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我家貓丟了后,已經(jīng)不愿意寫這類關(guān)于貓狗之類小動物的文章,每當寫的時候都仿佛能看到我家貓的影子在面前晃悠。但是有的時候有些人做得太過,以至于不得不下筆進行聲討一番,也希望一些人能分清情況善待這些貓狗。

2022-03-30 14:13
自打我家貓丟了后,已經(jīng)不愿意寫這類關(guān)于貓狗之類小動物的文章,每當寫的時候都仿佛能看到我家貓的影子在面前晃悠。但是有的時候有些人做得太過,以至于不得不下筆進行聲討一番,也希望一些人能分清情況善待這些貓狗。
在馬鞍山出了這么一碼事兒。
某小區(qū)里,一志愿者把自己家狗帶來溜了溜。看到有物資到達,就趕快把狗子栓到了樹上,結(jié)果物資處理好之后,回來一看狗子沒了。于是就開始找,找了半天也沒找到。誰養(yǎng)的貓狗,誰心疼,不能平白無故丟了啊,再說她養(yǎng)的是寵物狗,沒幾兩肉,應(yīng)該不至于招惹到偷狗賊。只能找物業(yè)調(diào)監(jiān)控,一查,一個十歲左右的小孩 把小狗給順走了,并且牽引著進入了14棟西的電梯。
要真是看小狗可愛,想偷偷帶回家,也有情可原。但是令人沒想到的是,監(jiān)控錄像顯示,這個男孩子把小狗從電梯里又趕了出去,卻將牽引繩牢牢困住。然后男孩兒摁下了開關(guān),門關(guān)上了,電梯上行,然后過了一會兒男孩蹲下,輕松的抽出了小狗的牽引繩。結(jié)果能想象到了,小狗大概率被勒死了。
對此事,還有另外一種說法,說小狗是人養(yǎng)在小區(qū)綠化帶里的,當狗主人下去喂狗的時候,發(fā)現(xiàn)小狗不見了。
至于是志愿者的還是小區(qū)業(yè)主的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小狗被這個男孩采取了簡單卻異常殘忍的手段虐殺掉了。
我不由想到小區(qū)里生活的7只流浪貓,我只是偶爾喂喂這幾只流浪貓,而隔壁樓里有一位愛貓的大姐,每天都要喂這些流浪貓的。這幾只流浪貓也被大姐喂的肥嘟嘟的,看著都不像是流浪貓了。
但是這幾只流浪貓,某一天突然個個身上帶傷,一只小貓的眼睛還瞎掉了一只。這是怎么造成的呢?
因為正是孩子們放假期間,偶然一天帶兒子下樓玩球兒,恰巧見到兩個也是十歲左右的男孩兒,拿著那種氣動玩具槍,倆人離著貓四五米(因為平常大姐經(jīng)常喂,所以這些貓不太怕人)就開始打,打得貓嗷嗷直叫,縮進洞里不敢出來。
我吼了倆孩子一聲,“干什么呢!”
這倆孩子若無其事的表情之后,回答是:沒干什么啊。
“打貓干什么?”
“沒打啊,我們打墻呢!”
我心中無數(shù)羊駝飛過。這種娃睜眼說瞎話啊。
但是又能怎么樣呢?家長不管,估計看到還會夸自己孩子打得準吧。
揮揮手把這倆娃趕走了。最終流浪貓的命運還是流浪貓。
對于寵物,有人視若己出,有人深惡痛絕。這是兩種似乎水火不容的觀點。但是不愛不要傷害啊。人在社會艱難求生,這些流浪的寵物也是如此。既然生在世上,為什么不能讓它自然死亡呢?
現(xiàn)在有太多的熊孩子了,他們熊歸熊,如果在成人們的包容范圍內(nèi)熊,是可以被人理解的,比如追狗攆雞上房爬樹都沒什么問題。但是虐殺動物,卻讓人感到心中泛冷。
熊孩子年齡不夠不會得到懲罰,即便是他殺了這樣一只不屬于自己的小狗,大概最終也不過是道歉賠錢。對于孩子并不會得到什么懲罰,甚至可以想象,熊孩子背后的熊家長還會跟這個孩子這樣說,沒事,下次別讓人看到就好了。
因為在熊家長的心中,永遠是,他還小,他還是個孩子,你跟他較什么真。正是因為這樣的家長存在,熊孩子們經(jīng)常得不到懲罰,最終變成一個熊人。
當一個孩子不僅對于別的動物無愛的時候,還會采取暴力手段對待,如果長大成人之后,這份陰暗的心境是否會伴隨一生呢?是否他也會成長為一個無愛的人呢?
父母是老師,也是鏡子,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