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國真有句話說:“心晴的時候,雨也是晴;心雨的時候,晴也是雨。”
很多時候,生活過的就是心態。
遇上難事、麻煩事時,越是難以應對,越應該將心態調整到最佳狀態,事情才有可能迎刃而解。
為人處世,與其憂心忡忡,不如把心放寬一點。
心若大一點,事情往往就小了,心若寬一點,人生往往就順了。
往后余生,學會把心放寬。
01 遇事不較勁
與人計較,大多數時候也是與自己計較。
所謂:傷敵八百,自損一千。遇事時,越不想放過他人,自己也會陷得越深。
遇事不較勁,不鉆牛角尖,才是最具水平的處事方式。
看到過這樣一則寓言故事:
有一條蛇爬過一把鋸子,不幸被割傷了,于是蛇轉頭就咬了鋸子一口,又把嘴弄傷了。
這時候,蛇一心想著鋸子是在攻擊自己,它決定纏住鋸子。
便用整個身體纏上鋸子,然后用盡所有的力氣想要讓鋸子窒息,結果可想而知,蛇最終被鋸子鋸死了。
到最后,蛇都沒能明白,自己不是被他人所傷,而是因自己的戾氣和較勁而傷了性命。
很多時候,原本事不大,但我們越是計較和較勁,事情就會像滾雪球一樣,越變越大,到最后難以收場。
老話說,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無道理。
與其凡事較勁,不如學會釋懷。
釋懷是不被情緒所擾,不因小事糾纏,不把眼光放在令人不快的人和事上。這樣你才能用更好的心情去發現和對待那些美好的事情。
較勁只會讓自己深陷惡事,遇事不較勁才是真正的睿智。
02 難處不多想
人生在世,難免會遇到不順心,不如意的事情,若想太多,最后折磨的是自己,為難的也是自己。
有句話說:“三千煩惱絲,淡然一笑間。”
想得太多,那么事事都有苦惱;學會看淡,才會凡事不過如此。
在知乎上看到過一位網友的故事:
這位網友本來在北京做獵頭工作,事業正是上升期的時候,恰逢老家的父親生病。
為了方便照顧父親,他回到了老家,輾轉做過國企的人資,創業公司的行政總監,但多不得志。
后來,父親病危,他索性辭掉了工作。
父親過世后,他便陷入了迷茫的低谷期,委頓在家里,整日思考自己的未來和打算。
但想得越多,反而越沒有結果。后來,母親見他狀態不好,就時常讓他去父親留下的小超市幫忙。
起初,他做事也不走心,但人動起來了,想得就不那么多了。
后來,他發現母親的小超市有許多可以改善的地方,于是幫著母親給店里安裝收銀系統、監控系統……
就這樣,他把家里的小超市開成了鄉鎮的連鎖超市,自己也早已走出了低谷期。
越是艱難的時候,越不能想太多。因為想得多了,問題也就多了,不僅于事情無益,反而會徒增煩惱,使自己疲累。
與其想得太多,不如把心放寬,大膽嘗試。
路大多是走著走著就順了,人生也是試著試著就對了。
心小的人,往往想太多而不行動,想法都成了負累,到最后只讓人心力交瘁。
心大的人,不多想只是大膽嘗試,他們或許會身累但不會心累,事情往往也會因此而柳暗花明。
想太多,不如把心放寬。
03 心寬是福
很多時候,一個人的氣運就藏在他的心量里。
心量大的人,遇事不計較,難處不多想,能容事,能扛事,也就更能成事。
所謂:人心寬處皆是路。
把事看淡,煩惱自消;把心放寬,路自開闊。
愿你,往后余生,能看輕的事看輕,能看淡的人看淡,人不累,心不疲,活得從容。
文/田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