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傳統概念上,高校食堂只是供師生就餐使用的場所,似乎跟校園文化沾不上邊,其實不然,高校食堂在大學生的生活中已占據了重要的位置,不僅僅只是師生生理需求的就餐之地,同時也是大學生們聚焦、交流的場所。
大學里的食堂文化建設也是校園文化、校風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就大學食堂而言,食堂文化也是食堂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也直接關系校園文化的建設與發展,食堂文化建設的內容也涉及到多個方面,除了食堂的軟硬件建設外,還必須有全體就餐師生和相關的部門的參與才能建設好和諧的食堂文化。
有人認為食堂文化建設就是在食堂內部開展文化教育、宣傳及娛樂活動,增強員工的凝聚力、責任感、服務理念。其實它只是食堂文化建設的一部分,食堂既是師生就餐的場所,也應具備為師生提供精神食糧的功能,讓人感受到消費的是食品,感受的是知識、享受的是文明,將精神文明建設真正的融入其中。
高校食堂的基礎文化
高校食堂不應局限于學生吃好、吃飽、吃得健康的問題,而應超越其原有的定義,充分注入校園文化元素,比如創建“文化餐廳”、“文明餐廳”等,讓食堂上升到一個更高的文化層次。加強食堂文化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 提倡文明用餐
現代校園節奏比較快,很多學生早上匆匆出宿舍,幾乎省略了早餐這一環節,而到中午用餐時,更是饑餓轆轆。這個時候最能考驗人,是否做到有序文明用餐,自覺排隊,互相謙讓,不搶菜,勺子不亂放等。先來后到是君子所為,飯菜穿腸過,禮讓心中留是一種境界!為他人留下一片天地,為自己留下一個風度,人人都以我為美德,傳恒運美名。
2. 提倡勤儉節約
古詩曰: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要知道盤內一分鐘,廚內更多功。倒下的是剩飯,流走的是血汗。珍惜糧食,遠離浪費,養成勤儉節約的良好習慣是我們努力的的方向。
3. 搞好衛生安全
首先,食堂工作人員持健康證上崗,衣著整潔,衛生習慣良好,餐具高溫消毒,堅持生食與熟食、食品與雜品、成品與半成品隔離。其次,保持餐廳窗明幾凈,桌凳無油痕,地面干凈。再者,人人都養成講衛生好習慣,不隨地吐痰,不大聲喧嘩,不口沫橫飛,共同維護食堂衛生,陶冶健康情操。
4. 飯菜色香味美
民以食為天,搞好學校的飲食工作事關大學生的成長和學校的穩定,如何搞好學校的飲食工作,確保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學習、生活,首當其沖的就是讓大學生吃好,要想吃好,飯菜就得達到色香味美。色即色澤、色彩,視覺感受;香即氣味,嗅覺感受;味即味道,味覺感受;美即視覺、嗅覺和味覺獲得的綜合感受,色香味是有形的,美是無形的。因此,改善學生飲食,注重飯菜之間的營養搭配、葷素搭配、涼熱搭配,在保證營養的基礎上追求色香味美,確保學生能吃飽、吃好。只有讓學生吃好才能保證學生的身體素質,才能讓就餐學生滿意。
5. 健康飲食搭配
現代人都非常注重健康,注重飲食,而合理的搭配是擁有健康身體的重要途徑之一。“全盤皆肉”或“全盤皆素”都是不合理的搭配。正確的飲食理念應是“五”谷搭配,粗細搭配,素食搭配,多樣搭配,健康自然而然就吃出來了。
古人曾把廚房稱為“煉珍堂”,那么,在“珍堂”里“煉”出的美味佳肴更要與我們這些現代文明大學學子相匹配,真正吃出健康,吃出品位,吃出文化!
高校食堂的桌貼文化
如今,各高校食堂的餐桌上都貼上了美麗的宣傳畫,這些宣傳畫所倡導的健康飲食、節能節約等理念于無形之中深入到了就餐者們的意識之中,并影響著他們的飲食行為。
一、 學校文化SIS整體規劃
1、學校校本儀式、專題活動、習俗活動等學校行為系統規劃;
2、學校校徽、標準字、標準色、辦公用品、學習用品、接待用品等學校視覺系統設計;
3、學校大廳、走廊、樓梯、教室、辦公室、接待室、會議室等室內文化以及室外墻體、人文景觀、校園雕塑等環境文化規劃。
二、 學校文化要素單項延伸設計
1、 學校德育展室、黨員活動室,會議室、接待室、校史展覽廳空間設計;
2、 學校宣傳冊印刷設計;
3、 學校文化墻、雕塑設計;
4、 學校個性化走廊展板設計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