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柏近期在市場上異常活躍,價格更是屢創新高,老吳不老的一篇文章,可謂小編見過關于崖柏最為全面介紹,為了讓家人更好了解崖柏,特意借此分享給大家,喜愛崖柏的藏友這回可以做全面學習了。
崖柏源于3億年前,是恐龍時代的植物,被植物學家稱為世界上最珍稀、最古老的裸子植物,素有“活化石”之稱,是我國特有的國寶級植物,因其生長在海拔較高的懸崖峭壁上,故稱之為“崖柏”。崖柏是一種全天然植物,無法人工培育和種植,量少,具有不可再生性。尤其是生長在懸崖峭壁上的崖柏,量相對更少。淡咖啡色的崖柏,俗稱“陳化料”,歷經成百上千年風吹日曬,氣味穩重,香氣聞起來很舒服。因為崖柏很難人工培育,不可再生,而且量少,這是崖柏被收藏的基礎。同時,近一兩年來,受相關保護條文的影響,大紅酸枝的價格被炒得太高,紅木投資資金急于尋找新的替代品,于是一些投資者將目標轉向崖柏。
崖柏具有藝術價值,收藏價值,藥用價值,研究價值,近兩年在木制品器物行業非常活躍,可以說是近兩年木頭類收藏新秀。有關崖柏的更多介紹,以及如何如何成為一匹黑馬,這里我不用多做累述了,去年底3.8億元拍賣價格的崖柏“飛龍在天”類似的報道,以及央視的有關崖柏的新聞已經夠多了。
那么問題來了,崖柏為什么這么火呢?炒作也好,追捧過度也罷,我個人認為,崖柏具有收藏的基本要素①珍稀性,②不可再生,③四個價值(藝術價值,收藏價值,藥用價值,研究價值),具備這三點基本要素,崖柏就成為遲早會發光的金子了。然而這只是基本要素,認為更重要的是下面這幾點(以下幾點均從做工藝角度出發考量)。
總結崖柏料質優勢特性:
崖柏質地細膩油潤,細膩程度不輸海南黃花梨。
崖柏以高油著稱,邊邊角角的碎屑都可提煉精油,制作精油皂(前段時間朋友制作了一批崖柏精油皂,我送客戶,收到客戶對崖柏精油皂反饋非常好)。油性來說也不輸海南黃花梨。
崖柏具有綿柔的藥香氣,生料老料陳化料氣味兒有所不同(下面會有描述)。相對于海黃而言,例如一個珠串,海南黃花梨成品在北方基本很難聞的到海黃的降香味兒,而崖柏很小的玩意兒都能普通人明顯聞的到,氣味來說也不輸海黃。
雖然整體來說崖柏紋理不比海南黃花梨,但崖柏的滿雀眼瘤疤比海南黃花梨存世量要多很多,也算是彌補了一下紋理的缺憾。
迄今為止,木制品器物中,崖柏是出掛瓷出包漿速度最快,效果最好的木質,這一點目前我是沒見過能夠超越崖柏的木質。
“根據日常制作器物,總結的五點料質優勢,大家就不難明白崖柏為什么這么“火”,其實應該說崖柏這么問,崖柏憑什么能不“火”呢?”
