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信很多人購車,除了關注品牌、配置及安全性外,對它的油耗表現也特別的在意,畢竟這與日後的用車成本息息相關。為了在行車過程中更加省油,不少車主都「煞費苦心」想要降低油耗,然而他們口中的「省油妙招」并不一定奏效,反倒會更耗油。 誤區一:空檔滑行能省油。 有人說,空檔滑行能省好多,要不計程車司機就不會空檔滑行了。空檔滑行充分利用了車子的慣性保持車速,再加速時消耗的油更少,同時空檔滑行能滑行更長的距離,省油是肯定的。持反對意見的認為,根本不能節油,在空檔上發動機處於慢速狀態,噴油器一直在噴油維持慢速。而如今市場上在售的大多數車型都裝載的是電噴發動機,具備著減速減油或者斷油的功能。如果掛上空檔任由車子滑行,行車電腦會預設發動機進入慢速狀態,此時發動機會依舊噴油,因此空檔滑行并不能省油。 無論空檔滑行能不能省油,能省多少油,從安全性方面來考慮,空檔滑行也是不被推行的。如果在車輛高速行駛或者下坡過程中選擇空檔滑行,那麼一來會因為潤滑不良從而損壞變速箱,二來因為缺少了發動機的牽引阻力,從而導致制動效果減弱甚至會產生制動故障,最終引發嚴重事故。 誤區二:開窗比開空調省油。 為了能省點油,有些車主在炎炎夏日采取開窗通風的方式進行降溫。當速度低於50mph時,開窗的確比開空調省油。但當時速超過50mph時,由於開啟窗戶而增加了較大的風阻,因此這反而比開空調更加費油。如果真的為了省油,又想降溫,建議在車速低於50mph時選擇開窗通風,并采用左前右後或者是左後右前的對角線開窗方式降低風阻;當車速超過50mph時還是打開空調降溫吧,不必擔心油耗增加而去開窗「拉風」了。 誤區三:排量小比排量大省油。 不少車主會簡單將車子油耗的高低完全歸結於發動機的排量,其實這是錯誤的。一臺車的油耗水準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車身的重量和車子的空氣動力學特性。此外發動機排量、技術以及變速箱邏輯等各方面因素也會影響車子的耗油。 一般來說,小排量車往往在低速行駛時會有優勢,而高速行駛時大排量汽車往往會更高效。 誤區四:手動檔比自動檔省油。 認為手動檔比自動檔省油,是非常武斷的想法。放在技術水準不甚發達的當年,傳統的5速手動變速箱相比4AT自動變速箱,可以讓發動機更容易地保持在一個高效經濟的轉速區間。加上沒有液力變矩器帶來的損耗,傳統手動檔確實要來得更省油。但如今自動檔的技術水準、換檔邏輯已經不可同日而語了,值得肯定的是,很多搭載CVT、6AT、8AT、9AT等變速箱的車型都有著十分出色的油耗表現。 誤區五:高檔位低轉速更省油。 有車主覺得讓變速箱保持在高檔位、低轉速會比較省油,從而故意讓發動機轉速保持很低,認為這樣既能省油,還能減少發動機的磨損,這種做法顯然是不對的。這樣不僅會大大增加發動機的運轉負擔,長此以往還會對發動機造成損傷,使得發動機功率下降、加速無力、出現抖動,甚至在其內部和油路中產生積碳。 誤區六:降低燃油標號能省油。 對於汽油發動機來說,燃油標號代表油品的抗爆震性,一般來說壓縮比越高需要加注的燃油標號也就越高。降低車輛的燃油標號燃油可能會在「不該燃燒爆炸的時間點爆炸」,打亂車輛原有設計的燃燒程式,輕則造成引擎抖動,重則還可能造成汽缸積碳甚至更為嚴重的引擎損傷。 誤區七:輪胎變窄或提升壓力省油。 大家都說汽車胎壓過低會導致汽車費油,那把胎壓打高就能省油嗎?事實卻是高胎壓不會使汽車更加省油,反而會增加輪胎的異常磨損。當汽車高速行駛時,胎壓過高會影響駕乘舒適性,而且還會增加爆胎的幾率。生命豈是兒戲? 誤區八:節油產品能省油。 還有車主認為市場上賣一些標注有節油功能的產品能夠省油,其實這種添加劑的主要功能就是清洗,對清洗油路有一定作用,理論上講,能夠分解噴油嘴、進氣閥上因為汽油燃燒產生的積碳,使汽油充分霧化、充分燃燒,從而達到節省燃油的目的。但在實際使用中,其節油的效果并不明顯。 誤區九:定速巡航能省油。 現在很多車型都有定速巡航,其實定速巡航只是緩解駕駛者長途駕駛的疲勞。開啟定速巡航後車輛將按照預先設定的速度行駛,而踩下制動踏板後功能自動關閉。定速巡航不管遇到上坡還是下坡都會將速度拉升到你所預設的范圍值之內,因此并不省油,只是為了舒服駕駛。 誤區十:短暫停車熄火省油。 車主們幾乎都有這樣的觀念,認為短時間內熄火再啟動車輛可能比怠速停車幾分鐘更費油。還有車主擔心頻繁啟動車輛影響發動機壽命。事實上,停車三分鐘以上熄火既省油又為環保做了貢獻。 但平時等紅燈短暫的時候請不要熄火,發動機每次啟動的瞬間,因為溫度低燃油是燃燒不充分的,導致每次啟動時相對油耗都很大,通常會高出正常工作狀態20%左右,所以一定時間內啟動次數越多,會越發耗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