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繼高的花鳥藝術人生
■ 梨花春雨
■ 瓊花交鳳
■ 松鶴長春
■ 孔雀悅春
■ 荷香鴨肥
■ 春滿神州
■ 蓮花賦
喻繼高,1932年出生,江蘇銅山人。1951年考入南京大學藝術系,1955年畢業于南京師范學院美術系,1957年參與籌備并調入江蘇國畫院,專門從事工筆花鳥畫的創作和研究。系國家一級美術師。現任江蘇省國畫院副院長、江蘇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中國畫研究院院委、中國工筆畫學會副會長、徐悲鴻獎學金委員會委員等職務。
中國花鳥畫,以其“借物抒情”、“天人合一”的審美趣味,體現了人、自然、藝術和諧統一的最高境界,而形成悠久輝煌的歷史。從表象類型上,“工筆”與“寫意”代表著兩種不同的形式。
喻繼高先生是我們十分尊敬的老前輩。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在廣州美術館舉辦的喻繼高工筆畫展上拜讀了先生的作品。其作品數量之多,藝術造詣之深令我肅然起敬!更是我們學習的榜樣!畫好工筆花鳥畫并非易事,除研究傳統、熱愛生活之外,在豐富閱歷的同時還需要搜集大量的素材。在筆耕不輟的努力下,方能畫出令自己滿意的作品,喻先生做到了!
工筆花鳥畫自古就有“重彩”與“淡彩”之分。喻先生的作品風格是后者,給人以清新淡雅、恬靜脫俗之美。喻先生對我國傳統工筆花鳥的繼承和發展影響深遠!
喻繼高1932年出生于徐州,家境貧寒,從小就干農活,磨煉了他堅強的意志和熱愛勞動的習慣。少年時代的鄉野生活激發了他對自然的質樸感情,并在成長過程中默默加深著對繪畫的摯愛。他心中的藝術種子在這塊沃土上發了芽,愛上了繪畫。由于他的刻苦努力,考入了南京大學藝術系。接受正規的藝術系統教育后,喻繼高先生不僅得益于陳之佛先生的言傳身教,也受益于另一位藝術大師傅抱石先生。在以后的日子里,這兩位恩師創建了中國三大畫院之一的江蘇省國畫院,憑著自己的藝績,喻繼高成為其中最早的畫師之一,也培養了他對大自然和花鳥蟲魚的深厚感情。
工筆畫的設色如果過于艷麗,那么不免為俗;如果畫得過于工整,又難免為匠。工筆畫家要想有所突破,首先要解決這兩個方面的問題,而喻繼高先生做到了。可以說,除了他的繪畫功底、藝術修養,還得力于他對繪畫事業的勤奮執著。他畫了很多作品,而且有些作品尺幅很大,尤其是在這種高齡情況之下還在不斷努力,很不容易。這個特色就是中國畫的審美中強調老辣,強調純熟,這樣一種風格使得喻繼高的花鳥畫呈現出一種成熟的境界,這種境界反映在審美中,便讓我們看到了一種連接宋人審美風格體系同時又結合陳之佛繪畫特點的一種繪畫風格在當代的呈現。
造就一個藝術家離不開天才和勤奮。喻先生有繪畫的天賦,更有堅毅的進取精神。他幾乎放棄了一切休息和娛樂,沉耽在藝術天地里,頑強學習,刻苦練功。不多久便掌握了傳統的勾勒填彩畫法,更深刻領會了之佛老師繼承院體兼收東西方繪畫和民間美術之長的博大精神,并成為這位獨具慧眼、愛惜人才的畫壇前輩的入室弟子。他沒有躊躇滿志,就此止步,而以更多的時間和更大的精力投入自然的懷抱,從事寫生,細心觀察花鳥生態,大量積累創作素材,常常廢寢忘食,花開花謝不知倦怠。他那些精妙生動的花鳥畫創作,都是在這種情況下厚積薄發不斷涌現出來的勞動成果。
