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寶寶感冒和鼻炎多發的季節。
大街上一溜達,
10個小朋友有8個冒著鼻涕泡泡......
本來以為是感冒,
來了之后才知道,原來是鼻炎!
小兒感冒和鼻炎該怎么區分?
1、噴嚏
感冒——打噴嚏是1個1個打的,感冒癥狀好了,噴嚏也就停止了。
鼻炎——打噴嚏經常3個或以上,氣溫變化或是季節變化時多見。
2、清涕
感冒——感冒初期會流清涕,有的會隨著病情變化變為黃稠鼻涕,說明感冒也快好了。
鼻炎——持續性的水樣清涕,無法停止,持續兩周以上。
3、鼻癢
鼻炎的寶寶特別容易摳鼻子,挖鼻屎。如果寶寶總是揉鼻子,那么家長一定要引起注意了~
4、打呼或張嘴呼吸
鼻炎的寶寶會在晚上睡覺時,容易打呼嚕,并且張嘴呼吸。
5、咳嗽或發熱
感冒——感冒的寶寶會伴隨著咳嗽,或者發熱。
鼻炎——一般不會咳嗽,也不會發熱。只是鼻塞和流鼻涕長久不愈。
鼻炎危害大,一定早調理~
由于我們的生活環境和習慣的影響,
患鼻炎的寶寶越來越多。
鼻炎對于寶寶的危害非常大!
長期鼻塞會導致腦部缺氧,注意力下降,影響智力。
而且鼻塞的寶寶會張口呼吸,長期這樣,會影響面容。
總的來說,就是會讓娃,變傻!變丑!
應對鼻炎,兒推效果佳
1、開天門 150次
天門穴又名攢竹,位于兩眉中(印堂)至前發際成一直線
兩拇指交替自印堂向上直推至前發際線,稱“推攢竹”或稱“開天門”。
2、推坎宮 150次
坎宮位于自眉頭起沿眉向眉梢成一直線。
用兩拇指橈側自眉心向眉梢分推24次
3、運太陽 1-2分鐘
眼角和眉角連線交點向后一指寬有一個凹陷處,這便是太陽穴。
用兩大拇指或者食指中指并攏推運該穴24次。
4、揉耳后高骨 1-2分鐘
耳后高骨位于耳后入發際高骨下凹陷中
用拇指或中指揉50-60次
5、揉上星 1分鐘
位于前額發際線正中直上1寸
用拇指指腹著力按揉該穴位。
6、揉印堂 1-2分鐘
位于兩眉連線中點處。
7、揉鼻通 2分鐘
位于鼻翼上方,鼻唇溝盡處。(見下圖)
用拇指指腹著力按揉一邊的穴位1分鐘,再以同樣的方式按揉另一邊。
8、揉迎香 1-2分鐘
位于鼻翼外緣,鼻唇溝凹陷中。
用兩手拇指指腹或者一手食指和中指著力按揉該穴位。
9、按揉合谷 2-3分鐘
合谷別名虎口,它位于第一、二掌骨結合部連線的中點,拇、食指合攏,在肌肉的最高處即是;
用一手拇指指端按揉該穴,有脹痛感。
小竅門:指壓時應朝小指方向用力,而并非垂直手背的直上直下按壓,這樣才能更好的發揮此穴道的療效。
10、拿風池 1-2分鐘
風池位于頸后大筋的兩旁與耳垂平行處。
用一手拇指、食指相對用力拿孩子風池。
溫馨提示:按照以上穴位,媽媽每天堅持為孩子進行推拿,將會達到很好的治療鼻炎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