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香,又有白檀香、旃檀、裕香等名,為檀香科植物的心材,享有“綠色黃金”之美譽,是名貴的中藥。唐代醫家陳藏器在《本草拾遺》中說:檀香“主心腹霍亂,中惡,殺蟲。”唐代本草學家日華子的《日華子本草》云:檀香“治心痛,霍亂;腎氣腹痛,濃煎服;水磨敷外腎并腰腎痛處。”
中醫認為,檀香味辛性溫,入脾、胃、肺經;有理氣寬胸,散寒止痛,溫中開胃的功效。用于治療寒凝氣滯所致的心腹疼痛,噎膈嘔吐,胸膈不舒,納差等癥。現代藥理研究表明,檀香心材含揮發油中90%以上為α-檀香萜醇和β-檀香萜醇,及少量的檀香萜酸、檀油酸、紫檀萜醛等成份;具有強心,止痛,抗痙攣,抗菌消炎,收斂等作用。
檀香清肺二十味丸
清肺化痰,止咳平喘
由20味中藥組成。方中石膏等清瀉肺熱;檀香、降香行氣止痛;沙棘等祛痰止咳;訶子斂肺止咳;拳參等清熱解毒;丹參等活血通經。適用于痰熱阻肺所致的咳嗽痰多,氣喘胸悶,痰誕壅盛,胸痛等。
梅蘇丸
清熱解暑,生津止渴
由7味中藥組成。方中烏梅肉收斂生津;檀香、紫蘇葉行氣寬中;薄荷葉散風熱,利咽喉;葛根退熱生津;豆蔻化濕消痞;柿霜清熱潤燥利咽。適用于中暑風熱,頭昏目眩,口干舌燥,津液不足。
六合定中丸
祛暑除濕,和胃消食
由17味中藥組成。方中藿香等祛暑解表;檀香、木香等理氣醒脾開胃;桔梗開宣肺氣;茯苓等祛暑利濕;神曲等消食,化滯;甘草和中化毒。適用于暑濕感冒所致的惡寒發熱,頭痛,胸悶,惡心嘔吐,不思飲食,腹痛泄瀉。
八味檀香散
清熱潤肺,止咳化痰
由8味中藥組成。方中石膏清泄肺胃之熱;檀香降逆平喘;紅花活血通經;丁香溫肺降逆止咳;北沙參養陰清肺;拳參清熱解毒涼血;白葡萄干潤肺生津化痰。適用于肺熱咳嗽,痰黃黏稠,咯吐不爽,痰中帶膿。川貝雪梨糖漿用于肺熱燥咳,陰虛久咳之癥。
三味檀香膠囊
行氣活血,寬胸止痛
由3味中藥組成。方中檀香理氣寬胸止痛;肉豆蔻溫中行氣止痛;廣棗行氣活血止痛。適應于冠心病屬于氣血不通,氣血相搏引起的心絞痛,胸悶不舒,心慌氣短,煩躁不安等。
避瘟散
祛暑辟穢,開竅醒神,理氣止痛
由13味中藥組成。方中朱砂鎮心安神解毒;香榧草清熱解毒涼血;檀香、冰片等開竅辟穢;姜黃、白芷等理氣止痛,醒脾開胃。用于夏季感受暑邪引起的頭目眩暈,頭痛鼻塞,惡心嘔吐,以及暈車暈船。
舒肝健胃丸
疏肝開郁,導滯和中
由15味中藥組成。方中香附等疏肝理氣止痛;檀香、香櫞等理氣和中除脹;厚樸等行氣消積;牽牛子瀉水導滯;豆蔻等和中消食;白芍養血柔肝止痛;延胡索等活血散瘀止痛。用于肝胃不和引起的胃脘脹痛,胸脅滿悶,嘔吐吞酸,腹脹便秘。
祛暑片
祛暑散寒,止吐止瀉
由8味中藥組成。方中廣藿香等祛暑解表散寒;檀香行氣和中除脹;木瓜和胃化濕;茯苓健脾滲濕止瀉;丁香溫中降逆止嘔。適用于中暑感寒引起的惡寒發熱,頭痛身倦,胸腹脹滿,嘔吐泄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