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鄲之戰(zhàn)
長平之戰(zhàn)后,趙國一心求和,愿意割讓六座城池給秦國,希望借此休養(yǎng)生息。秦國也想緩一口氣,就答應(yīng)了趙國的要求。
趙國的大臣虞卿向趙孝成王建議到:“大王呀,秦國原本就是貪得無厭的虎狼之國,如果趙國向秦國割讓城池,秦國將更加強(qiáng)大,而趙國將更加衰落,那樣的話,趙國就危險了。所以還不如用這六座城池賄賂給齊國,聯(lián)合齊國共抗秦國,這樣的話趙國還有一線生機(jī)。”
趙孝成王認(rèn)為虞卿說得有道理,就采納了他的意見。
秦國遲遲得不到趙國的土地,認(rèn)為趙國出爾反爾,耍了自己。一怒之下,在公元前259年10月,命令大夫王陵為帥,率領(lǐng)二十萬大軍伐趙,直逼趙都邯鄲。
情況緊急,趙王令廉頗率十萬大軍迎敵,趙國的平原君散盡家財給士兵,還把妻妾家奴全部編入隊伍,號令全國軍民共赴國難。
趙國上下士氣高漲,萬眾一心,秦國的王陵苦戰(zhàn)斗到第二年,損失約五萬余人,仍然不能取勝。
秦國一怒之下,決定再次增加十萬援兵,命令大將白起接替王陵出戰(zhàn),但是白起稱病推辭,只好派王龁為主將增兵十萬,支援王陵。
還是久攻不下,秦兵死傷過半,秦王再次要求白起出戰(zhàn),白起依然稱病推辭。
大臣范雎舉薦鄭安平為將,再次增兵五萬,攜帶大量糧草支援王龁。趙國形勢不容樂觀,邯鄲城內(nèi)糧草告急,不得不向魏國、楚國求救。
脫穎而出毛遂自薦
公元前258年,趙國的平原君趙勝奉命到楚國搬救兵,打算從門客中挑選二十名文武雙全的人同往,已經(jīng)挑選出十九人了,剩下的一個怎么挑也不滿意。
這時,座位中坐在最末尾的一個門客站了起來,“我叫毛遂,到了主人這里已經(jīng)三年了,今天愿意追隨主人去楚國。”
平原君見狀,搖了搖頭說道“我聽說有才能的人,就像一把錐子裝到口袋里,它的錐尖兒很快就會刺破口袋,顯露出來。可是先生已經(jīng)來了三年了,我們看到先生有任何才能表現(xiàn)出來呀!”
毛遂禮貌地回答道:“那是因為我直到今天,才讓主人知道我是一把錐子,如果主人早點(diǎn)把我這只錐子放到口袋,那錐尖兒不是早就顯露出來了嗎!”
平原君見毛遂出語不凡,肯定不是等閑之輩,就同意讓他(毛遂)一起出使楚國。
一行人到了楚國,平原君陳述利弊,嘴皮子都磨破了,從日出一直談到日中,楚王一直優(yōu)柔寡斷,遲遲下不了決心。
毛遂見狀,按著寶劍沖上臺階,對楚王吼道:“聯(lián)合抗秦這種小事,三言兩語就說清楚了,現(xiàn)在從日出談到日中,還沒有打成協(xié)議,這算什么鳥事!是看不起我們趙國嗎?”
楚王呵斥到:“你算那顆蔥那顆蒜呀,我和你的主人正在談?wù)摯笫拢阌匈Y格插嘴嗎?還不滾下去!”
毛遂怒目圓睜,怒吼道:“你有什么好豪橫的,你之所以敢呵斥我,不過仗著我們在楚國的地盤,楚國人多罷了。但是現(xiàn)在我距離你只有十步之遙,大王的性命就捏在我的手中,楚國縱有百萬雄兵又能怎樣。”
楚王被他氣勢鎮(zhèn)住了,嚇得一愣,不敢再說什么。
毛遂接著說道:“我聽說商湯只有七十里的土地,卻能稱王天下;文王靠著百里的土地,而能使諸侯臣服;靠的難道是人多嗎?靠的不過是形勢罷了。現(xiàn)在楚國有五千里土地,雄兵百萬,卻被白起這個小兒,用區(qū)區(qū)幾萬兵馬,打得楚國滿地找牙,毀壞楚國先王的陵廟,擄走楚國的國君,這樣的恥辱,大王現(xiàn)在不趁機(jī)血洗,還有什么好豪橫的。”
楚王啞口無言,只好答應(yīng)出兵。
于是歃血為盟,合縱抗秦。
信陵君竊符救趙
另一邊魏國已收到了趙國的求援要求。
但是魏王一直按兵不動,指望坐山觀虎斗,坐收漁人之利。
平原君就寫信給信陵君,陳述利弊,殷切求救,信陵君深知此戰(zhàn)非同小可,如果秦國進(jìn)一步壯大,魏國以后的日子也不好過。
信陵君請求魏王出兵,魏王堅決不答應(yīng)。
門客候贏對信陵君說:“聽說大王的兵符放在臥室,只有大王的愛妃如姬有機(jī)會接近,如姬是個明事理的人,如果公子能說服如姬,盜出兵符,公子就可以接管兵權(quán),帶兵出征,救援趙國。”
信陵君立刻找如姬商量,如姬果然深明大義,一口答應(yīng)。趁大王不備,盜出兵符,交給信陵君。
隨后,信陵君假傳魏王命令,選出八萬精兵,直奔邯鄲。
趙、楚、魏三國聯(lián)軍,三面夾擊,打得秦軍潰敗而逃,死傷慘重。
后世評價
邯鄲之戰(zhàn),以秦國罕見失敗而告終。此一戰(zhàn)證明秦國并非不可戰(zhàn)勝,只要六國聯(lián)手,歷史必將改寫。可惜六國已經(jīng)衰落,且各有私心,給了秦國可乘之機(jī)。秦國稍作休息后,最終消滅六國,統(tǒng)一了全國。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全歷史》,《中華上下五千年》,《資治通鑒經(jīng)典故事》。
聲明: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如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作者刪除!
2021年03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