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真真
微信平臺發了一篇我的文章(查看原文:用全息思路,練點穴功夫)之后,后臺收到一個問題:“從全息理論角度,絲竹空怎么對應中渚和地五會?請賜教。”
指教不敢當,我把自己的思路跟大家分享一下。
兩條線索:經絡和上側頭部。經絡就不用說了,記不住就到經絡小人身上找唄。
上側頭部如何通過全息思維去身體找對應呢?
全息元的對應不是機械的,全息元與全息元之間不可能100%對應,我們不可能在身上找到一個與腦袋100%相同的另一個“頭”。
但是既然是頭部的疼痛,我們就可能在“拳頭”上找到對應點。笨辦法是可以在整個拳頭上地毯式搜索壓痛點,但是我們還有“少陽經”這條線索,所以范圍就可以縮小到拳頭上的少陽經巡行部位去找。那么這一段,對應到腳上類似的位置,不就是足背的少陽經巡行部位嗎?
而中渚和地五會的位置類似外眼角,在“頭”的上部偏部。所以首先去那里搜索可能是最經濟劃算的。
其實根據這樣的思路,是不需要寫出具體穴位的,寫出穴位名字只是有個地標方便尋找。
剛開始使用全息思維的時候會有兩個障礙點:
一是全息元太多,習慣了考試只有唯一解的我們會一下子不習慣一題多解。
二是非得找長得一模一樣的,而實際上,模糊一點,結構相似就好。比如說,臀部可以對應乳房,他們長得不一樣,但是很像哦~不要覺得這不科學,乳房的某些問題真的可以在臀部治。
其實鄭衛東教授在上全息針灸課程的時候,從來沒有說你們只要會全息就好,而是說上課的時候暫時把你原來的忘記,就裝全息這碗水,等上完課,看看能不能把全息和你原來的知識結合起來,沒準就擦出火花了。
所以傳統的經絡+全息,真的很好用。
最后留一個趣題:你能在臉上找到男性生殖器嗎?——不是開玩笑,這是一個嚴肅的平臺,我們在認真地討論學習。
治療筆記|用全息思路,練點穴功夫
【醫案】
女,70多歲,偏頭痛數日。
以往就有偏頭痛的病史。這次發作,起初只是手、衣服碰到時痛,后來不碰也刺痛。
因為是家里親戚,就通過視頻讓她指給我具體疼痛的部位。我看她指的是一側的絲竹空處。
由于老人懼針,現場也沒專業人士操作,因此想著最簡單的就是在手足的少陽經找壓痛點,以對側為查找重點。具體部位根據全息的思維定在中渚和地五會上下。于是發了圖片過去。
結果在對側的中渚附近找到一個極痛的點,不用力就會讓她哇哇大叫的痛點。囑自己揉,揉到不痛為止。
數日后詢問,當天按揉以后就有明顯效果。
這雖然是一個很簡單的案例,但是由此可以總結出針灸治療的思路和一些注意點:
1.確定病變部位
在這個步驟中一定要讓患者自己指給你看,不要光聽他說然后憑自己的想象。很有可能患者說的和你想的不是一個地方。
2.根據病變部位選擇針灸經絡,本經和同名經恐怕是第一會想到的經絡。
3.選擇穴位
在這個步驟中,使用全息的思維模式,可以讓你偷個懶少記很多穴位,效果一點不差。好學的你當然也可以在找到壓痛點后再去翻一下是什么穴位,順便學習記錄歸納總結。
在步驟2和3中,你會發現,經絡+全息的模式,可以成倍提高工作效率和治療有效率。
4.這一條是給不會扎針、怕針的人,只要找對地方,方法不必拘泥,按揉刮等等,你能想到的、順手的方法,都可以取得效果。所以愛好者們,學點針灸和全息,就是隨身帶了醫藥庫。
治療筆記|中年男子眼睛上火案
作者:真真
編輯:若卿
本以為上火放個血啥的肯定能搞定,沒想紋絲不動,后來改用譚針熱平衡起效,體會到平衡經的效果也算收獲。
2017春節過后。
男,40多歲。
右眼上火,上下眼皮紅腫,眼白血絲,眼屎好多好多。近日來大便不是每天都有。考慮春節吃多了。
處理:
1.商陽放血。本想厲兌放血,操作不方便故改用商陽。
2.扎雙側太沖。
效果:
這兩個處理相隔1-2小時,但感覺效果不明顯。第二天依舊紅腫,很多眼屎。
第二次處理:
譚針心小腸肝膽平衡。
取穴:左小海,右少海,左太沖,右足臨泣。
小海少海在肘關節處,肘關節可應眼睛之象;太沖,足臨泣在足背,腳趾頭為頭,足背這兩處可看做眼的位置。全息的對應取穴并不要求絲絲入扣。患者比較敏感,在扎左小海和右足臨泣的時候,患者感覺腹部有氣動。四針扎完感覺喉嚨這里有氣動。留針10分鐘。
效果:第二天眼屎沒了,眼皮也癟了。第三天比前一天更好了。感覺效果明顯。
考慮原因有兩個,一個確實針灸的效果。第二個疾病的已經過了最高峰期。但與患者以前類似發作比較,好轉的速度確實明顯加快。
【來源:本文摘自真真的文章。歡迎轉載,請標明出處。圖選自網絡。由應象書院編校發表,圖文版權均屬于原作者。若有版權訴求,請及時聯系。本訂閱號歷次及本次所發布內容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僅供專業人員學習參考,本訂閱號及應象中醫不承擔因內容而產生的任何醫療責任。】
全息易象針灸醫案|針刺治療梅核氣
作者:牛犇
導言:真真
梅核氣通常首先會想到半夏厚樸湯,此案用全息易象之胸七針加巽位透震位,舒暢氣機,同樣起到行氣除痰之功效。
杜某麗,女,56歲,咽喉感覺有異物堵塞,咽之不下,吐之不快半月余。
其人平素脾氣不好,好激動,今日頭如巾裹,失眠,靠服安定方可入睡,曾到他處中醫藥治療。
就診時頭蒙感漸稀,但牙齦發紅疼痛,咬嚼不便,脈細弱,舌淡白,苔少滑。
辨證為痰氣互結,脾腎陽虛,虛陽上浮,宜溫補脾腎,調和肝脾,(方如小柴胡湯四逆湯來復湯加減),針灸處方胸七針+巽位透震位,留針35min。
其人今天下午來我處,見面就喊“神了,神醫”,說昨晚沒有吃安定片入眠,今晨起來異物感沒有,感覺很高興。
梅核氣是婦女常見病,多由氣機不調,痰氣互結所致,常見胸口悶,咽有不上不下異物感,困擾煩悶,今胸七針開胸散結,震巽為木,為肝膽,為動為風,疏調氣機,和脾胃升降,透刺二位疏肝解郁,合胸七針暢調共建奇功,除痰氣互結之弊。余癥仗中藥之功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