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當地時間2013年12月31日晚,國際鋼琴巨星、聯合國和平大使郎朗與世界頂級交響樂團柏林愛樂樂團聯袂奉獻了一場新年音樂會,德國總理默克爾親臨現場為郎朗助陣,并稱自己是郎朗的“忠實粉絲”。
剛剛過去的一年里,郎朗馬不停蹄地展開他的世界巡演之旅,先后在巴黎、倫敦、南美和柏林的演奏會上,用曼妙的心靈和神奇的十指傳遞音樂之聲,一次次令世界驚艷。
新年期間,盡管郎朗身在德國,仍錄制了一段幽默風趣的視頻片段,向國內的朋友們道一聲:“馬年新年快樂!”當本報記者通過郎爸表達了對郎朗的采訪意愿時,郎爸熱情配合,很快就安排郎朗利用演出后的休息時間,與本報記者進行了一次電話連線。談到即將于本月十日在天津舉辦的新年音樂會,郎朗頗為興奮:“天津是個文化藝術氛圍濃郁的城市,每次去那里我都會感受到天津觀眾對音樂,尤其是古典音樂的喜愛和欣賞。”
記者:你已連續三次在天津舉辦新年音樂會,一定與這座城市緣份不淺。談談你對它的印象,尤其在文化方面,以及在這里舉辦新年音樂會的原因。
郎朗:我覺得天津是個文化藝術氛圍濃郁的城市,古典藝術在這里也有很好的市場。每次到天津演出,我都能感受到天津觀眾對于音樂,尤其是古典音樂的熱愛和欣賞。天津人過年的氣氛也在非常濃厚。我每次到天津,都要品嘗這里的美食,像狗不理包子,十八街的大麻花等。
記者:你此次來津,除了例行的演出外,還將與百名琴童彈鋼琴,與千名琴童及家長談鋼琴(大師課),其宗旨當然為了普及鋼琴文化。你在大師課上,準備告訴他們哪些切身的經驗和體悟?
郎朗:我想,百名琴童彈鋼琴和大師課這些公益活動,對于培養孩子們學習鋼琴的興趣,鼓勵他們刻苦練琴和把握科學的彈奏方法,是有積極引導作用的。我想特別對琴童和家長們說的是:首先要培養孩子對學習鋼琴的興趣。興趣是學習的出發點,沒有興趣是不可能彈好鋼琴的。有了興趣,然后通過優秀的鋼琴老師的指導,加上自己的刻苦訓練,幾方面的因素缺一不可。同時,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和影響也很重要。琴童家長要對孩子要有一個客觀評估,根據孩子的實際能力和性格特征,配合老師,因才施教,合理引導,持之以恒,必有成效!
記者:做為一個東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你用神奇的十指征服了世界。2013你在國際舞臺上繼續著你的輝煌。我們很想了解和分享你在法國國慶日“愛在巴黎”古典音樂會、英國皇家阿爾伯特大廳以及這次在柏林演出的盛況及其幕后故事,可以嗎?
郎朗:當然可以。去年7月14日是法國國慶日,奧朗德總統邀請我到當晚在埃菲爾鐵塔舉行的“愛在巴黎”古典音樂會上演奏,我把它當成一個向法蘭西文化致敬的機會,十分珍惜。談到演出地點,其實我在很多很“酷”的地方演出過,如天壇、長城、黃河之濱、好萊塢bowl等等,但在埃菲爾鐵塔演出卻像是做夢一樣。搭建在埃菲爾鐵塔下的音樂會舞臺通體是透明的,用數以萬計的燈泡串聯起來。在我演奏時,隨著音樂的節奏,鐵塔上閃爍起絢爛的燈光,瞬間全場沸騰,如夢如幻。當時我就想,如果有朝一日能在這里舉辦獨奏音樂會就太完美了!