那么問題又來了,到底什么是崖柏呢?崖柏到底怎么跟市場上的側柏,土柏,坡柏區分呢?我們來一一解惑。
我們先來解決崖柏,土柏(地柏),坡柏的區別。
先從他們的生長環境入手。
注意:本文中說的土柏也稱地柏,我們先來看看土柏與坡柏,側柏以及崖柏放到最后再說。先來看看土柏,其實土柏是俗稱,并不是學名,顧名思義就是生長在土里面,如下圖。
最后我們來看看崖柏的生長環境如下圖:
我們再來看看崖柏老料陳化造型原料。造型料多產于太行山山脈。如下圖:
下面是陳化料,老料帶瘤料。瘤疤,瘤包料多產于大巴山的重慶城口縣,行里面俗稱川料。
“由上面兩個圖片大家不難看出,產于太行的料由于太行山區氣候干燥,風力強勁,所產崖柏更容易形成曲欹姿態,同時料體小而精,含水分較少,加工出的藏品不易開裂,穩定性較好,最適合個制作雕刻,藝術擺件,而城口的川料多相對多瘤包,非常適合制作珠串手把件,所以行里就有了一句俗話:太行的擺件,城口的珠串。”
我們再來下面看看土柏(地柏)坡柏的生料(新料):
土柏(地柏):本身就是個俗稱,并不是學名,指的就是在土里生長的柏樹。坡柏與土柏是非常類似的,這種柏樹的年輪非常稀疏、油性小。很多土柏料子的飾品,佩戴把玩一段時間后都會失去油性,很干,手感也非常粗糙,香味也會漸漸消失。至于坡柏,通俗來理解就是長在坡上的柏樹,它的明顯特征是年輪相對較稀疏,油性、味道也不如崖柏。據了解,土柏、坡柏所以會泛濫于市,主要是因為近幾年崖柏在資本的炒作下價格暴漲,尤其是福建的炒家進來后,崖柏的市場出現“井噴”。
從以上原料圖片不難看出,崖柏由于惡略生長環境導致形狀非常不規則,出材很難,而土柏坡柏非常筆直。
我們先來看看坡柏,土柏(地柏)開料如下圖
生料水分較大,氣味辛辣,甚至發酸辛辣的氣味兒,有的有腥臭味,氣味比較沖,有刺激性,聞著很不舒服。
土柏坡柏生料,開出來溜體分布不集中,只在外觀瘤包位置有稀疏的瘤花。
我們再來看看崖柏陳化料以及崖柏老料開料后的圖片下圖
崖柏陳化料,老料由于生長環境導致,從開料后的圖片可以看出非常不規則的形狀,瘤包的櫻瘤,瘤花分布相對緊湊,并且相對更均勻。
崖柏陳化老料氣味兒:綿柔,略微發甜,有的藥香味兒,或者略帶薄荷清香味道,不同產地,不同陳化程度味道有所不同,總之聞著很舒服,清淡,輕柔,純正,沒雜味邪味兒。
上下兩圖均為崖柏陳化老料,料源四川大巴山城口。
再來看看坡柏,土柏,經過精選后穿制不同品級的成品下圖
是的!您沒看錯!這就是土柏(地柏),坡柏生料,精選后制作的珠子!
看到這里是不是有些傻了?
是的憑成品后的圖片極難判斷是坡柏,土柏(地柏)還是崖柏。
再講判斷真偽崖柏之前,我們有必要了解下崖柏原料的分類以及相關知識。(下面我們來惡補一下崖柏的相關知識,沒有基礎知識就無法為您解惑)
崖柏這種國家級珍稀植物,在3億多年前就有存活,白堊紀繁盛一時。1998年,它曾被《全球受威脅樹種紅色名錄》列為在野外滅絕品種。然而就在第二年,重慶市一支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調查隊在當地發現了這種“滅絕”崖柏的野生居群,這使得它成為大巴山自然保護區中最為珍貴的保護對象之一。
我們來看一下陳化老料(料源大巴山城口)。
下面這張是用來制作雕刻的原料,是的買來已經是打磨好的一小塊一小塊的,這樣買料沒風險,由于個個精挑細選所以價格成本較高。之所以買已經打磨好的料是因為風險小,否則會開出很多雞肋的料,到時候雕對不起工錢,不雕只能扔....
下面是用上圖的陳化老料,制作的雕刻手把件。
下圖:崖柏滿瘤花老料制作的雕件手把件,瘤花程度來說算是極品了...
陳化料制作的手串
看到這里恐怕大多數人還是暈暈的,不明白到底什么是崖柏,什么是坡柏土柏。
這里我來總結一下崖柏,坡柏,土柏(地柏)的鑒別要素!
