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太公、秦襄公,他們都是周朝的開國功臣,雖然人生際遇不同卻有同樣的遭遇。
齊太公是西周的開國第一功臣
齊太公呂尚,是赫赫有名的牧野之戰的主帥,開戰之初呂尚為西周沖鋒陷陣,第一個攻入商朝首都朝歌,為周武王滅商立下首功。但在周武王開國之后,齊太公呂尚很快就失去了周武王對他的信任,而且呂尚年過八十,還被周武王任命為征討東夷的主帥,并把地廣人稀的營丘封給他作為征討東夷的根據地。這說是征討,還不如說是流放!
可惜周武王開國的第三年就駕崩了,周武王的去世也引發了一場長達三年的三監之亂,此時掌權的周公旦想起了遠在東夷的呂尚,于是就派召公向呂尚傳達天子的命令,將“東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無棣”的地方交給他征討,這些地方本不是齊太公的封地,但天子的這道命令就是間接的把這些地方拱手讓給了齊太公。
換句話說,就是齊太公把這些地方打下來,這些地方就是他的了,不過,這充其量就是一張空頭支票
而秦襄公則是東周的開國第一功臣
秦襄公贏開,是在犬戎之亂中,第一個站出來保護周幽王、擁護周平王的諸侯,他為建立東周立下了首功。周平王東遷之后,分封有功者,秦襄公以第一功臣的身份被封為伯爵,周平王并把岐山以西的周朝祖地封給他。
但是當時岐山以西的地方被西戎霸占,表面上是封賞實際上是把征討西戎、收復失地的使命交給秦襄公。
換句話說,這也是一張空頭支票,到底怎么兌現,只有靠秦襄公自己有沒有這個本事了。
齊太公在位數十年,他在位期間大肆征討東夷,基本上已經兌現了周天子的那張空頭支票,五百年后齊國基本上消滅了所有屬于東夷的諸侯,領土超過了周天子的那張空頭支票。秦襄公在位只有十余年,由于他在征討西戎的過程中戰死,所以他至死都沒有兌現那張周天子的空頭支票,但在一百多年后,秦襄公的子孫秦穆公完成了征討西戎的使命。
齊太公、秦襄公,一樣是開國第一功臣(一個是西周,一個是東周),同樣得到了周天子的空頭支票,最后齊國第一個稱霸,秦國第一個統一華夏。
說到底,齊太公和秦襄公無非是周天子收回權利的犧牲品,帝王心術,可見一斑,可惜周朝已落入末年,諸侯并起,這即使是御下有術,依然免不了亡國之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