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菊穎,S1440517050001(發布日期:2018.03.28)
事件
復星醫藥發布2017年年報
2017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85.33億,同比增長26.69%,剔除2017年新并購企業的貢獻及2016 年并購企業的可比因素等影響后,較2016年同口徑增長20.26%;歸屬上市公司凈利潤31.24億,同比增長11.36%;扣非凈利潤23.46億,同比增長12.10%;第四季度單季收入55.74億,同比增長39.67%,歸母凈利潤7.05億元,同比增長12.09%。經營活動凈現金流25.80億,同比增長22.28%,分配方案為擬每10股派3.8元。
簡評
業績符合市場預期,國際化和新藥研發成為業務亮點
2017年公司整體經營穩健,業績符合市場預期,扣非凈利潤增速較低,主要是因為研發投入加大。2017年研發共計投入15.29億元,同比增長38.26%,其中制藥業務的研發投入12.75億,同比增長32.39%,在研新藥、仿制藥、生物類似藥及一致性評價等項目171 項,多個在研項目處于領先位置。
同時,2017年在國際化進程上,公司繼續展示出優秀的全球視野,1月與Kite Pharma成立合資公司開發KTE-C19細胞治療技術、9月Sisram港股上市、10月完成Gland Pharma收購等重大國際業務拓展,進一步加速復星的醫藥國際化進程,為公司在未來全球范圍內的醫療創新技術和新藥研發布局。
制藥板塊:醫保控費壓力下保持穩健增長
2017年制藥板塊實現營業收入人民幣131.95億,同比增長28.62%,同口徑增長22.35%;實現分部業績人民幣18.60億,同比增長17.73%;實現分部利潤人民幣18.38億,同比增長12.05%。2017年,除新并購的GlandPharma外,公司制藥板塊共有21個制劑單品和系列銷售額過億元,其中5 個產品或系列銷售額均超過人民幣5 億,分別為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奧德金)、還原型谷胱甘肽系列(阿拓莫蘭針、阿拓莫蘭片)、注射用前列地爾干乳劑(優帝爾)、注射用頭孢美唑鈉系列和注射用炎琥寧(沙多力卡)。錦州奧鴻的核心品種小牛血清去蛋白提取物注射液受醫保控費等使用限制,銷售下滑27.16%,但凈利潤貢獻占比將降至10%以下,對公司整體利潤影響將逐漸減小。
醫療器械與體外診斷板塊:繼續創新驅動,業績保持快速增長
2017年醫療器械與體外診斷板塊實現營業收入人民幣32.14億,同比增長20.65%;剔除并購因素影響后,同口徑增長15.08%;實現分部利潤人民幣3.87億,同比增長20.01%,其中子公司Sisram凈利潤0.75億。2017年,公司核心產品HPV診斷試劑、醫療美容器械及牙科數字化產品線保持較快增長,共有6個生產或代理產品系列銷售收入過億,分別為達芬奇手術機器人設備及耗材,醫療美容器械Soprano系列、Harmony系列、Accent系列,HPV診斷試劑及結核診斷產品T-SPOT試劑盒。達芬奇手術機器人手術量繼續保持快速增長,中國大陸及香港地區手術量超過28,000臺,同比增長約46%;Sisram共2個產品通過歐盟CE認證、3個產品獲得美國FDA批準。
醫療服務:高端醫院和綜合醫院協同發展
2017年醫療服務業務實現營業收入人民幣20.88億元,同比增長24.49%,同口徑增長14.95%,實現分部利潤人民幣2.23億,同比增長49.93%。截至年末,復星控股的禪城醫院、恒生醫院、鐘吾醫院、溫州老年病醫院、廣濟醫院、濟民醫院及珠海延年等核定床位合計3,818張。核心子公司禪城醫院凈利潤1.86億,同比增長11.36%。2017 年,美中互利旗下高端醫療服務品牌“和睦家”醫院繼續保持在北京、天津、上海等核心城市高端醫療領域的品牌號召力和領先地位,青島和睦家已投入運營,廣州和睦家醫院和上海浦東和睦家醫院也在加緊建設中。2018年計劃推進臺州浙東醫院、淮海醫療集團項目、鐘吾醫院、廣濟醫院的改擴建項目、推動與淮安二院的合作,并積極尋求新的醫療服務并購機會。
Gland Pharma并表增厚公司業績,并帶來制藥新技術
公司于2017年10月3日完成Gland Pharma交割,至2017年底,Gland Pharma 為上市公司貢獻凈利潤人民幣6,289 萬元,占上市公司利潤總額的1.55% ,2018年全年并表下將顯著增厚公司業績。Gland Pharma去年獲批17個ANDA品種(29個規格),其中四季度獲批5個ANDA,整體業績增速有望繼續保持在20-30%。扣除無形資產攤銷及財務費用后,我們預計2018年Gland Pharma將增厚公司業績1.5-2億元。同時,復星也將借助Gland Pharma 自身的研發能力、國際化藥品注冊申報能力及印度市場特有的仿制藥政策及成本優勢,嫁接復星已有的生物醫藥創新研發能力及產品線,推動產品線及供應鏈的的整合及協同。
盈利預測及投資評級
我們預計2018-2020年盈利分別為37.63、45.44和53.83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20.4%、20.8%和18.5%,對應每股EPS為1.51、1.82和2.16元/股,考慮到公司是國內首屈一指的全球化醫藥投資和產業并購龍頭,我們給予2018年35倍PE,對應股價為52.85元,首次給予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
新藥研發進展不達預期;并購公司業績不達預期致商譽減值;核心品種大幅降價致業績增速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