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婚”是近幾年特別流行的詞語,很多年輕人對于長輩們的催婚感到很煩惱,自己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沒有戀愛、沒有結婚,但是沒有影響任何人,為什么就要受到長輩們的反復催促?但是很多長輩對此也是苦惱的,并不是所有老年人都想管別人戀愛結婚的事情,但是孩子遲遲不考慮這一步,又讓人很是著急。
也是因為“催婚”的流行,很多相親、婚戀類的綜藝節目也大火了。前段時間很多人喜歡看的《我家那小子》、《我家那閨女》就分別展示了大齡單身青年們的生活和父母們的想法。他們都有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孩子們普遍對自己的生活比較滿意,就算是單身也覺得很自在快樂。而父母們卻很是焦急,總覺得孩子不結婚就是異常的行為,于是看到孩子與異性接觸就特別興奮。
曾有一對在網絡上曬出自己孩子的外國夫婦也是如此,他們家有6個女兒,其中有5個孩子都沒有戀愛結婚。年齡最大的都30歲了,年齡最小的也有23歲了。這幾個女兒都是比較優秀的,有自己的職業,并且長相也比較好看,修養也很不錯,但是就是遲遲不找男友。這可急壞了夫婦,于是在網絡上曬出女兒的照片,講述自己的故事,也是想要起到相親的作用。
這對夫婦其實和中國的父母們的想法相似,而孩子們之所以不太著急戀愛結婚也是因為同一個原因。父母們從小就教育孩子千萬不要早戀,而這些即使年紀稍長也沒有著急過結婚的孩子,就是當初聽父母話,從不早戀的孩子。
大學畢業之前,強調絕對不能戀愛;大學畢業之后,要求立即結婚生子。就是現在很多年輕人對父母的吐槽。而很多母胎單身的人要么是因為單身已經成為了習慣,多一個人在身邊反而不自在,因此決定單身;要么是因為自己對父母禁令太熟悉了,沒有在年紀比較小的時候累積與異性相處的經驗,導致長大之后已經不會和異性相處了。
想要避免這種情況,家長從孩子小的時候就應該多給他和異性相處的機會,多交異性的朋友,就可以減少孩子長大之后不愿意嘗試戀愛結婚,就直接選擇保持單身的可能性。但是很多家長們又會擔心,孩子和異性接觸多了會不會有早戀的情況發生。
面對早戀,建議家長們保持冷靜的態度,現在孩子比較早熟,小學開始對異性產生好感也是正常的行為。家長可以多和孩子溝通,但是絕對不要批評,或是表現出很兇很擔憂的態度,也不要把孩子之間的普通欣賞看作是罪無可恕的事情。
現在煩惱著被父母催婚的年輕人,今后自己也會變成父母,或許就能明白大人們的良苦用心。他們也并非希望你和不喜歡的人在一起,而是擔憂孩子選擇單身,倘若自己老了、離開了,孩子是不是要獨自一個人生存在世上。因此父母們催婚,其實也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在這個世界上還有可以依靠、攜手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