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愛的魅力
愛心是一種最能體現無私意蘊的情感, 它能清除悲傷的瓦礫,推倒絕望的斷壁,也能點燃希望的燈。教師的愛更是一種神奇的力量,是除了母愛之外,世界上又一種偉大的愛。因為師愛可以引導學生產生巨大的內動力。教師給學生以親近感、信任感、期望感,學生才會對教師產生依戀和仰慕的心理,才會喜歡上教師所教的科目,才會聽從教師的教導積極進步。因此,教師必須用自己的愛心去感化學生,做到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寓理于情,情理結合,就會收到良好的德育和智育效果。
我從事小學教育工作算起來已經有17個年頭了,其中的酸甜苦辣嘗了不少,一件刻骨銘心的往事至今難忘,是這件事讓我真正體會到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施以師愛是多么重要。
那一年,我第一次當上56個孩子的班主任,面對著剛從鄉下轉學來的高大、憨厚的五年級學生,我信心十足,憑著自己的牛高馬大和兇神煞氣的樣子,教好這些學生不成問題。于是在工作中,我總保持著一種威嚴的姿態,以準軍事化的管理方式要求著我的學生??墒屡c愿違,這些學生因剛轉學,對新環境還不適應,剛開始對我的教育言聽計從,但當他們適應新的環境后,“違抗”命令的現象開始突現,我利用我自信的威嚴施以鎮壓。起初,學生迫于我的“威嚴”,當面平靜了下來,但過一段時間后又舊病復發,并有愈演愈烈的趨勢,這些學生已經不把我的“圣旨”當一回事了,由平時的暗地發作上升到當著我的面故技重演。一天,正上數學課,當數學老師轉身在黑板上板書時,幾個調皮的“家伙”竟站到課桌上表演“節目”,弄得周圍的同學哄堂大笑,數學老師批評他們,他們還做鬼臉。見到這樣的情形,我氣極了,沒等數學老師下課走出教師,就沖進教室劈頭蓋臉地喝斥起他們來?,F場很快就安靜了下來,剛才很“神氣”的幾個同學見到我的兇樣臉色也變得發青了。我心中暗喜,這回你們知道我的厲害吧,看你們今后還敢不敢搗亂。于是我又下了幾道禁令后才走出教室。晚上,我去宿舍巡視紀律,當走到本班宿舍門外時,只聽見我班幾個“家伙”正在高談闊論著白天發生的事。從他們談論的話中,我聽出他們并沒有把我平時對他們的教育當成一回事,還說我對他們的喝斥是在發瘋,是我有精神病。說什么我平時對他們的教育缺乏忍耐性,只會吼,不會關心、體貼他們,這樣的老師不值得尊重。聽到這樣的評論,本來想再次發火喝斥他們的我愣住了,我難以相信我在學生的心目中會是這樣的糟糕,難道我的教育方式真的有問題嗎?我不得不陷入深深的反思之中。
其實,老師對學生的愛的表現有多種方式,我的做法也是從愛的角度出發的,但方法上卻讓學生無法接受,無法理解,反而讓他們覺得自己在老師眼中是釘子,是最不受歡迎的人,反正他們不管做什么都不會博得老師的歡心,學得好與否已經無所謂了。學生有了這樣的叛逆思想,行為上就有出軌的現象,更不用談學習了。我重新審視自己,覺得學生所講的也有一定的道理,他們所作的一切其實不是想讓我對他們引起重視,是在期待著我的愛嗎?如果我再一意孤行,這個班的將來真的不可思議。從此,我默不做聲地改變我的管理方式,有事無事都深入班級或宿舍與學生談心,增強學生對我的信任。對班中的“調皮家伙”,我更是別出心裁,經常安排一些事情讓他們去完成,樹立起我對他們很重視了的形象。他們偶爾發生的違紀行為,我不再在大眾面前大聲喝斥,而是找一個幽靜的地方與他們談心,講道理。在尊重他們人格的基礎上以理服人,學生很感動,也十分贊賞這樣的教育方式,他們從中學會了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的道理。
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我班的班風學風有了很大的改變,值得慶幸的是本來特別討厭語文的同學現又感興趣了,在期末的測試中,他們還考出了相當不錯的成績。
愛是人的一種基本需要,更何況身心處在發展變化尚未成熟的小學生階段,他們不僅需要溫暖、關懷、尊重、信任和理解,更迫切需要愛。愛是學生的一種心理寄托,是一種內心渴望,教師只要真心付諸愛,不僅使學生體會到溫暖之情,而且很容易使學生感動,一旦學生這種心理需求得到滿足,就可以啟迪學生的心靈,喚醒學生的理智,溝通師生之間的了解,增進師生之間的友誼,使師生之間的情感產生共鳴,學生就會從內心深處對教師產生親近感和依戀感,學生就會把對教師的愛遷移到對教師的尊重和接受教師的教育上,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會油然而生,從而產生最佳的學習效率。
重德博識,開拓務實,是我們共同的心聲,更是我們的堅定誓言!我永遠不會忘記自己身上的責任,在播撒知識的同時也把愛種在孩子們的心間,因為我知道:在這世上,有一種最能體現無私意蘊的情感叫做愛心,它能清除悲傷的瓦礫,推倒絕望的斷壁,也能點燃希望的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