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與音樂保持密切聯系,享受音樂,美化人生的巨大動力。本文論述了在音樂教學中,學生興趣的培養,并提出了音樂興趣培養的幾點做法。
關鍵詞:音樂課教學學習興趣學生
中圖分類號: G632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1672-1578(2010)05-0134-01
愛因斯坦曾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國古代教育家孔子也說過“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都說出了興趣對求知的重要性。興趣是中學生學習音樂的基礎,是學生與音樂保持密切聯系,享受音樂,美化人生的巨大動力。音樂教學活動應以學生為主體,學生主動參與的過程。一個成功的音樂教師要善于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點燃學生求知的烈火,讓他們主動地參與到音樂教學中,培養和發展他們感受音樂、表現音樂的能力,陶冶情操、凈化心靈、提高審美能力,這是保證學好音樂的先決條件。那么,如何培養中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呢?筆者結合自己多年的音樂教學實踐,談談幾點看法。
1 創設音樂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通過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對學習內容產生興趣。用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感染學生的情緒,激發他們的情感,激勵他們向更高的境界攀登。教師要運用語言、實物、音樂等手段,創設生動真實的情境,激發積極的情感。首先,要從組織教學開始。例如:教師用親切的眼神、細微的動作、和藹的態度、熱情的贊語等,都會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產生良好的音樂審美心境。其次,注重音樂教室內外環境的設置。教師可以在音樂教室的樓道墻上張貼幾位音樂大師的畫像及生平簡介,如貝多芬、肖邦等。
2 提高教師自身素質,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提高興趣
教師自身素質的高低對學生的興趣也起著非常重要的影響。首先,音樂教師本身要具有淵博的音樂知識和技能,學生才會信服,教師才有可信性和吸引。教師要掌握過硬的音樂專業知識,以近乎完美的形象出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先對你產生興趣,才能對音樂課產生興趣。其次,教師要有較強的課堂教學能力,才能教會學生觸類旁通,舉一反三,呈現出生動活潑的課堂氣氛。
教師和學生形成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對鞏固音樂學習的興趣至關重要。和諧的師生關系具有巨大的“親和力”。正所謂“親其師才能信其道,信其道才能從其學”。 教師對學生的信任和鼓勵都會激發學生對老師產生強烈的認同感,從而對老師所教授的課程產生濃烈的學習興趣。因此,筆者認為首先教師必須尊重、關心每一個學生。善于發現學生的優點,善于用親切的眼神、和藹的態度、熱情的贊語等來縮短師生間心靈的距離。那么學生也會喜歡、尊敬教師,并愛上該老師所教的這門課。其次,教師要樹立學生學習音樂的信心。鼓勵學生主動發言并上臺展現自我,讓學生感到課堂是自由的。不同的學生的基礎不同,教師要采用“不平等”競爭法,在比賽和游戲中,對不同水平的孩子提出不同的要求,使大家只要全力以赴地參與,均有獲勝機會。學生自由選擇多種學習方式,從而獲得愉快的情感體驗,對學習音樂產生濃厚的興趣。
3 善于表揚,培養學生自信心
俗話說:好言一句三冬暖。心理學研究證明:人獲得成功體驗時,會激發內在積極因素,且會向更成功的方向繼續努力。積極的評價是一方對癥的好藥,所有人都喜歡被人夸獎的,而且學習興趣的激發或維持更少不了外界的評價。尤其是在學生沒有信心時,教師應及時的鼓勵會給學生很大的幫助,只要學生有一點點進步就加以肯定,而這種鼓勵不僅體現在課堂上,而且也要體現在學生的課外興趣活動上。在音樂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及時肯定、鼓勵學生,激發他們學習音樂的自信心。通過多年的教學經驗,筆者發現在活動中被教師肯定、表揚的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音樂知識技能有所進步,對音樂的表現能力也大大增強,學生在音樂活動中體會了音樂的快樂,增加了自信心。
4 開展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發展興趣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興趣的源泉在于運用。”教師要采用各種方式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不僅能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同時也可以提高音樂教學質量及增加中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筆者認為可以利用課外活動時間開展讀譜知識講座、成立合唱團、器樂合奏隊等活動;到附近兄弟學校交流聯歡;經常開展音樂文藝活動如參加“中學生藝術節”文藝匯演等。教師應精心組織活動,耐心指導學生,提倡重在參與,面向全校學生。讓學生參與到社會實踐中,樹立學生的自信心,樂于實踐,,敢于實踐,大膽地自我表現,全面提高音樂教學的影響。通過各種有益的課余活動,對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開闊眼界,促使更多的學生對音樂產生濃厚的興趣,發展音樂特長有很大的作用。
5 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輔助教學,培養學生興趣
現代化輔助教學手段主要有:多媒體設備、錄像片段、微型電腦等。教師通過網絡搜集各類作品分類整理,結合授課內容精心制做多媒體課件,要善于運用幻燈、錄像、演示等多種手段,使學生身臨其境的感覺。例如:在教學中,老師的一切語言和情景演示,都隨著音樂的展開而同步進行,學生聆聽優美的音樂,看著栩栩如生的畫面,沉浸在審美的情境之中。新穎、形象、直觀、有聲有色的影像既能抓住學生的心激發學生的興趣,又能增強學生的音樂感受能力和領悟能力,拓展學生視野,發展學生審美能力。
總之,興趣是人的一種帶有趨向性的心理特征。音樂學習,興趣為先。在音樂教學中,教師要把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放在首位,為學生創設一個輕松、和諧的學習環境,激發學生強烈的探索欲望,培養濃厚的學習興趣,讓他們學會自主學習、自主探究,培養他們的自信心,這樣學生的音樂審美素質就會得到很大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吳丹.如何上好音樂鑒賞課的幾點粗淺見解[J].考試周刊,2009(27).
[2]張世明.音樂鑒賞課教學的幾點體會[J].廣東教育(教研版),2009(6).
[3]田娜.高中音樂鑒賞課教學方法探究[J].科技信息,2009(8).
[4]陳燕.音樂課堂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J].中國校外教育,2008(12).
[5]龔淑艷.激發學生音樂興趣例談[J].貴州教育,20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