喻先生堅持寫實風格,創作態度十分嚴肅。他很重立意,每幅作品都經過縝密的思考,構圖、造型、色彩、意趣都要反復推敲,做到一枝一葉不可移易,畫成之后無懈可擊。
美的歌頌是貫穿在喻繼高先生工筆重彩花鳥畫中的主題,也是時代的主題。不能要求花鳥畫像人物畫一樣直接反映生活和斗爭,它只能給人以一種情緒的感染,起到陶冶性靈、鼓舞斗志的積極作用。喻繼高對花鳥畫的功能有清醒的認識,他沒有生硬地往花鳥畫上貼標簽,或寫上說明題旨的多余的話。他的作品本身已經體現出社會主義時代欣欣向榮、蓬勃向上的精神風貌,表達了人民的美好愿望與理想。他了解、熟悉人民,為人民而畫。他的繪畫語言自然、雅俗共賞,時代精神不求自現。繪畫不能脫離生活,脫離人民,繪畫中的“自我”要與人民同在,中國畫的改革,必須堅持走“推陳出新”的道路。喻繼高的工筆重彩花鳥畫藝術,增強了我們的這一信念。兩宋時期,以寫生、寫實為主的“工筆畫”,使工筆花鳥畫藝術達到鼎盛階段。此后,花鳥畫主流為崇尚意筆的“文人畫”趣味所籠罩,工筆花鳥畫則更多在宮廷典雅氣氛中找到了它的一隅之地,逐漸遠離了生命和自然的勃勃生機。
二十世紀是花鳥畫藝術的轉型期。尤其是陳之佛先生創立的代表江南風格的工筆花鳥畫,繼承院體兼收東洋繪畫和裝飾藝術之長,將新的藝術品味注入到傳統的繪畫樣式。1951年,當喻繼高考入南京大學藝術系,成為這位畫壇前輩的人室弟子時,深為陳先生精湛的藝術所感動,決心以繼承和發揚工筆花鳥畫的改革創新精神,作為他畢生不遺余力的追求目標。
一個現代中國畫家所經受的考驗不僅來自藝術本身,還包括處于特殊歷史時期逆境中的堅強信念。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喻繼高的生活處于動蕩不安中,同時,花鳥畫因其不能“直接反映社會斗爭”而備受詰難。生活的磨難和對人生的體驗卻深刻表現在對一花一葉的心靈關注上。1972年喻繼高先生創作了《荷香鴨肥》,在當時的境況下,這幅作品流露出生命的鮮活力量,給人們內心帶來的興奮和慰藉是可想而知的,顯示著中國花鳥畫藝術不可泯滅的生命力。
喻繼高先生的花鳥畫藝術,摒棄了古代在野派中恬淡幽遠的隱逸之氣,改變了以往藝術里貴族化的游戲作風,其藝術功能更接近于大眾美感需要和情感因素,使矜持的工筆花鳥畫融匯入強烈的時代氣息,他從生活采擷素材、從自然景觀中重新結構筆墨形式,尋找新的途徑。他的畫與民眾息息相關,既清新為人們所共賞,又雍容華貴為大眾所喜愛。
喻繼高現任江蘇省國畫院副院長、江蘇省花鳥畫研究會名譽會長、中國工筆畫學會副會長、中國畫研究院院務委員、江蘇美協副主席、國家一級美術師。他筆耕不輟幾十年,精品數量很多,曾先后在北京、南京、廣州、紐約東方畫廊、聯合國總部舉辦極具影響的個人畫展,作品還多次被國家選送赴日本、美國、加拿大、前南斯拉夫、保加利亞、菲律賓、前蘇聯、墨西哥、比利時等數十個國家和地區展出。他的畫為許多國內外美術館、博物館以及高等美術院校,國家許多重要部門以及許多社會知名人士收藏。由于他在工筆花鳥畫的卓越貢獻,受到國家有關部門的表彰,聯合國總部也特別頒發獎狀表彰他在中國傳統繪畫上的卓越地位,以及對世界文化交流做出的貢獻。中國傳媒大學的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