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寶玉石為什么珍貴?
為什么全人類不分國度、種族、性別、貧富都喜歡它?
為什么它能以最小的體積承載巨大的財富?
為什么它充滿了神秘、傳奇和難以抗拒而又無休止的誘惑?
為什么人們為爭奪它甚至不惜刀光劍影,兇殺戰爭?
我們占有珠寶的時候,其實在占有的是它的什么?
要回答這些問題,必須了解珠寶玉石的三大特性和三大功能。在大自然賜給人類的千萬物質之中,只有珠寶玉石同時具備這三大特性和三大功能。
我們購買珠寶的時候,購買的就是它的這三大特性和三大功能。
三大特性
1
美觀性(簡稱美)
無論玉石的溫潤美,還是鉆石的燦爛美,紅、藍寶石的嬌艷美,歐泊的奇異美,都使人感到美不勝收,愛不釋手。越美的越昂貴。
當然,審美意識既有獨立性,又有趨同性,即作為個體來說,各人的審美會有不同,但個人所在的群體的審美趨同;而不同群體因文化背景的不同,審美會有不同,但所有群體的求美心理卻相同。
例如,東方人的審美與西方人的審美就大不相同,東方愛玉石的溫潤美,西方人更愛鉆石的燦爛美,這就與文化背景的不同相關。所以,高價位的寶石和玉石,必定具有某些群體追求的美的價值。
2
持久性(簡稱久)
長久不變,其美之貌千百年不變。鉆石憑“恒久遠,一顆永留傳”一句廣告詞,突出“永恒”撥動人心而風靡世界。
在所有的珠寶玉石中,要想持久地保持其美麗不變,必須同時具備兩條性質,一是化學性質必須穩定,不與佩戴時周圍環境的物質發生反應而變化;二是要有較高的硬度,不會被其它物體所磨損。
鉆石、紅寶石藍寶石、翡翠、和田玉等若干寶石和玉石,都同時具備這兩條性質,所以其美能始終保持千百年,越長久的就越昂貴。
反之,價格就上不去,例如“嬌嫩的寶石”珍珠,佩戴時要細心保養維護,幾年后會因反應和磨損而失去表面美麗的光暈,因此,再大再圓的高檔珍珠,其價位即使幾萬幾十萬元,亦難與上列寶玉石相比。
再如部份黃龍玉,用水或油浸泡時,通體透亮十分美麗,若將水或油擦干,快則三五個小時,慢則兩三個月,便會“起綿”變得白糊糊,毫無美感只能丟棄,這部份黃龍玉就是很低價位的低檔貨。
3
稀少性(簡稱少)
獨占之心,人皆有之。如果既美亦久卻遍山都是,你有我有大家有,誰還稀罕?例如瑪瑙,花紋很美,化學性質很穩定且硬度為7,其美也千百年不變,但產量相對較多,世界很多地區都有,價就相對高不起來。
反之,越稀少的越昂貴,例如,優質的翡翠,頂級的“鴿血紅”紅寶石、頂級的“矢車菊藍”藍寶石等,在全球都只有唯一的產地,產量極為稀少。
又如鉆石,雖然全世界有21個國家產鉆石,但鉆石礦含量極低且個體極小,其含量單位每百噸礦含幾克拉鉆石,1克拉=0.2克,折算為質量分數,就是億分之幾,極為稀少。所以,這些寶玉石都在高價位。
評價:美、久、少三個字都占全者,最昂貴;少一字,就掉價,少兩字,掉大價;三個字都沒有,就不是珠寶玉石了。
三大功能
1
文化功能
所有珠寶玉石都具備自己特定的文化功能,尤其以中國的玉文化最為典型。
2
情感功能
以物載情,人類之本能,以寶載情,尤顯情之珍貴。自己佩戴,載自我感覺之情;互相饋贈,載友情愛情、海枯石爛不變之情;若論及各國的鎮殿之寶,鎮國之寶,其例比比皆是,則載民族之情、國家之情、情感與文化互相滲透,已為無價之寶。
3
保值功能
中高檔的珠寶玉石具有保值性,不管時代變遷、政權更迭、貨幣廢存、經濟危機,它都會保值;特別是那些高檔的珍品、孤品、絕品,只會隨著時光的流逝而成千上萬倍地增值。