這次我在德國柏林與世界頂級的柏林愛樂樂團及指揮大師西蒙·拉特爵士聯袂演出的新年音樂會,不僅承蒙默克爾總理親臨后臺看望,親切交談,笑言她是我的“忠實粉絲”;這場跨年巨獻還向20多個歐洲國家進行了現場直播。演出結束時,全場觀眾起立熱烈鼓掌歡呼,與電影院和電視機前的樂迷們遙相呼應,共同見證了“古典音樂史上的巔峰盛宴”(當地媒體語)!另外,我的最新專輯《普羅科菲耶夫第三鋼琴協奏曲與巴托克第二鋼琴協奏曲》,最近被itunes評為2013年度最佳古典唱片,itunes是當今世界上音樂下載量最大的多媒體平臺,在歐美市場占有率高達90%,其全球影響力獨一無二,對此,我當然深感榮幸。
記者:你對西方古典音樂的出色演繹,得到了世界級大師和西方觀眾的普遍稱贊和認同,這對一個東方人來說是十分難能可貴的。你是怎樣讓你的演奏征服西方觀眾的,有什么方法和“秘訣”可與大家分享?
郎朗:噢,我認為是這樣的:首先你要去多了解西方的文化,了解西方人的思維方式和對古典音樂的理解。然后,要結合具體的作品來進一步體會其中所蘊含的情感,只有把握住情感的脈絡,用心靈去體會和表達,才會演繹出最真實、最純粹和最能為西方人所接受的古典音樂。
記者:對西方觀眾不熟悉不了解的中國文化和中國音樂,你都做了哪些推介和傳播工作,你覺得效果如何?
郎朗:每當我在國外參加演奏會時,都會心潮澎湃。做為一個中國人,在國際舞臺上把中國文化傳播出去,是我的職責和使命。我愿意將中國的優秀文化帶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讓各國人民更了解它,熱愛它。我也經常演奏中國民族和民間音樂作品,有時甚至與父親合作,來一曲“土”“洋”結合的鋼琴二胡協奏,外國朋友也很欣賞。在我看來,音樂是促進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最好形式之一。
記者:你是一個熱衷公益事業的有愛心的青年藝術家,去年,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向你頒發了“世界和平大使”的榮譽證書,能回憶一下當時的情景和你的心情嗎?
郎朗:那是2013年10月28日,可能因為激動,我起得很早,做了一些準備就趕往紐約聯合國總部的一個圖書館禮堂。禮堂里早已云集了來自世界各大媒體的記者,他們的耳目真的是很靈通。授予我“聯合國和平大使”的儀式由聯合國副秘書長彼得·朗斯基·蒂芬索先生主持,潘基文秘書長為我佩戴了胸針,頒發了聯合國和平大使聘書。接過聘書時我的心情很激動,因為我知道這個榮譽不僅是給我的,也是給中國人民的。在發表演講時,我呼吁大家都來關心全球失學兒童的教育問題。從那時起,我內心就升騰起一種神圣而強烈的使命感,告誡自己一定要認真履行好聯合國和平大使的責任和義務,為全球教育事業做出自己的貢獻。
記者:你怎樣認識和理解藝術與和平的關系,準備如何在世界范圍內發揮和平大使的作用?
郎朗:我始終認為,藝術是沒有國界的,它能夠讓不同民族、膚色、國籍和文化背景的人們相互了解,增進友誼。我每年進行的世界巡演就是文化傳播和交流的極好機會。2004年8月,我做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國際親善大使,到過坦桑尼亞一個充滿貧困和疾病的小村莊,與孩子們一起演奏樂器。我從他們嚴重營養不良的瘦弱的身體中,發現了一種陽光心態和藝術天賦。當我得知他們中的很多人已感染艾滋病毒時,心情非常沉重而婉惜;同時,他們的堅強意志又令我非常感動。這一刻,我充分體驗到了生命的偉大,下決心要為世界上更多飽受疾病和貧困折磨的孩子們做些好事、善事,特別是用我的音樂,撫慰他們幼小的受傷的心靈。擔任聯合國和平大使后,我會參加聯合國委派的各種任務和活動,通過音樂教育傳達和平的理念。比如以我的郎朗國際音樂基金會和深圳郎朗音樂世界的名義,舉行慈善義演和公益大師課;前往貧困地區與孩子們互動交流,幫助他們解決生活上和受教育方面的實際困難等。總之,我會盡心竭力,不辱使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