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們看到“五胡亂華十九國”這個題目可能會有疑問,難道說不是“十六國”嗎?其實根據(jù)著名學者柏楊的整理,把西晉滅亡到北魏統(tǒng)一北方這之間的所有大小政權(quán)都加起來足有十九個之多。當然這些政權(quán)大多數(shù)是“五胡”建立的,也有少部分是漢族人建立的。所以可以統(tǒng)稱“五胡亂華十九國”。
那么五胡是哪五胡?十九國又分別是哪些國家?他們最終被誰滅亡了?中國又是怎樣從大分裂到大一統(tǒng)的?我們接下來就做一個簡要介紹。
一、西晉衰亡與“五胡亂華”的開始
公元265年,司馬炎逼迫魏元帝曹奐禪位,開始了西晉的統(tǒng)治。應當說司馬炎在位期間西晉基本上保持了穩(wěn)定,史稱“太康之治”。
司馬炎像
但是晉武帝司馬炎的兩個做法為國家的滅亡埋下了禍根!其一,晉武帝自認為曹魏滅亡的原因是沒有宗室的拱衛(wèi)。所以他大封宗室(建國不久就分封了27個藩王!),希望這些藩王將來可以保衛(wèi)朝廷。其二,就是內(nèi)遷原來居住在草原上的少數(shù)民族到關(guān)內(nèi)定居,本意是強化對他們的控制和補充勞動力。這兩個措施是導致“八王之亂”和“五胡亂華”的重要原因。
西晉地圖
公元290年,晉武帝司馬炎駕崩。弱智的晉惠帝司馬衷開始做皇帝,由于皇后賈氏的專權(quán),引發(fā)了激烈的皇室內(nèi)斗。隨后西晉開始了長達十六年之久的“八王之亂”。長期的戰(zhàn)亂極大地削弱了西晉朝廷的力量,使得中央再也沒有能力去對付流民和內(nèi)遷的外族力量了。
永興元年(公元304年),匈奴大貴族五部大都督劉淵被公推為“大單于”,起兵造反揭開了“五胡亂華”的序幕。
二、“五胡”到底是哪五胡?
五胡其實指的是漢末三國以來內(nèi)遷的五個民族。第一個是匈奴族,他們大致分布在今天的陜西、陜西和甘肅一帶。第二個是羯族,主要分布在山西的南部。第三個是鮮卑族,發(fā)源于戛仙洞,后分布于今天從遼寧到甘肅的廣大北方地區(qū)。第四個是氐族,原先居住在川陜一帶,后來內(nèi)遷到關(guān)中。第五個是羌族,原來居住在甘肅青海一帶。
經(jīng)過多年的內(nèi)遷,到西晉末年已經(jīng)形成關(guān)中地區(qū)“戎狄”之人幾乎占人口一半的情況。
由于西晉政府的壓迫和榨取,內(nèi)遷的五族胡人怨恨之氣深入到骨髓。隨著西晉的衰落,思念恢復故國和謀求建立自己政權(quán)的五個民族掀起了長達數(shù)百年的大叛亂。其中匈奴人劉淵和羯族人石勒起兵最早。下面我們就來簡要的看看五胡以及十九國的興衰過程。
五胡亂華前期地圖
三、“十九國”的興起與滅亡
1,成漢國(304——347)。開國皇帝李雄,建都成都。疆域大致相當于今天四川。立國44年,被東晉滅亡。
2,前趙(304——329)。開國皇帝劉淵,建都山西臨汾。疆域大致是今天華北地區(qū)。立國26年,被后趙所滅。
3,后趙(319——351)。開國皇帝石勒,建都河北邢臺。疆域也是華北地區(qū)。立國33年,被冉閔所滅。
4,冉魏(350——352)。開國皇帝冉閔,建都臨漳。疆域河北地區(qū)。立國3年,被前燕所滅。
5,前秦(351——394)。開國皇帝苻健,建都長安。疆域最鼎盛時期統(tǒng)一北方。立國44年,被西秦所滅。
苻堅時期的前秦
6,后秦(384——417)。開國皇帝姚萇,建都長安。疆域在陜甘。立國34年,被東晉所滅。
7,西秦(385——400,亡國八年,409——431)。開國皇帝乞伏國仁,建都蘭州。疆域在甘肅一帶。被胡夏所滅。
8,前燕(337——370)。開國皇帝慕容皝,建都臨漳。疆域也是華北一帶。立國34年被前秦所滅。
9,后燕(384——407)。開國皇帝慕容垂,建都定州。疆域華北。立國24年被北燕所滅。
10,西燕(384——394)。開國皇帝慕容泓,建都山西長子。疆域在山西。立國11年,被后燕所滅。
11,南燕(398——410)。開國皇帝慕容德,建都青州。疆域在山東。立國13年被東晉所滅。
12,北燕(407——436)。開國皇帝高云(慕容云),建都朝陽。疆域在遼寧西部。立國30年被北魏滅亡。
13,西蜀(405——413)。開國君主譙縱,建都成都。疆域是四川。立國9年被東晉滅亡。
14,前涼(320——376)。開國皇帝張茂,建都武威。疆域在甘肅青海。立國57年,被前秦所滅。
15,后涼(386——403)。開國皇帝呂光,建都武威。疆域在甘肅。立國18年,被后秦所滅。
16,南涼(397——414)。開國君王禿發(fā)烏孤,建都樂都。疆域在青、甘地區(qū)。立國18年,被西秦所滅。
17,北涼(397——439)。開國君王段業(yè),建都武威。疆域在青、甘地區(qū)。立國43年,被北魏滅亡。
18,西涼(400——421)。開國皇帝李暠,建都酒泉。疆域在甘肅。立國22年,亡于北涼。
19,胡夏(407——431)。開國皇帝赫連勃勃,建都統(tǒng)萬城。疆域在陜西。立國25年被吐谷渾所滅。
四、南北朝形成,最后天下一統(tǒng)于大隋
五胡亂華大致上是在北方,隨著北魏拓跋氏的崛起北方逐漸恢復統(tǒng)一。太延五年公元439年北魏世祖拓跋燾攻滅北涼,北方被統(tǒng)一。從此中國開始正式進入南北朝對峙的局面。
北魏與劉宋對立
此時南朝是宋、齊、梁、陳四個朝代相繼代立。而北方的北魏在統(tǒng)一百年后也分裂為東魏、西魏兩個國家。東魏又被高洋的北齊所取代,西魏被宇文覺得北周取代。
北周、北齊、南朝陳
最終統(tǒng)一南北朝的隋文帝楊堅其實是北周重臣。楊堅出身于關(guān)隴貴族弘農(nóng)楊氏,累世高官。楊堅的父親楊忠是北周開國元勛,官至柱國、大司空,晉封為隨國公。楊氏還被賜鮮卑姓普六茹氏。楊堅承襲父親的爵位并且把女兒楊麗華嫁給周宣帝,在宣帝死后輔佐外孫周靜帝中逐漸掌握朝政。公元571年楊堅代周自立為帝,并大殺北周皇族盡滅宇文氏。
開皇九年公元589年,隋朝滅陳。南北一統(tǒng)!
隋朝疆域圖
通過我這篇小文,相信朋友們能夠?qū)ξ搴鷣y華十九國的歷史有了一個初步了解。大家有什么看法也請在評論區(qū)留言,很榮幸和大家互動。
挖掘有趣的歷史,分享好書和歷史劇是我的興趣。朋友們可以關(guān)注我,我會持續(xù)推出相關(guān)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