判斷是坡柏土柏還是崖柏最關鍵的要素如下:
①:崖柏基本都是老料,或者非常老的料我們稱為陳化料,極少有新料(生料),即便是有生料我們也不能稱之為崖柏。
②:在原料上極容易判斷是崖柏,還是坡柏(土柏),但制作出成品來極難判斷。
所以從購買角度講,陳化料,老料是硬通貨,因為土柏與坡柏的生長環境決定,極少有死的樹,也就極少有陳化料,老料,一般情況下,陳化料,老料基本都是崖柏,而新料生料基本都是坡柏,土柏。
崖柏,坡柏土柏成品的,鑒別要素第一點就是購買陳化料老料一般就沒錯,除此之外鑒別要素,氣味兒,氣味兒,還是氣味兒。坡柏土柏多為新料,氣味兒很沖,刺鼻,有的酸臭,聞著很不舒服,而崖柏陳化料,老料氣味兒總得來說聞著很舒服,各個不同區域產地的料子氣味各有不同。
下面我們來總結一下各個區域產地崖柏的不同特性氣味兒。
下面的文檔可以幫助大家了解我國各個產區崖柏的不同特性以及味道。
分北太行料崖柏和南太行料崖柏。
北太行料味道最為純正,油性很大,多產至山西北部河北北部地區,基本沒有異味,純純正正干干凈凈。太行料,醇甜而細微,半帶小小的薄荷清香,確切點來說聞起來很舒服。之前有不少朋友就說,真正太行料的崖柏聞起來感覺會上癮,會讓人很舍不得放手。
南太行料味道略微雜,但仍然是好料子,不可多得,多產于山西南部,河南地區,油性不小,但是材質不很靚麗,略微發污,就像朦了一層淡淡的灰。
原四川崖柏,川料的一種,味道純正,香味很淡但是很迷人,非物資文化遺產,崖柏之祖,崖柏之王。
川料,前面說了味道略嗆,但是仍然是上等料,不要談川色變!市場上的料子90%是不如川料的(重點),川料,普遍聞起來相對比較沖,帶的甜味相對比較生硬,不是很淳的那種。(川料中城口保護區的料子是最好的,層次感分明并且帶有薄荷甜潤。)
以上三種料才是純正的崖柏,市場占有率不超過40%。
然后說下,市場級崖柏,和以上的三種不是一個檔次,價格不及川料的十分之一,市場上多是這種料子,市場占有率大約30%。
藏南料崖柏,被西藏人稱之為川料,是藏香的主要原料,由于城口料的不斷缺乏,藏香為了維系藏香的品質不得不選用藏南料,這說明藏南料的品質也不算差,至少算上一種香料。藏南料,大多出產于海拔1000多米以上的地區,氣候寒冷,所產崖柏味道也很純的藥香味,但是年輪介于太行和川料之間,市場料的頂級作品。
燕山料崖柏產于燕山,非太行山脈,料子外觀和太行料相似,但是由于該地區氣候濕潤,柏木的油分大多未經發酵,味道單一,和普通柏木味道無異,雖然油大,但氣味不雅,文玩大忌,所以不為人接受。
秦玲料,其實就是川料的樹種,秦嶺是南北分界線,南面的叫川料,背面陜西地區的叫做秦嶺料,包括翠華山,終南山等陜西的山脈都有崖柏,統稱秦嶺料。秦嶺料也不適合做飾品,只適合做擺件,味道不正。
湖北料崖柏,大多是大料,很大,有些甚至可以做家具,而且生料為主。味道就那么回事,南方的柏木味,水分大,用塑料袋裝上到處都是水霧,味道淡。
藏料崖柏大多是參天大樹,就是柏樹,非法商人砍伐參天大樹后,舍棄樹干,只取走根部和瘤部。哎,良心盡失!!!拉回來做個家具也可以賣錢的,何必讓其不能物盡其用。藏料,普遍都偏向于“藥味”,比較濃郁,帶有點點泥土的味道,特別是根部的藏料,如果在貼近鼻尖大力呼吸,味道其讓人不舒服。(這里并沒有說藏料不好,只是大部分藏料都存在這里問題,有少部分藏料層次感還是很分明味道不錯的。)
這種崖柏料也算是高仿太行料,年輪比太行略粗,味道偏柏木味,生料為主。
福建崖柏怎么說呢,完全失去了柏木的概念,味道很雜年輪很粗,基本沒油性。多被福建人混合太行料集體批發,致富的一種門路。
云南崖柏是藏南料的一種,川料的南部延伸,多產于云貴高原和云南與西藏交界處,雖然兩種大不同,由于云南飾品極多,受市場影響,被統稱為云南料。特點是味道很淡,紋理很粗,缺乏油性.
