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是補鈣黃金期,想要“骨氣十足”就要抓住大好春光。然而,現實生活中,很多人補鈣時是在“白做功”,有些根本沒吸收。要想高效的補鈣,這些你一定要了解~~~~
很多人重視補鈣,但收效甚微,懷疑是不是沒補夠。其實,補鈣≠吸收!營養學家表示,補鈣不在乎你吃了多少鈣質,而在于你的身體留住多少。⑥如果一個人吃了許多高鈣食物或者鈣補充劑,但是在人體內無法吸收,也是徒勞無益的。
生活中,有很多影響鈣吸收的因素,比如:
1. 補鈣也有吸收率
人體對鈣片的吸收率在30%上下,劑量越大越不容易吸收。反而攝入量增加時,吸收率相對降低。也就是說,不是吃的越多越好。
2.膳食干擾鈣吸收
吸煙、飲酒、碳酸飲料、濃茶、咖啡、高鹽飲食等飲食習慣能影響鈣吸收。比如,鈣和鈉都是相伴從尿液中排出的,吃鹽多,鈉就排出多,鈣排出量也會增加。
此外,菠菜、竹筍、蕨菜等中的草酸會與鈣結合成人體不易的物質而降低鈣的吸收率,烹飪時,建議提前將這些蔬菜焯水處理。
3. 陽光日照不足
維生素D體內合成量減少也會促發缺鈣。而經常進行戶外活動 , 接受陽光照射, 有助于體內產生足夠的維生素D。
4. 體力活動不足
運動有助于強骨,幫助鈣吸收。研究發現,55歲不運動的婦女通過健身、走、跑、登山及補充含鈣量高的食物9個月以后,骨質增5%,但若單補充鈣而不運動,則骨質不會增加。
1. 科學補鈣首選食補
補鈣首先推薦食補,因為日常飲食中有很多食物都富含鈣質。比如,一杯200mL的牛奶中鈣含量超過200mg,小學生只要早晚一杯牛奶,就幾乎能獲取每日鈣需求量的1/2,而且牛奶中的鈣很好吸收,說它是“天然鈣片”一點也不為過。
另外,薺菜、菠菜、韭菜、油麥菜、西蘭花等深綠色蔬菜,含鈣量也都不低,而且蔬菜中所含的維生素豐富,有助于提高鈣的利用率。
此外,一些豆制品,比如鹵水豆腐、石膏豆腐,它們在制作過程中,加入了鹵水或石膏,使得食物中的鈣含量更高。當然,魚蝦貝等海鮮類、芝麻醬、堅果等也富含鈣質。
蝦皮在補鈣排行榜中位于頂端,每100克蝦皮中含有991毫克的鈣元素,是豆腐的6倍,牛奶的10倍!有“天然鈣庫”之稱。專家建議:做菜時可以用蝦皮代替鹽,增鮮的同時還可以減少鈉,炒菜、煲湯的時候放一點,作為輔助補鈣的日常菜來吃。芝麻的含鈣量為620mg/100g,含鈣量排名第二,經過磨制成芝麻醬后更易消化吸收,做菜的時候也經常用到。專家提醒:補鈣不止是補充鈣元素,還需要維生素A、D、K等共同搭配來促進鈣吸收。黃豆的含鈣量為191mg/100g,用黃豆制成的豆制品,如豆腐等也是補鈣不錯的選擇。除了黃豆,專家更推薦中老年人食用黑豆。黑豆含鈣豐富,有助于補鈣;同時還富含膳食纖維,升糖指數GI值低,幫助降糖降脂;最重要的是它富含人體必需的氨基酸之一賴氨酸。莧菜中的含鈣量非常高,同重量的情況下,含鈣量遠超牛奶,和其他高鈣蔬菜相比,莧菜的含鈣量是菠菜的3倍,小白菜的2倍。老人吃有助于健骨,孩子吃有助于促進生長發育。
莧菜不僅是補鈣高手,更富含葉酸,在日常的蔬菜中,莧菜的葉酸含量達到了300微克/百克,是所有蔬菜中含量最高的,老人、孩子多吃些莧菜,有助于健腦、防癡呆、益智。但是要注意,因為草酸會影響鈣吸收,所以草酸含量高的蔬菜如莧菜、菠菜,烹調前要沸水焯20秒以去除大部分草酸。維生素D、維生素K等同步補充也能讓鈣更好吸收。《鈣及相關營養素與骨健康的關系》一文中提到,維生素D會影響腸道的鈣吸收;而維生素 K 參與著骨形成的環節。維生素 K 在深綠色葉菜及豆油、菜籽油中含量較高;而戶外活動中曬曬太陽有助于皮膚合成維生素D。此外,一些鈣制劑中也含有維生素K和維生素D。比如迪巧鈣維生素D維生素K咀嚼片、迪巧兒童維D鈣咀嚼片等。迪巧創新推出了專為孕、嬰、童、成人等不同群體定制的專屬鈣劑。服用鈣片時為了避免一次補充鈣量過多,建議分開多次吃,并避免和高鈣的牛奶、豆制品一起服用。因為單次劑量過高可能會影響鈣吸收。一般補鈣不會引起腎結石。結石的發生更多與代謝紊亂、草酸鹽攝入增多等有關。其最重要的原因是體內代謝異常導致鈣質流失過多,而非補鈣造成。 一般晚餐后服用鈣劑是人體補鈣的最佳時間。人體在晚間12點以后至凌晨時期內,血鈣最低,這時鈣劑的吸收率最高,利用最好。
綜合:健康時報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