭扎白毛巾、手持紅纓槍的護林員在護林巡邏的畫面,人物形象頗具時代特色,圖案優美,藍天、白云、綠樹相映生輝。煙標下方標有“護林防火 人人有責”的字樣,以警醒世人。副版的“護林牌香煙”和“防火護林”字樣則使用蒙文印制。
當植樹造林、發展林業逐步成為國家建設的戰略任務后,我國的部分煙草企業又通過其出品的煙標,對此進行了廣泛的宣傳。如牡丹江市地方國營肉食水產采購批發站卷煙制造廠出品的“林業”香煙,其主版圖案是運輸木材的火車,正穿行于金秋時節的林海中,形象生動地展現了當時林業生產時的場景。在其兩邊的側標位置則印有“加強林業生產 支援國家建設”字樣。
國營哈爾濱卷煙廠出品于上世紀70年代初期的森林煙標,于煙標的天藍底色上,以特寫鏡頭描繪出森林的畫面,副版圖案則是吊車正在吊裝已經砍伐倒的木材。該廠還出品有大綠樹、興安嶺、大興安嶺等多種以森林為主題的煙標。描繪大興安嶺的煙標,除了普通的版別外,尚有以貫通整枚煙盒的寬幅畫面,描繪了冬季大興安嶺的美景。
進入上世紀90年代后,我國第一個森林公園張家界幾乎每年都要在3月21日世界森林日期間,舉辦我國唯一的國際森林保護節。該節日以宣傳森林保護為主,旨在提高人們對保護森林資源、改善生態環境的認識。湖南的龍山、桑植等卷煙廠家,分別出品過印有“為國際森林保護節特制”字樣,以及張家界國際森林保護節節徽圖案的多種版別張家界、森林保護煙標,有的于側標位置還印有“保護森林 造福子孫”字樣。龍山卷煙廠不僅出品有紀念版張家界煙標,而且還出品過許多普通版張家界煙標,其中一種版別在描繪張家界云霧縹緲,古木森森秀麗風光的同時,還介紹道“張家界坐落在湖南省西北部,因奇山異水而名揚中外,為我國第一個國家森林公園”字樣。
此外,國營天津卷煙廠出品的綠葉、地方國營保定市三三制煙廠出品的綠竹、地方國營呼和浩特煙草廠出品的新綠、公私合營太陽煙廠出品的綠洲等煙標,皆用一片掌中的綠色浸潤消費者的心靈,以增強廣大人民植樹造林、綠化祖國的責任感。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