最后就是地方料,咱有一半的市場。有一部分是地方山脈上的崖柏,也有當地樹林里的老柏木,味道嘛就是柏樹味,刺鼻,放久了進入陳華,味道略微好聞一些。還有就是假料,蜂蠟柏油擦在一些與柏木相似的木頭上冒充崖柏出售,買到這類可以直接丟了!
川料和太行料是最難分開的,最簡單的氣味方式就是多接觸一些料子,條件允許情況下可以多比較一些原料,時間久了,自然就能對比出來那種感覺了,多對比能勝過我言語的表達,因為文字有限,不能一一闡明,有不是很明白的地方或者不確定的料子方面可以咨詢我,我在有看到的情況下會逐一回復大家。因為我也有自己的事情,處理的不好的地方請大家諒解。
另外一點,就是從顏色區分。還有從瘤體區分。這點比較好說。川料顏色極大多數都是偏向紅底向黑,而且瘤子普遍大。而太行料的是當之無愧的黃色,甚至金黃底,瘤子方面可以細膩成芝麻,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芝麻瘤”,這是所有其他崖柏料子無法比擬的。
好了,最后我們來說一下側柏與崖柏的區別,看下面文章之前,我先給大家總結一下。“橘生于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橘樹生長在淮河以南就是橘樹,生長在淮河以北就變成枳樹,只是葉子相似,它們的果實味道不一樣”。
同理一顆側柏,由于生長環境的不同,其結果可能有很大的差異,若側柏生長在土里地里那就是側柏,若生長在懸崖峭壁上,然后枯死,經歷上百上千年的歲月洗禮沉淀,那就是我們俗稱的崖柏陳化料。
崖柏,崖柏,首先崖柏本身就是個俗稱,并不是真正意義上從生物學,植物學角度出發定義的,崖柏是一個無約定的俗稱,意思即生長在懸崖峭壁上的側柏。對此的總結我們看下面文章即可明白!
回應關于“央視說崖柏是側柏”比較中肯的文章!
感謝CCTV,感謝有關部門!這兩天朝廷臺這么一摻和,竟然把關于崖柏的一個老梗給翻了出來。——現在文玩界火爆的崖柏,不是武林正宗,而叫做側柏,而正宗的崖柏,那可是絕種熊貓,一般屌絲見都沒見過。這下可好,一些愛好崖柏的新朋友頓然心碎,感覺再也不會愛了。一些愛湊熱鬧的朋友乘機起哄,大膽預測崖柏要OVER。更有一些疑似其它木種的商家,覺得機會來了,跑來喜大普奔。甚至什么棺材木說,有毒說紛紛出臺,讓人哭笑不得。小編耐心觀察了兩天,基本理解了朝廷苦心,和各方心態,笑夠以后,前來這里得瑟兩句!
首先我們要大聲宣布,CCTV說的一點沒錯,我們文玩界的崖柏,就是標準的側柏。長在懸崖峭壁上的側柏,長在石頭縫里桀驁的側柏。這有啥懸念,毫無懸念。中國資深的崖柏收藏博物館,廣東陽江“國之瑰寶”,幾年前就發表了專業著作,論證了現在大眾所推崇的崖柏其實就是側柏。崖柏界的標志性作品,“飛龍在天”就在那里收藏。關于這本著作《關于崖柏(側柏)與沉香兩物種的化學成分、功能作用對比》,早就對崖柏所有歷史、名稱、成分和功效進行過深入研究。小編有幸結識崖柏界泰斗,獲贈該書,并且拜讀。可以說,人家CCTV這個言論是完全有依據并且站得住腳的。
但是,都說這是一個老梗,早在很多年前,這個概念就形成了共識,老玩家誰不知道。至于新玩家,可能學習的時間還不長,未深入了解到這個信息,在這個特定時期接觸到這個概念,可能有些茫然。
其實,人家CCTV的出發點是正確的。本來崖柏挺好,形態美,味道好,寓意也好。但是崖柏火熱,帶來利益,不少人開始打歪門邪道的注意。砍伐活樹,過度的采摘,甚至砍伐土柏樹瘤子。產生了嚴重環境破壞,還附帶進行欺騙錢財。這些本來就不是文玩之道。這些人才是真正破壞崖柏良性發展的毒瘤。大家堅決抵制生料,土柏,騙子,才是崖柏發揚廣大的真正有效途徑,這也是吧里老玩家一直在倡導的氛圍。
