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痛針灸,手到病除
臨床總結了一下這幾種,共享一下。
一側腰胯痛,即秩邊穴處痛。取同側承山即可。時間短的,在承山穴處找到壓痛點,用力壓五分鐘即可。不用針,一般一次即好。
命門處一片痛,并有沉,不能彎腰,不能轉身等,針飛揚及陽交穴處壓痛點。這個最為有效,患處再給個揚刺。大概一次即可見輕。一周能好個差不多。
夾脊處痛,即脊柱骨向外上兩寸內的痛,針雙側足三里加足臨泣。這個特效。是倪海廈老師的經驗。用過很多例了,真是手到病除。
脊柱骨節痛,后溪配痛點外開一寸。
別的就是老套路了,不在此寫了。
【揚刺:這種方法是在正中直刺一針,四周斜向中心橫臥透刺四針的一種方法,用其來治療受病部位較淺而相對來講范圍較大的痹病。這種刺法分散而浮淺,含有“揚散”的意義,故稱之為“揚刺”。《靈樞·官針篇》曰:“揚刺者,正內一,傍內四而浮之,以治寒氣之博大者也。”在臨床中常用來治療皮下結節或腱鞘囊腫等病。后世有醫家認為皮膚針中的“梅花針”,是揚刺法的演變。】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