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放假,我們就和他商量報“補習班”的事,其實我并不是愁他學習,目前的成績,中等偏上,孩子不累也不輕,我覺得挺好,再說,我一直報定“兒孫自有兒孫福”,“行行出狀元”的思想,又加上那些尖子生狀元郎又真沒多少對社會有大貢獻的,我也就從來不是個太關注“分數”的媽媽,所以,當孩子想了一天,告訴我說不想報,想在家排計劃學時,我也痛快地同意了。
放假么,就是孩子休養生息的時候,何苦再逼孩子去做他平時累于做的事呢?
再說,對這“補習班”,我也真不報多少好感,原因有不少。
一是曾經報過,這些補習班一般是上新課,就是孩子再開學要學的內容,然后抽空做作業,結果孩子上過后,很多家長都反應,說老師講他們的孩子上課不專心聽講,可能是學過了,內容沒了新鮮感,老師也講的大同小異,就不想聽了,結果非旦學的不好,還會生成不好的學習習慣。
二是這種補習班,一般都是以贏利為目的,雖然都是小班授課制,加上時間短,內容多,(一般是學到其中考試的內容左右),所以那些實習老師就只從大路上匆匆帶過一遍,圖你個眼熟而已,你說深講深學,根本就達不到,老師也是去上了課就放學,沒有特別輔導那一說。
三是有些孩子是因父母沒時間管,只是想報個班花上點兒錢找個地方讓老師們給看著孩子而已,學不學的,家長并不關心,這樣的孩子,學的也不會上心,如此,學習氛圍就會變樣,對那些想學習的孩子,也會造成不好的影響。
如此一來,我想不出報補習班有多少明顯的好處。
當然,也有那種,上了補習班學習真的進步了的,但這是因孩子自己愛學,能學,學過了也依然能控制自己繼續好好學,這種孩子,就算不報補習班,也一樣能學好,只不過是方法和時間問題,也就是說,他們沒有補習班,自己在家學,也會有好的效果。
相對于這種補習班,順應著很多家長對孩子分數的高度關注和敏感,一對一式強化輔導班也出現了,這種大多是針對孩子的弱項,進行強化輔導,目的是將弱項拉上去,提高整體分數水平。
報這種班的,大多是學習較好的,成績偏科的,有一定經濟條件的孩子,因這種花費較貴,老師是一對一教學,按小時收費,費用一般從50-100不等,主課會貴些。
這樣的輔導,我的感覺應該比那些籠統的補習班好,畢竟針對性強了,而且是一對一,學習與教育,都高度集中,只要老師教育方法得當,一定會直到很好的效果。
可問題是,這種教育往往也會把重點放在新課上,對學過的課程,不重點講解,這就容易造成孩子一些已經生成的問題,得不到徹底解決,因他們講新課比較容易出成績,孩子將來考都考新學的,沒人考過去的,所以孩子就會出現,一對一輔導的部分學的好,分數會突然上升,但,很快家長又會發現,分數又會落到平時的水平,有的甚至還不如平時,這可能是因為一對一教學的老師教的和平時課堂老師教的方法不同,孩子會產生一些學習的混亂狀態,用新方法解決不了老問題,用老方法又解決不了新問題,就產生了自我知識系統的矛盾,造成了成績的極度不穩。
說來說去,無論報哪種樣的補習班,都沒有多大的好處,反而,弊多利少,倒是事實。
可為什么這種補習班只多不少呢?因為孩子們沒有主動權,家長又都是對分數有功利心的,所以,補習班都能打動家長,動員家長將孩子按進補習班“補習”,實際上的效果,他們無法知道,就算有時候效果不好,也只會怪自己的孩子不聰明不好好學,卻從來不反思自己的教育引導方式有沒有錯。
其實,在咱國,孩子高中之前的學習負擔實在是太重了,一個個都被壓成了學習的機器人,這一點,能盡快改革最好。在這種環境下,如果家長們再不幫助孩子多創制些喘息的機會,不幫助孩子多保護下學習的興趣,多培養下孩子積極樂觀的生活精神,將來,也只能收獲一些高分低能的寄生蟲。
大家不妨多看看多想想,那些分數高的,只靠分數考上名牌的,有幾個有出息?
還不如,多增加些孩子自立的歷練,多增加些交際的歷練,多增加些社會實踐的歷練,多增加些孩子愛好的培養,多關注下孩子心靈的健康,來的更實惠和重要。
畢竟,我們都是最愛孩子的人,我們都希望孩子能成為真正幸福的人,而不是,站在高分的豐碑上痛哭無助的人。
那么,與其報這樣那樣的補習班,把孩子累的對學習產生了厭惡心,倒不如把假期還給孩子,讓他們好好休整,假期是做什么的?不就是用來休息好總結好調整好的么?這樣,至少還能保持孩子們對學習的新鮮感,才能養好精神更好地應對前面更艱巨的學習路程,毛爺爺也說過:不會休息,就不會學習。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