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嬰師帶娃最怕的是什么?
就是寶寶無休止的哭鬧。“寶寶一聲哭,父母抖三抖”。一聽到寶寶哭就抱起來搖一搖,晃一晃,是很多爸媽常做的事情,也是最常見的哄娃方式。殊不知,這種哄娃方式已經造成了很多嚴重的后果:
之前,臺灣新北市的一位新手父親,因為7個月的女兒哭鬧不停,便把孩子放在搖椅上搖晃逗哄,孩子很快就口吐白沫,昏迷不醒,送到醫院也沒救回來!
每年都有很多小寶寶因為父母不正確的搖晃方式導致腦出血、昏迷等癥狀。
生活中這些常見的哄娃的動作其實都很危險:
1.前后左右用力搖晃嬰兒;
2.將寶寶直接往床上扔;
3.把寶寶反復拋向空中再接住;
4.抱著寶寶原地打轉,或坐在椅子上旋轉;
5.讓寶寶坐在大人的腿上,向后用力翻躺;
這些動作為什么會傷害孩子?
因為嬰兒頭大身子小,頭部重量幾乎占身體總重的1/4,可是頸部肌肉不夠發達,缺乏對于頭部的支撐。
如果大人劇烈搖晃寶寶的身體,寶寶的頭部就會旋轉失控,嚴重可能會造成腦出血,甚至死亡。在醫學上,我們跟這種現象叫做“嬰兒搖晃綜合癥”。
大家在哄娃的時候千萬不要再做這些危險動作了!那我們應該如何安撫哭鬧的寶寶呢?
大家要知道,寶寶哭鬧并不是沒有理由的亂哭一氣,這是孩子表達自己不舒服的一種方式,所以我們首先要了解孩子為什么哭,再對癥解決。小孩子哭鬧,最常見的就是下面這些原因:
1、吃:
對于新出生的寶寶,有些照顧者經驗不足,不知道每次該給孩子吃了多少奶,所以經常發生喂奶1-2小時后孩子就會哭鬧的情況,這個時候如果把手指放在孩子的嘴邊,孩子表現出了強烈的覓食動作,那么這種哭鬧往往由于母乳不充足,孩子饑餓所造成。
對于4~6個月的孩子,奶量基本穩定,但開始添加輔食。如果在添加新食物的當天或第二天,孩子出現明顯哭鬧,常常是由于孩子對新食物不耐受,家長再仔細檢查可能發現孩子肚子比較脹,有的甚至出現腹瀉或便秘,有的可能出現皮疹。如遇這種情況,家長應暫停這種新食物。
2、喝:
母乳喂養6個月內可以不給孩子喝水,但有時天氣太熱,或室內溫度太高,孩子可能需要較多水分,所以有時孩子哭鬧可能是因為渴了。
如果每次哭鬧都讓孩子喝奶,可能會造成喂養過度,表現為大便里有較多奶瓣,呈消化不良狀態大便,或大便次數或量增多。如果出現這些情況,可以適當給孩子喝一點點水。
3、拉撒:
孩子拉撒后常常會哭鬧,所以孩子一哭鬧,首先看看有沒有拉撒。要注意每次大便后給孩子及時更換紙尿褲,清洗臀部,抹點護臀霜,以防臀紅。換紙尿褲時要注意孩子的衣褲有沒有濕,如有要及時更換。
有的孩子小便前或小便后會哭鬧,家長應該加以重視。小嬰兒的泌尿系感染癥狀常常比較隱匿,容易被忽略,排尿前后哭鬧就是癥狀之一,如果有癥狀要及時檢查治療。
4、睡:
孩子困倦時易哭鬧,尤其是想睡覺而外界環境比較嘈雜吵鬧時孩子容易哭鬧,此時應在相對安靜的地方抱著孩子盡快哄孩子睡著。
5、穿著:
如果室內溫度過高,而孩子穿著過多,常會引起孩子哭鬧。溫度高穿得多,孩子容易出汗,即使在寒冷的冬天孩子也有可能出痱子。當孩子哭鬧時要注意觀察皮膚是否干燥光滑,如果出汗潮濕,則可能是穿太多了,及時給孩子增減衣服。
另外不建議給小嬰兒佩戴飾品,可能會對嬌嫩的皮膚造成傷害,有些材質還可能導致孩子過敏。
6、疾病因素:
除上述因素外,還有一種哭鬧需要家長了解,這就是腸絞痛。
腸絞痛多發生在寶寶出生后2~3周,3~4周后就會明顯減少。腸絞痛一般發生的很突然,以嚴重哭鬧為主,可持續2~3小時,哭鬧一般在傍晚發生得比較多,不過基本上都可以自行緩解。
但是光看著寶寶一直哭也不是辦法,這時照護者可以多為寶寶做排氣操、飛機抱、讓寶寶多趴、按摩腹部來讓寶寶舒服一點。
排氣操
飛機抱
做飛機抱時要注意:
1、剛喂完奶別抱。
2、動作一定要穩,保護好孩子的頭頸部。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其他病癥也會導致寶寶哭鬧不止,如果無法自行判斷孩子的癥狀,一定要及時去醫院檢查,遵從醫囑來治療。
最后還要提醒下大家,在安撫寶寶的過程中,照護者一定先調節和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你的情緒越穩定,寶寶才越容易安靜下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