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仙歌
泗州中秋作
晁補之
青煙冪處,碧海飛金鏡,永夜閑階臥桂影。
露涼時,零亂多少寒螀,神京遠,惟有藍橋路近。
水晶簾不下,云母屏開,冷浸佳人淡脂粉。
待都將許多明,付與金尊,投曉共流霞傾盡。
更攜取胡床上南樓,看玉做人間,素秋千頃。
【注釋】
1.冪:覆蓋。
2.金鏡:月亮。
3.寒螀:蟬,又名寒蟬。
4.神京:北宋京城汴梁。
5.藍橋:在今陜西藍田縣東南。此詞是以藍橋代指天上明月。
6.云母屏:云母做成的屏風。云母,礦石名,古人以為此石為云之根,故名。可析為片,薄者透光,可為屏鏡。
7.許多明:許多明月的光華。
8.投曉:進入拂曉。
9.流霞:神話中的仙酒,泛指美酒。
10.胡床:也稱交床,是一種可折疊的便攜床,自西域傳入。
11.玉做人間:月光之夜,整個世界像玉雕的一般。
12.素秋:古代五行論中,秋主金,其色白,因而稱素秋。
【賞析】
詞題有“泗州中秋作”語,當作于晚年在泗州賞月時,毛晉謂為晁氏絕筆之作。上片寫庭院賞月。起筆月輪升空,繼以月影灑階,復以涼露、寒蟬描摹月下秋氣、秋聲,一派清涼幽寂,觸動身世感,而發神京遠、天闕近之嘆。下片寫廳堂賞月。由室外望月轉換為樓內賞月。物象、侍女無不浸染潔素冷幽氣韻。“待得”三句,寫舉酒邀月放情豪飲,不但要將明月銀輝傾入酒杯中,還要把流彩朝露,盡傾酒杯中,暗示想自夜至曉暢飲通宵,以伴明月。收尾又宕開筆勢,將視線投向廣宇。從月出、寫到月上、月滿,從戶外轉向樓內、樓上,復放眼千頃,句句不離賞月,層次井然,首尾呼應。“玉做人間”語極奇警。諸多意象織成清涼世界,冰魂玉魄,足以滌蕩凡心。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