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殷墟,中午火車安陽至新鄉,長途班車新鄉至輝縣,再中巴到沙窯村已是下午五點,陰天將黑,變天很冷,找農家旅館住下,天明乘景區交通車去郭亮村。郭亮村,位于新鄉輝縣西北60公里太行深處沙窯鄉,與山西陵川縣昆山村交界,海拔1700米,依山勢坐落在千仞壁立的山崖上,村前咫尺是百米懸崖,村后是高聳的山峰,自古交通閉塞,出山艱難,現有83戶人家,329人。
郭亮村名源自西漢末年農民義軍領袖郭亮,他率軍憑借太行絕壁峽谷與王莽新朝官軍作戰,兵敗后轉到山西。后人紀念這位農民英雄,將其當年戰斗過的村子稱為郭亮村。這里秀峰突兀、石徑崎嶇、原始荒古、真實自然,自1975年以來,吸引謝晉、于本正、郭凱敏、沈好放、馮小寧等著名導演、演員來此,有40多部影視劇在這里拍攝外景,被譽為中華影視村。
大山深處的村莊,放眼皆山、壁。
天梯,距郭亮村東2000米,高130余米, 720級臺階,鑲嵌在絕壁上寬1.2米,最窄處0.4 米,險要處須側身通過,一腳蹬空便有墜崖之險。據傳是北宋名將牛臬在太行駐兵時修建。1977年前郭亮村通往山外的必經之路。多少年來,郭亮人吃的油鹽醬醋和日用品都是從天梯下背上來,買來的牛犢、小豬都是從山下抱上來,長大后,要繞道30多里經山西地界下山去賣。天梯險峻,不知有多少郭亮人失足落梯,輕者致殘,重者喪命。天梯依然存在,下行10余米后返回,太險,不能玩命。
絕壁長廊,被日本裕田影視公司驚稱為“世界第九大奇跡”。為了走出大山,1972年,申明信帶領13位村民,賣掉山羊、山藥,集資購買鋼錘、鋼釬,在無電力、無機械條件下,憑人力鑿巖破壁,用五年時間,在119米高的絕壁中間打出一條長1250米、寬5米、高4米的隧道,被稱為絕壁長廊。開鑿這條隧道,打爛8磅重鐵錘4000個,消耗鋼釬12噸。施工中,13個青年壯士掄錘打釬爆破,全村男女老幼,上至70歲老人,下至小學生清理石渣,在工程最困難的關頭,輝縣教育局長原永帶領100多名教職員工前來支援,加快了工程進度。絕壁長廊1977年5月1日竣工通車,是南太行第一個橫穿絕壁的隧道,號稱“太行隧道之父”。民謠:十三壯士出郭亮,掄錘執釬鑿太行。打通天嶄破石壁,橫斷千仞穿一廊。
徒步絕壁長廊一個來回,這是村口起點。
隧道內無論路面還是洞頂都參差不齊、很不規則,顯見是人力施工所為,王懷堂等村民為此獻出了生命。隧道內35個洞口,當初是為了清渣、通風透光,如今成為觀景臺。在紅旗渠曾經被感動過,在這里再次被感動,中國人、太行兒女,就是這樣任性、倔強!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