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知識服務或推動大學轉型
原作:龔蕾
沒有互聯網前,人們獲取知識渠道非常有限,紙質版圖書,圖書館,紙質雜志等。課本、紙質書本是產品,圖書價格隨通脹率不斷上漲。互聯網出現后,產品搬到線上,服務涌現,知識產品升級為知識服務,從文字、圖片、到視頻、在線專家咨詢,獲得知識服務的方式多種多樣。
世界名校公開課,隨時隨地聽世界名校課程,了解不同國家歷史文化,欣賞世界風景,移動互聯網播放視頻可反復播放,聽過的課程可再次播放,而且可通過網絡在線與朋友們互動交流,即時互動,分享觀后感。虛擬技術把博物館搬到線上,帶上頭盔眼鏡,人們就可以看參觀宇宙,虛擬實踐醫學人體立體解刨實習手術。學習一門技術或了解汽車結構或生產過程,打開視頻看看就明白了,學習如何紀憑證做賬,打開視頻看看就明白了。學習一道菜怎么做,打開視頻看看幾分鐘就學會。學習法律知識可通過在線咨詢,育兒保健知識也可通過視頻隨時隨地學習。
互聯網發展卻很快,圖書館文獻中心從信息檢索向知識服務轉型,搜索改進、資源關聯、術語資源開發,知識服務。看到一篇文章,美國有中小學生不用背著沉沉的大書包,只需隨身攜帶一本平板電腦,學生輸入學號,下載課本或課件。互聯網可能能夠反復播放學術報告或任何一門課程任何一節內容。紙質課本變成了在線視頻服務。
近些年,大學不斷擴招,校園不斷擴張,在周邊不斷開發分校區,分校區與主校區較遠,校車數量不斷增加,每天圍繞主校區往返或環繞運輸,學生們上一節課,很早很早起來,做校車一個多小時甚至更長,到較遠的分校區,繞著大校園找到某一棟教學樓某一間教室,然后下一節課在奔赴趕往另外一個很遠的教室。上完一天課程,排著長長隊伍等待校車,乘坐一個多小時甚至更長時間,返回校園宿舍區。把時間花費在往返交通上。
互聯網發展很快,用手機終端教學視頻,遠程教學,互聯網隨時隨地下載課件。圖書館隨互聯網可移動,博物館是線上虛擬視頻瀏覽,固定課堂搬到線上,哪個教授服務好,就選擇哪位教授的課程,而不是教授講解什么,學生被動聽什么。專業可創新,根據學生修學課程,創新專業。只要學生學到知識認為對今后從事職業有價值,就選擇哪個課程,專業多種多樣可創新,而不是統一標準化批量。
知識服務時代來了,課本書本從實體產品變成線上知識服務,虛擬技術把博物館搬到線上,化學實驗室與解刨手術實習室變成線上虛擬實驗室,實體教室或許不需要那么多了,把全部課程搬到線上,也不用分一班二班,哪個教授講得好,學生們選擇多,就下載哪個視頻,課堂視頻可反復播放,遠程課堂,實體課堂地點也許是某一個城市的景點,企業生產線工廠,廣播電視臺播映間,移動醫院會議室,體育活動大操場,遠程視頻讓授課者遠程即時視頻教學交流互動。
未來大學或與想象不一樣,大學或沒有食堂,學生們回到宿舍做飯,或者點點手機訂餐,可以在宿舍就餐,也可去統一餐廳就餐,有微波爐,清洗設施等。大學升或許不需到食堂打飯打水,宿舍就是熱水,訂餐服務。新能源技術發展很快,在每棟宿舍樓頂安裝太陽灶,滿足洗漱一棟樓洗漱熱水需求。上課下課帶一個平板電腦與學號密碼就可以了,寫論文查閱期刊登陸下載瀏覽,分享各個城市的圖書館資源,未來大學或許沒有圖書館。所有教學視頻與學術報告放到網上,學生可選擇更靈活時間學習,定制課堂選擇跨學科基礎課程,創新專業,網絡互動,教室或更像辦公室,到全世界各個城市體驗旅游,通過互聯網互動交流討論,只需隨身攜帶一款平板或筆記本電腦。上課地點可以是航空飛機內,餐廳廚師廚房,演員拍戲場景地,醫院會議室,歷史景點,長跑海邊,汽車制造流水線工廠,服裝設計室,物流配送中心,廣播臺播放室、機器人修理辦公室,或者世界各個城市任何一個地方。
知識服務或蘊藏巨大機遇,而互聯網知識服務或推動大學轉型。
(以上僅代表筆者個人一點兒不全不足想法,歡迎指導歡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