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阿膠散(《小兒藥證直訣》卷下)
【別名】 補肺散((小兒藥證直訣》卷下)、補肺阿膠散(《醫方集解》)。
阿膠45克(麩炒)鼠粘子(炒香)甘草(炙)各7.5克 馬兜鈴15克(焙)杏仁7個(去皮、尖,炒)糯米30克(炒)
上為末。
【功能主治】 養陰清肺,止咳平喘。小兒肺虛有火,咳嗽氣喘,咽喉干燥,咯痰不爽,或痰中帶血,舌紅少苔,脈浮細數。
【用法用量】 每服3~6克,用水150毫升,煎至90毫升,食后溫服。
【備注】 方中重用阿膠滋陰養血為君,糯米、甘草健脾益氣,培土生金為臣;馬兜鈴、牛蒡子清熱降氣,利膈化痰為佐;杏仁潤肺化痰,止咳平喘為使。諸藥合用,共奏養陰清肺,止咳平喘之效。
2.阿膠散(《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十三)
阿膠(麩炒)馬兜鈴各30克 五靈脂(研)桑白皮各15克 甘草(炙)7.5克
上藥研末。
【功能主治】 虛人老人一切咳嗽。
【用法用量】 每服3克,用水150毫升,煎取90毫升,食后、臨臥時口服。
3.阿膠散(《直指小兒》卷一)
透明阿膠(炒)2錢半,紫蘇2錢。
上為末。
【功能主治】 小兒風熱涎潮,喘促,搐掣,竄視。
【用法用量】 每服1錢,加烏梅肉少許同煎,灌下。
【各家論述】 熱出于肺,熱則生風,阿膠清肺行小便故也,肺風用之尤妙。
4.阿膠散(《醫學入門》卷六)
阿膠7分半,白茯苓2分半,馬兜鈴2分半,糯米2分半,杏仁10粒,甘草2分。
【功能主治】 久嗽肺虛,氣促有痰,惡心。
【用法用量】 水煎服。
5.阿膠散(《準繩·傷寒》卷五)
薯蕷1兩,阿膠(炒)1兩,五味子1兩,麥門冬(去心)1兩,白術1兩,干姜(炮)2錢,桂枝2錢,杏仁(去皮尖)3錢。
上銼細。
【功能主治】 傷寒汗下后,咳嗽肺虛,聲音嘶敗者。
【用法用量】 每服7錢,水2盞,加烏梅肉1錢,同煎服。
6.阿膠散(《三因》卷十二)
阿膠(麩炒)1兩,馬兜鈴1兩,五靈脂(研)半兩,桑白皮半兩,甘草(炙)1分。
上為末。
【功能主治】 一切咳嗽,虛人老人皆可服。
【用法用量】每服1錢,水1盞,煎至6分,食后、夜臥通口服。
7.阿膠散(《傳信適用方》卷一)
阿膠1兩(炒),紫團參1兩,半夏(湯洗7遍,同生姜杵作餅子)1兩,鱉甲半兩(刮洗凈,醋煮黃),甘草(炙)半兩。
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 定喘,補肺,化痰。主一切嗽。
【用法用量】 每服2錢,水1盞,加生姜2片,煎至7分,通口服。
如勞嗽盛,加薤白1寸,同煎熟,先食薤,次呷藥。
8.阿膠散(《圣惠》卷六)
阿膠1兩(搗碎,炒令黃燥),熟干地黃3分,白茯苓半兩,人參3分(去蘆頭),麥門冬半兩(去心,焙),蛤蚧1只(頭尾全,涂酥炙令微黃),側柏葉1兩(涂酥炙令黃)。
上為細散。
【功能主治】 肺萎損敗,氣喘,咳嗽有血。
【用法用量】 每服1錢,以粥飲調下,不拘時候。
9.阿膠散(《博濟》卷三)
阿膠2兩(炒過,如無,以黃明膠4兩代亦可,炒過用),人參半兩,杏仁20個(去皮尖),黃蜀葵花1分,甘草半分,款冬花1分。
上為末。
【功能主治】 久患咳嗽及勞嗽。
【用法用量】 每服2錢,早晨用糯米粥一盂子,入末熱服,晚食前再服;用糯米濃飲調下亦可。
9.阿膠散(《朱氏集驗方》卷五)
阿膠(面炒)1兩,甘草(炙)1兩,桔梗1兩,紫蘇子1兩,杏仁1兩,南木香2錢半,白膠香半兩,半夏(制)半兩,五味子半兩,罌粟殼4兩(蜜炙),晉礬(飛過)半兩。
【功能主治】 痰嗽氣滿。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每服杏仁7粒(煨,去皮尖)嚼爛,臨臥煎藥咽下。
10.阿膠散(《云歧子保命集》卷下)
薯蕷1兩,阿膠1兩(炒),人參1兩,五味子1兩,麥門冬1兩(去心),白術1兩,干姜3錢(炮),桂枝5錢,杏仁3錢(去皮尖)。
上銼細。
【功能主治】 傷寒汗下后咳嗽,肺虛聲音斯敗者。
【用法用量】 每服7錢,水2盞,加烏梅1錢,同煎服。
11.阿膠散(《圣濟總錄》卷六十五)
阿膠(炙燥)1兩,人參1兩,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炒)1兩,甘草(炙,銼)1兩,黃耆(半炙半生,銼)1兩,紫菀(去苗土)1兩,桔梗(銼,麩炒)1兩,桑根白皮(炙,銼)1兩。
上為散。
【功能主治】 久咳嗽。
【用法用量】 每服用豬胰1枚,蔥白3寸,細切,滲藥2錢匕,入鹽花少許,濕紙裹煨熟,細嚼,空心溫酒下。
12.阿膠散(《圣濟總錄》卷六十六:)
阿膠(炒令燥)1兩,山芋1兩,甘草(炙,銼)1兩,人參1兩,五味子(炒)1兩,麥門冬(去心,焙)1兩,干姜半兩(炮),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3分,白術(銼)3分,桂(去粗皮)3分。
上為散。
【功能主治】 肺臟氣虛,胸中短氣,咳嗽聲微,四肢無力。
【用法用量】 每服2錢,粥飲調下,不拘時候。
13.阿膠散(《普濟方》卷一八九引《指南方》)
黃耆、白術、桔梗、甘草、山藥、阿膠各等分。
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 陰虛衄血。
【用法用量】 每服5錢,水2盞,煎取1盞,去滓服。
14.阿膠散(《圣濟總錄》卷六十五)
阿膠(炙燥)1兩,桑根白皮(銼,炒)半兩,甘草(炙,銼)半兩,桔梗(銼碎,炒微焦為度)半兩,細辛(去苗葉)1錢。
上為細散。
【功能主治】 肺胃不調,久咳不愈。
【用法用量】 每服1錢匕,沸湯點服,咳劇則頻服。
15.阿膠散(《直指》卷二十六)
人參1分,茯苓1分,生干地黃1分,天門冬(水浸,去心)1分,北五味子1分,阿膠(炒酥)2錢,白及2錢。
上白及別為末,余藥銼散。
【功能主治】 肺破嗽血、唾血;肺燥咳嗽不已。
【用法用量】 每服3錢,水1大盞,加蜜兩大匙,秫米100粒,生姜5片同煎,臨熟入白及少許,食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