小編認為,拿名字對不上這點事來詆毀崖柏,這真是滑天下之大稽。相信所有玩家都不是因為她名字好聽來這的,崖柏這兩字很牛逼嗎,就是個代號罷了。除非叫“劉德柏”,“謝霆柏”還有點意思。大家喜歡崖柏什么,還是她無可取代的品質,桀驁不遜的氣質,動人心魄的香味,千變萬化的形態。這些都是花梨、紫檀、沉香不可取代的。這些才決定崖柏在木質文玩界有不可動搖的地位。所謂炒作,沒有優點神仙也難炒起來,君不見血龍金絲竹才炒了一個星期就死翹翹。
好了,小編愛崖柏,做崖柏,也對崖柏充滿信心。任何人和事物成就一番輝煌,都必須經過不同時期的歷練,方可見真章!這兩天這點事,只不過是一個必經的過程。待崖柏真的鉛華盡洗,登峰造極后,我們柏友一起喝茶,把玩手中的珍品,今天的事可能只是茶余的一點點笑資。
我相信看到這里,大家應該不難理解什么是崖柏,什么是土柏坡柏,什么是側柏了。
我相信看到這里,大家應該不難理解什么是崖柏,什么是土柏(地柏),坡柏,什么是側柏了。本文最后我再回答幾個關于崖柏的常見問題以及誤區:
問①:我們現在文玩界玩的到底是崖柏還是側柏?
答①:文玩界所稱的崖柏,不論太行料,還是川料,還是全國各地的料,文玩所述的崖柏本身就是俗稱,而并生物學植物學,非學術意義上的崖柏,而是生長在懸崖峭壁,經過千百年風吹日曬洗禮的側柏,真正學術意義上的崖柏是植物界的大熊貓,是及其稀少,且已成立保護區,嚴謹開采的,你想想大熊貓能隨便讓你玩,隨便買賣嘛?
問②:如何避免買到土柏(坡柏)冒充的崖柏?
答②:毫無疑問,懸崖峭壁環境惡略,死掉上百年的崖柏陳化料,相對于山坡以及平地多很多,故此我建議想避免買到土柏,坡柏最好的避免辦法就是,購買陳化料,或者老料制作的物件。至于陳化料與生料的鑒別資料上面已經談到很多,這里不多累述。
問③:太行料與川料那個更好?
答③:崖柏行里俗語說,太行的雕件,城口的珠串,意思是太行料由于生長環境導致,多出形體很美的雕刻料,很少有滿瘤的包,而四川城口料多出瘤包,非常適合做珠串。至于哪里的料質最好,很難判定,因為太行料也好,川料也罷,在造型,氣味兒上,跟具體每個料的具體情況有很大差異,所以說哪里都有好料,太行有極品料,川料也有極品的,各有千秋。
問④:崖柏長毛了正常嗎?
答④:一般情況下,陳化料,或者夠老的老料不會長毛,當然個體陳化料老料因為一直是在濕度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南方,而北方暖氣房間濕度有的只有百分之十幾,也有長毛的情況存在,這里只是說大概情況。而坡柏與土柏的生料在密封袋,放置一段時間就會基本百分百長毛,這也是鑒定是生料與陳化老料的方法之一。但長毛情況陳化料老料也有存在,濕度原因以外還有個原因,那就是崖柏內部是有一定量的析出物的,所以,在長過幾次毛之后,析出物用盡,就不會再長毛。所以這個也不用過分擔心。
問⑤:既然我們市場上所謂的崖柏都是生長在懸崖上的側柏,哪還有必要買嗎?
答⑤:從存世量以及我們目前現實陳化料很缺的情況來看,崖柏陳化料以及老料,對于我們短暫的幾十年生命而言,可以說不可再生,另外他有非常好的氣味兒,質地細膩,等等上文所述的優點,可能若干年后,再回頭看我們所糾結的這個問題,顯得有點幼稚...
問⑥:崖柏的收藏前景如何?
答⑥:崖柏目前仍處于一個玩家群體快速增長的階段,陳化料,老料原料還是非常緊張,精品的陳化老料更是匱乏。就拿海南黃花梨來說,由于經濟等諸多因素偶爾有幅度非常有限的降價,但依5年10年來計,是穩升值,而且是幅度非常大的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