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源】南京夏桂成教授經驗方。
【組成】鹿銜草15-30克、馬鞭草15-30克、茜草15克、益母草15克
【主治】血熱夾瘀型之月經過多,經期延長、崩漏等。
【方解】四草湯由南京夏桂成先生所創,具有清熱利濕,化瘀止血的作用,可應用于血熱夾瘀的經期出血、崩中漏下、產后惡露不絕、盆腔炎性出血、青春期或更年期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等。
方中鹿銜草清熱止血;馬鞭草清熱利濕,化瘀止血;茜草、益母草化瘀止血、收縮子宮。四草湯常聯合失笑散加減使用,加炒五靈脂、蒲黃,加強化瘀生新之作用。以達到更好的控制出血的效果。由于典型的單純的瘀血證型并不常見,所以在運用活血化瘀的方藥時,必須根據兼夾的證型及生理階段的特點來具體使用。
血熱夾瘀者,加大小薊、仙鶴草、炒丹皮各10克,鉤藤15克;血瘀夾寒者,加艾葉、肉桂各5克;氣虛者,加黃芪、黨參各15克,枸杞子10克;出血量多者,加三七粉3克吞服;出血量少,淋瀝不盡者,加炒當歸、赤芍各10克,澤蘭12克。
【醫案】
盧某,女,48歲,已婚。2005年7月21日初診。
主訴:月經失調近1年。LMP7月19日,現為月經周期第3天。患者近1年來出現月經失調,經行淋瀝不凈,有時崩沖量多,經用丙酸睪丸酮、催產素及止血藥后,出血減少,常需月余始凈。此次適值經行第3日,量多陣下如崩沖,色鮮紅有較大的血塊,用止血劑后出血未已,伴有頭昏頭疼,胸悶煩躁,口渴咽燥,夜寐甚差,腰酸腿軟,大便干燥,7-15/30-35,量多,經色鮮紅,血塊多,無痛經。妊娠史:1-0-2-1
診斷:崩漏。辨證:陰虛血熱夾瘀。
治法:滋陰清熱,化瘀止血。予以四草湯合固經湯加減。
炙龜板15克、炒黃柏10克、赤芍10克、炒白芍10克、黑當歸10克、椿根白皮10克、炒川續斷10克、馬鞭草30克、鹿銜草30克、大薊10克、小薊10克、鉤藤15克
另吞云南白藥。
服藥5劑,出血大大減少,轉從滋腎調肝,加入二至丸,10余日即凈。之后囑服杞菊地黃丸口服液、烏雞白鳳丸善后。
【按】夏老認為,更年期所有的病證,以寒熱錯雜者較為多見。圍絕經期崩漏的原始病因,一方面在于腎水虧虛,進而水不涵木,心肝失養,相火妄動;另一方面陰精衰竭,損及陽氣,腎陽虛則脾陽亦有所不足,加之肝郁之后克伐脾胃,使脾更虛。此外,由于絕經過渡期患者情緒不穩定,煩躁憂郁,氣機不暢也可導致血瘀。
本例就婦科特征而言,屬于血瘀夾血熱;就全身癥狀而言,屬于陰虛心肝火旺,故必須以滋陰養宮為主,佐以化瘀止血。一般出血期用四草湯合固經丸治療。崩漏控制后,除絕經過渡期早期患者需運用調周法,恢復月經周期和排卵功能外,圍絕經中晚期已不適用調周法,故轉從心、肝、脾、胃論治。脾胃為后天之本,先天已衰,全賴水谷以滋養,故其固本復舊重在調脾胃;調理心肝可以穩定心理,舒暢情懷,防止發作,鞏固療效。
本文摘自胡國華、羅頌平主編《全國中醫婦科流派名方精粹》,特表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